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部孤立性结节影 ,运用螺旋CT薄层动态扫描的多层面的CT征象 ,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15例经病理及穿刺证实的肺部结节影均作螺旋CT薄层动态扫描 ,先作肺部平扫 ,层厚间隔均为 10cm ,再作薄层扫描 ,扫描范围为病灶的高度 ,层厚间隔为 2cm ,螺距为 1 5 ,再作动态扫描 ,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 30s和 6 5s,对比剂用量 10 0ml,注射速度 2ml/s。结果 :15例病灶中 ,其中 10例为支气管肺癌 ,均见分叶征 ,其内密度均匀 ,8例见毛刺征 ,3例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充气征 ,增强后 2例见肺静脉包绕中断征 ,2例见支气管阻断征 ,所有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螺旋CT动态薄层扫描可获得病灶中心层面的多幅图象 ,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更清晰显示病灶的边缘 ,内部结构 ,周边情况 ,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31例肝门区胆管癌MS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术前评估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31例肝门区胆管癌均显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胆管狭窄、中断.其中可见肝门区肿块24例。MSCT增强扫描以延迟强化为主。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与手术病理对照.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平扫结合三期增强对显示肝门区胆管癌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有较大帮助.大大提高了术前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CT检查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癌的CT表现,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分析近年来在我院做CT扫描的120例卵巢癌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卵巢癌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平均增高20Hu,单侧性49例,占40.8%,双侧性71例,占59.2%;来自于上皮的肿瘤88例,占73.3%,来自于间质细胞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各8例,各占6.7%;其他16例,占13.3%. 结论:常规及螺旋CT扫描能显示卵巢癌的CT特征,对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螺旋CT、低场强MRCP、US对低位胆道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30例低位胆道梗阻病例,对其低场强MRCP、螺旋CT、US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低位胆道梗阻中结石58例、胆管癌12例、壶腹癌24例、胰头癌26例、胆管炎10例。螺旋CT、MRCP、US对低位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77%、98%、81.54%。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08%、73.38%、50.77%。薄层螺旋CT能显示梗阻端的肿块、胆管壁规则或不规则增厚,对壶腹癌和胆管癌的确诊率较高(83.33%、66.67%)。MRCP能显示胆胰管下段梗阻的各种异常改变,对胰头癌及结石的确诊率(92.31%、89.66%)高于CT和US。结论:螺旋CT与MRCP对不同性质病变的低住胆道梗阻具有不同的定性诊断价值。CT与MRCP结合可提高定位定性的准确性,US受肠气的影响确诊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法和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3-02-2008-05月对60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42例,Ⅱ期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距肿瘤2cm),冰冻切片证实肿瘤边缘无癌残留,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8~60个月,其中56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局部复发,3例发生远处转移.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3.3%(56/60).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和心理心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对支气管扩张诊断的可靠性 方法 :回顾和分析我院本年度经CT扫描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的 2 0例病例 ,均采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 ,骨算法重建图像 结果 :支气管扩张的三种类型均得以很好显示 结论 :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T表现的高度特异性可取代传统支气管造影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腹腔镜(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DP)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清除效果。创新点:本组病例的腹腔镜手术组采用endo-GIA缓慢压榨方法处理胰腺残端,并采用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获得了较低的术后胰漏发生率和良好的手术清除效果。方法:收集4年间实施胰体尾切除手术的胰腺导管腺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22例胰腺导管腺癌进行了LDP手术,76例病人进行了ODP手术。比较LDP和ODP组,两组在胰漏(P=0.62)、腹腔内脓肿(P=0.44)和术后出血(P=0.34)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LDP组和ODP组术中获取的淋巴结数量(11.2±4.6 vs.14.4±5.5,P=0.44)和淋巴结阳性病例数(36%vs.41%,P=0.71)无显著性差异。切缘阳性发生率(9%vs.13%,P=0.61)也无显著性差异。LDP组平均生存期(29.6±3.7)月,ODP组为(27.6±2.1)月,无显著性差异(P=0.35)。综上所述,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对早期的胰腺导管癌是安全有效的。采用endo-GIA缓慢压榨方法可以预防术后胰漏发生,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腺切除有利于肿瘤清除。腹腔镜手术可以达到和传统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男 ,4 7岁 ,因乏力 ,目黄 ,上腹痛 ,皮肤搔痒一月余 ,入院。查体巩膜黄染、全身皮肤轻~中度黄染 ,见多处皮肤抓痕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腹部未扪及包块。血球计数WBC17 6× 10 9/L ;肝功能TB2 2 7 5umol/L ,CB16 4 0 μmol/L ,TTT2单位 ,ALT2 1赖氏单位 ,HBsAg阴性 ;B超①胰头部低回声区 ,提示胰头肿瘤 ?②胆囊增大 ,胆总管扩张 ;MRI胆道低位梗阻 ,考虑胰腺钩突部癌 ;CT考虑胰头钩突部肿瘤 ,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胰管扩张和胆囊增大。临床诊断 :考虑胰头癌。行剖腹探查术 ,探查见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区外伤骨折形态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鼻区外伤患者同时行X线鼻骨侧位摄片和鼻骨水平位横断面螺旋CT扫描,显示单纯性鼻骨骨折40例,占33.33%;粉碎性鼻骨骨折22例,占18.33%;鼻区复合型骨折58例,占48.33%.同时CT还显示了鼻周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结论:在鼻区外伤的影像学检查中,传统X线检查 只是简单初步的筛选方法,应将多排螺旋CT鼻区横断扫描作为必备的检查项目,两种检查方法互相补充对诊断鼻区骨折形态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多排螺旋CT扫描是确定鼻区骨折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患者的预后。其中男1例,女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肿物,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确诊有癌栓。结果:2例手术者中,术前多普勒超声及CT均可发现腔静脉癌栓。手术均行肾癌根治加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后随访1例于术后一年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例现无瘤存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Maximum intensity and volume rendered CT displays of caput medusae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both 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is portosystemic shunt associated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Anat Sci Educ 2:184–185, 2009. © 2009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ichrospher5-C18为色谱柱;己烷磺酸钠-甲醇(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3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u1。