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士吉  陈现云 《考试》2004,(10):4-7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正确使用熟语”是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新增加的一项内容。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所谓“熟语”,就是指常用而结构定型的短语或语句,它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关于成语,中学生对它非常熟悉,在此不作赘述。本文仅就熟语的其他几种类型作些简要分析。一、惯用语惯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口语性很强的固定短语,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构上具有固定性,但固定性又不很强的特点。惯用语可以增减或改换词语,如“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个软钉子”,“耍花招”可说成“耍花样”、“耍手脚”。2.意义上具有形象概括的特点。惯用语具有比喻义和引申义,它的实际语义是字面意义的“升华”。惯用语用来表情达意时,则具有形象概…  相似文献   

3.
杨秀建 《新作文》2004,(6):47-48
2004年考试说明中关于“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明确指出包括熟语。关于熟语,《现代汉语词典》中揭示了内涵,没有揭示外延,《辞海》将这两点解说得很清楚: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且要以其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由此可见,熟语是个大概念,惯用语是个小概念,二是属种关系。作为中学生朋友.对成语、格言、歇后语了解较多,而对惯用语知之较少,故本专门解说惯用语。  相似文献   

4.
谈惯用语     
<正>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中,除了许多能独立运用的词以外,还有一些现成的短语,而这些常用定型的短语,统称为熟语。熟语的范围广泛,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其中以惯用语和成语的运用最值得注意。多年来,研究成语的学者较多,研究惯用语的学者较少。近年来,研究惯用语的学者逐渐多起来了,但意见尚不一致。就《现代汉语》教材来看,“惯用语”也谈得十分简略。  相似文献   

5.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引起了我们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和俗语(含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广大考生对“正确使用成语”这一原有考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正确使用熟语”这一新增考点却比较陌生。此套专项训练题主要就是针对这一新增考点设计的,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2004年《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字之改。大大扩大了词语这一考点检测的范围。所谓“熟语”,指固定短语,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俚语、歇后语等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熟语”做如下解释:“只能整体应用,不能随意改变其形式和成分,往往也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的固定词组。如‘一叶知秋’‘东虹日头西虹雨’‘猫哭老鼠——假慈悲’等。”在清楚了什么是熟语之后,我们还应该知道熟语的范围是什么。以上例词中我们知道“一叶知秋”是成语,由此我们清楚熟语的范围包括成语。除此,谚语(一个巴掌拍不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惯用语(露马脚/碰了一鼻子灰)、俗语(天下乌鸦一般黑/兵败如山倒)也都属于熟语的范围。在长期的生活和生…  相似文献   

8.
<正>考点解读《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E。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正确使用成语"不仅要了解成语在意思、程度、使用范围、色彩(语体和情感)、语法功能等上的不同;还要弄清句子的语境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在成语使用上我们存在的问题2.掌握高考成语设误的几种类型3.提高学生成语解题技能  相似文献   

9.
一、考点分析 成语——熟语,一字之改,扩大了对词语考查的范围,因为熟语不仅包括成语,还包括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和歇后语等。  相似文献   

10.
例说熟语     
何为熟语?熟语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它大多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口头语言的结晶,它约定俗成,只能整个运用,不可随意变动其结构。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成语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里不再说。D一、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二、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又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冬吃萝…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熟语各种语言现象的研究,发现了不同于成语,惯用语,格言,警句,歇后语等语言现象的“俗”的一类,我们称之为“俗语”,从其它熟语类别的比较中确立了俗语的自身特点,从而在熟语中界定了俗语的概念和类别。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什么是"熟语"?该怎样备考呢?一、熟语特点所谓"熟语",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形式。它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熟语具有下列特点:1、结构的稳定性。熟语的结构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乱加改动。如"胸有成竹"不可改成"有竹成胸"。  相似文献   

13.
熟语的范围很广,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久经沿用,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看起来整齐,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容易,它们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本文着重谈谈熟语的修辞特色。  相似文献   

14.
你见过盖楼房用的现成的材料———预制板吗?建筑工人建筑好墙和梁后,使用预制板很快就盖好了,省工省力,真方便。在我们现代汉语词汇中也有这种现成的造句材料———熟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是汉语语汇中的精粹。它结构紧凑,修辞丰富,生动形象而有表现力,成语中记载着许多故事典故,蕴含深刻,概括力强。因此,用成语来表达较深刻较复杂的意思,可使文章言简意明,生动形象,同时文章的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谚语”是人们在口头上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一种现成的话。如…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主要包括成语和俗语(含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广大考生对“正确使用词语”这一原有考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正确使用俗语”这一新增考点却比较陌生。本套备考材料就是针对这一新增考点编订的。在编订中,笔者着重突出了如下三点:(1)选材:精选的100例熟语均为知晓层面宽、使用范围广、考查价值大的俗语。(2)体例:对每一个俗语都作了较为精确的解释,并配以鲜活的实例。(3)编排:按照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相似文献   

16.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随意改动的固定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在庞大的熟语家族中,竟然有一些是因为谐音,被后人以讹传讹,进而成了今天妇孺皆知的"俗语"。本文试举数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成语、歇后语、惯用语是人们所熟悉和常用的固定短语,它们经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三者的性质相似,但也有各自的特点。成语的内容是整体性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基本一致的是极少数,如“先人后己”、“求同存异”等,绝大多数的成语不是字面上的意  相似文献   

18.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话等。比喻型熟语中,有一部分喻体,有明显褒贬感情色彩,并以此喻体或明或暗地指称句子中的人或事物,形成一种对其褒贬色彩的标记,我们称之为熟语喻体的感情标。例如:  相似文献   

19.
俗语是语言中熟语风格分化的一个品种。熟语包括惯用语、成语、格言、歇后语等,俗语也是它的一种。具体地说,俗语是口头流传的一些通俗的话,是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完整的述谓性的定型语句,在日常言语活动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经过人们反复锤炼,并相沿袭用的一种固定词组。与成语的作用相类似为人们经常使用,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还有惯用语、谚语、格言等。它们与成语一起被我们称为熟语。成语是熟语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