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次失败的赛课经历 那是2000年的5月,我受学校的重托参加了“省小学数学首届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当时已有13年教龄的我,已经多次执教了省、市的各级公开观摩课,并且也有了一次省赛二等奖的经历,从各方面来说都应该是比较成熟了。那时校教科室主任李光国老师已临近退休,再度让我“进省”,就是期望我把省一等奖的荣誉拿回来,同时给他的退休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参赛教师中已是“老教师”的我压力特别大,却也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2.
吴文婷老师这节课是她参加人教社举办的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的一节参赛课。由于要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准备三节课,备课量很大,非常辛苦,但也很锻炼人。通过这次赛课,吴老师的教学变得更加成熟了。就这一节课来讲,笔者认为有如下4点值得肯定:1.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3.
我应邀为某校参赛教师作试教指点,共同参加研究的还有这位参赛老师的师傅——市级赛课多次一等奖获得者。在共同研究好教学预设后,师傅又向年轻教师传授了一些公开课教学经验。其中有一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师傅教导道:"公开课、赛课,特别是借班上课,课上你得注意,举手最积极的,手举得最高的,一般不是最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许世平 《广西教育》2014,(20):53-53
两年前,我应邀到南宁市金陵镇中心校"送课下乡"。课前,在向该校教师了解学情时,我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期待:想学到一些"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窍门,借此实现学生兴趣与知识点学习的自然交融。我接到的任务是上一节复习课,经过反复考虑,我拿出了一套用多媒体互动技术整合复习课教学的方案:在课件里制作一个计分板,以比赛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赛,让学生进行组间PK。有了计分板,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课堂,提倡把握课堂的细节,是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因为要赛课,自然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地评析,一次次地反思,让我一次次地剖析自己,也让我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市里要举行语文优质课展评活动,我应邀为城区某校参赛教师作试教指点,共同参加研究的还有这位参赛老师的师傅——市级赛课多次一等奖获得者。在共同研究好教学预设后,师傅又向年轻教师传授了一些公开课教学经验。其中有一条给我印象特深。师傅教导道:“公开课、赛课,特别是借班上课,课上你得注意,举手最积极的,手举得最高的,一般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有时甚至是一些‘差生’!你最好让他(她)推荐最好的学生来读书,来回答,来表演。这样才保险!”此言一出,参与研究的老师、专家个个点头,似乎都有这样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黄松蓉 《小学生》2012,(10):33-33
<正>2010年的5月,我们学校参加了鳌江四小教育发展共同体主题式团队赛课展示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赛课活动,所以至今那赛课的经历我仍记忆犹新。那次知道学校要参加团队的赛课活动,我为了能参与其中,让自己有学习的机会,于是我自愿报名了。我们参加赛课活动的四位老师在分配各自的赛课内容后,于是四人研究决定上课的内容。考虑到上课的邱老师是五年级的,于是大家一致决定就上五年级的一篇补充阅读课《孔明智退司马懿》。决定之后,第一天大家各自回家帮忙找资料。没有想到第二  相似文献   

8.
近日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听了几节课,其中有两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思考。 片段一:"老师,我是按纸张的颜色来分的" 一位老师上"平行与垂直"一课。新课导入后,老师就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让学生在纸上随意画两条直线。所有的学生都画完后,老师选择9位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然后让学生把黑板上的不同画法进行分类。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把展示在黑板上的画法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湖北省第四届小学自然优质课评选决赛在宜昌举行,共16节参赛课,展示了全省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成果。但从某些课的一些教学环节看,也留下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研讨前,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时,不让学生说,而让学生“画”成了这次赛课的“热门”,16节课有8节均采用了这种方法。有不少听课教师如获至宝,认为这是可仿效的一种好方法。但我认为这8节课至少有4节课  相似文献   

10.
蒲韬 《今日教育》2010,(5):44-44
在今年的赛场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小张老师的身影,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了。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有幸在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现场观摩了几节参评课,颇有小感,现梳理如下. 一、关于活动主题 本届的"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其实包括三大课型:信息技术8节、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共6节.评选采用同组评委评这三组课的方式进行,先在微机室进行信息技术的评选,再转场进行综合实践、劳动课的评选.这种形式的评选课我还是第一次遇到,第一感觉是有点"杂糅".根据新课程设置意见,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三大学习领域.但是在真正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中,这三门课是单独开设的,任教的教师专业背景、驾驭课堂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把这三门课"杂糅"在一起评比,无形中就减少了任这三门课的教师的赛课机会.举例来说,中区这次参赛的是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信息技术教师就没有机会参赛;任城区参赛的是信息技术课,而劳动、综合实践教师也就无机会"出线".这不能不说是种无奈.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有幸观摩了几节小学科学现场赛课。赛场上,各位老师展现的精湛教学技艺让我钦佩不已,也引起了我的深深反思。下面就以《周围的空气》一课为例,浅谈我在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上的一点思考。《周围的空气》是湘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执教老师的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曾学荣 《考试周刊》2011,(29):98-99
【案例】 今年我校仇老师参加片数学赛课活动,内容是《真分数和假分数》。陪同该老师多次磨课下来,我感受颇多,其中一点便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本节课的例题让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通过涂色引出对4/4和5/4的认识。所以,在课的设计中当5/4出来后,老师应当结合图追问:这里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如下图)?在追问中让学生加深对5/4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累并快乐着     
开学初,教导主任在年度教学计划会上宣布,3月份将举行南山区小学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每所学校推选一节能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课参赛,“这次比赛是继1999年以来南山区最大的一次比赛,获比赛第一名可代表深圳赴郑州参加‘个性课堂大赛'”.这话激起了我蕴藏在心底的激情,同时也勾起了我赴郑州赛课的憧憬.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参加了县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听评课活动,参赛的16名教师都是各镇层层选拔的优秀选手。课堂上,老师们都能积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悟情。“有感情地读一读”成了赛课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老师让“有感情地读一读”只是停留在布置任务式的表面要求上,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教育实践中,自己常想,能不能让学生当回“小老师”。全县小学的语文先进标兵选拔赛在我校举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机会。授课的三位老师主讲六年级语文第九课、十二课和十三课,参赛老师用我班学生,把学生叫走了多一半。我想:下来的课该怎么上?有学过的,有没学的,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后来一想,干脆来个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吧,让听过课的学生给没听课的学生讲课,男女生各选一位代表分别主讲十二、十三课,决定公布后,大家都很兴奋。先组织“集体备课”,其间引导他们讨论、分析、总结三位老师授课的优缺点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准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上,北京市的孙贵合老师执教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渴望与兴奋,至今想起来还让我激动不已。是什么让我这么激动?是什么让我如此痴迷?我想,主要是缘于教师精妙的教学设计,缘于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及时捕捉,更缘于教师"创造"了生生对话的课堂。教师让学生把一条画有长16厘米线段且带有刻度的透明胶片剪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本地举行的诗词教学比武活动。做为赛课评委之一,我目睹了每位参赛教师的教学风采。其中,两名教师的不同表现让我对“怎样的课才是好课”这一话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索。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以一节《角的初步认识》参加全县教师赛课,经过两次试讲并参赛之后却发现——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一次有幸现场观摩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课上学生多次断句破句的结巴朗读,让贾老师不得不停下来指导,让本该如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课后,贾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朗读问题。贾老师的博文《老于的忧虑》("老于"——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中再次提到了这个令前辈们忧心忡忡的问题:"一次和于老的会面交谈,于老一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言语间表达了他对当前学生的朗读现状的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