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浓度在5.0-5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25%。结论:此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DIC、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及乙型肝炎等疾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正常对照组和71例病例组,均采用D-二聚体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原理为胶乳凝集试验.结果各检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D-二聚体检测对DIC、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及乙型肝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骨转移的诊疗措施的个例报道及其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骨转移的规范诊疗措施,为提高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生存期提供指导。创新要点:本例病人通过普外科、骨科联合手术,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I^131治疗等多学科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探究甲状腺癌骨转移的规范化诊疗措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分析本科室一例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人,同时搜集了1996年至2013年中文文献报道的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11例,通过统计其病理类型、手术方式、转移部位、随访资料等,讨论其规范化治疗方式。重要结论:彻底的术前检查对发现甲状腺癌骨转移至关重要。甲状腺癌骨转移需要多学科协同治疗,手术治疗仍为首选,联合手术的激素替代治疗、I^131治疗、二膦酸盐治疗是较好的选择。放疗的作用仍需大样本数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磷酸三丁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释剂的选择、王水浓度、TBP浓度、温度、振荡时间和相比等对萃取金的影响,提出以20%(V/V)的磷酸三丁脂—乙酸丁脂溶液直接从20%(V/V)王水介质中萃取金(Ⅲ),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以乙酸丁脂为稀释剂,在20%(V/V)的王水介质中,TBP浓度为20%(V/V)、常温下、人工振荡90 s或机器振荡30 s、有机相与水相比为1∶4金均能被萃取完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环状电切术(LEEP)对宫颈疾病(包括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诊冶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CT、阴道镜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CIN)、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肌瘤、息肉等共228例,行LEEP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同、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疗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min,术中平均出血7ml,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病灶消失,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无宫颈粘连或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可取得完整病理标本,对治疗宫颈病变和早期诊断原位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characterize the expression of aquaporin-4(AQP4),one of the aquaporins(AQPs),in human brain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r brain tumors.Methods:Nineteen hnman brain specimens were obtahledfrom the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brain tumors,benign meningioma or early stage hemorrhagic stroke.MRI or CTimaging was used to assess brain edema.Hematoxylin and eosm stain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cell damage,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QP4 expression.Results:AQP4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from 15 h to at least 8 d after injury.AQP4immunoreactivity was strong around astrocytomas,ganglioglioma and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However,AQP4 immunore-activity was only found in the centers of astrocytomas and ganglioglioma,but not in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derived from lung.Conclusion:AQP4 expression increases in human brains al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within brain-derived tumors,and aroundbrain tum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_(53)、Bcl-2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联系。方法:对88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石蜡切片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_(53)、Bcl-2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5.68%(49/88)、63.63%(56/88),癌旁移行区粘膜上皮及腺体P_(53)、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2%(2/64)、31.25%(20/64),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_(53)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显著(P>0.05)。Bcl-2的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大肠原发癌中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原发癌(P<0.01)。而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高于原发癌组织Bcl-2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_(53)、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可能与细胞恶变有密切关系,P_(53)与大肠癌浸润进展有关,与其它生物学行为关系不大;Bcl-2在大肠癌无淋巴结转移前有高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高于原发癌,提示Bcl-2的表达参与大肠癌转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SP_(27)在消化道癌中的表达状况和意义。方法:收集食道癌、胃癌和大肠癌标本168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HSP在食道癌、胃癌和大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04%、37.04%和34.43%;在食道癌中高分化组阳性率(75%)明显高于低分化组(38.46%)。HSP表达与性别、年龄、癌侵润深度、淋巴有无转移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HSP在食道、胃、大肠癌中表达率依次下降,HSP表达率与癌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结核在CT、IVP两种影像中的表现与病理所见的关系,来揭示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二种检查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以期达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方法:搜集1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病例,回顾性总结,对CT平扫及增强、IVP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符合率93.0%,不能明确诊断7%,IVP诊断符合率36.6%,未能明确诊断63.4%.结论:CT能清楚显示整个肾脏的横断面图像,对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的形态结构均显示清楚,且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空洞及肾内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及肾盂造影.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以用于肾功能的判断、与肾盂旁囊肿、肾盂肿瘤的鉴别.所以肾结核的诊断,CT明显优于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