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这表明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展望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本文着眼于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基本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体系。这种理论探讨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起始条件和制约因素,有助于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2.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动力等重大问题都作出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这对于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面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颉国雄 《考试周刊》2012,(51):195-195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业发展、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但问题依然突出。我国要抓住机遇,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刘定平 《红领巾》2005,(4):148-149
2004年我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这个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重新认识农业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农业的信息化问题.信息技术的渗透改变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它对我国农业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农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知识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等.河南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应处理好牢固树立农业的战略地位、发展农村信息网络、建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永久性省级工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教育对现代农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教育虽有一定成绩,但仍旧存在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相关策略和建议,以促使我国农业教育更有效的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服务,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钱鹤仙 《考试周刊》2012,(11):170-17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种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加工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兴农业的出现,给农业注入了全新的观念和内容,它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是农村居民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而农民本身的发展与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对产业结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经过80年代前期的高速增长之后,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明显减缓,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现.人们逐渐从改革初期的"欣喜"中清醒过来,依靠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要想使中国农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持续向前发展,必须通过农业自身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与现代化的改造.本文将从中国农业的发展轨迹与现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及成因等方面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等问题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经营和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笔者主要分析了使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困境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等供需问题,并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的供需问题背后的根源,从而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即积极优化发展农业保险的外部环境、制定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战略等。  相似文献   

10.
谢建龙 《教师》2011,(5):14-14
农业职业教育不光是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三农"问题。但目前,农业职业教育面临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学生就业难。而农业一线的专业人才则极度匮乏,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前途堪忧。为此,农业职业教育要强化自身,努力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现实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是随着制度的变迁而产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约束、农业产业化的兴起、破解“三农”问题、解决规模经营问题和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迫切需要农业组织化,中外农业组织化的经验教训也为我国农业组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我国农业组织化成因加以探索,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是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很高的地区,"三农"问题特别突出,表现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人口素质低下,以及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农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繁荣.关键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章以江西省为例,对江西省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江西农业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对策,对欠发达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康 《太原大学学报》2007,8(2):132-134
“三农”问题是由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全局性的系统问题,甚至连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分别都是由系列问题组成的问题组。“三农”问题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问题仍是教育农民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和更新思想观念的问题。为解决教育问题,重要的是要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农业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农村进入了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便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农业不仅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而且还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毛泽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及农业的发展,他提出了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毛泽东也曾偏离过农业发展的正常路径,但是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发展的滞后已经严重地困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制约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农业改革的突破口和希望在哪里等等,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从农业物质利益,农业经济关系、农业生产力三个问题谈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农业生产成本攀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的新态势下,如何强化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发展的作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成为破题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农业产业化价值链角度,深入分析目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问题,从而提出金融支持的措施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类社会问题,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一个总概括。市场机制的负面作用、政府现代化战略失误和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导致“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抑制市场机制的“马太效应”、正确把握汲取农业剩余的尺度、遵循人口流动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废除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是预防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农业,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刘少奇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初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了农、轻、重三者的辩证关系;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强调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实现农业机械化;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并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作为农业生产的大问题。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刘少奇的农业思想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