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少华 《教书育人》2001,(15):19-20
校长要管理好一个学校,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领导水平、业务水平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方能胜任。心态是与一个人心理有关的情绪、情感体验。校长在实施管理时,向上下左右传递、输出信息的同时,总是伴随有一定情绪、情感,诸如愉快、忧郁、愤怒等,这些复杂的心理情绪纵横交错、变化多端,就构成了校长心态。实践证明,优秀的校长没有一个不具有良好的心态;不良心态者没有一个能成为优秀校长。因此,探讨校长的心态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这种的认识,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拟作探讨。一、不良心…  相似文献   

2.
所谓自控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毅力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即自我管理能力(亦称自律)。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加强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消除情感情绪的负面影响,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境,从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幼教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控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毅力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即自我管理能力(亦称自律)。”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加强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消除情感情绪的负面影响,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境,从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幼教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所谓自控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毅力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即自我管理能力(亦称自律)."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加强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消除情感情绪的负面影响,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境,从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幼教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幼教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研究幼儿能力和智慧的启蒙和开发,而且要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到和谐、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促进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为幼儿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的情绪困扰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困扰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中凸现的一个方面。青少年的情绪困扰类型很多,引起情绪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自我意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是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而且道德情感教育往往基于移情理论,过分强调情绪的感染效应。而情绪智力理论认为,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智慧,是情感与认知的深度统一。由此,在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情感与认知的双向作用以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慧,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以此促进其道德情感的健康发展。反映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课程中,需要教育者制定更为多元化的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和采取情绪对话、意义分析等更为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谈校长情感的调控湖北省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韩德先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情绪和情感如何,对管理好学校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校长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和稳定的情绪和情感,不仅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且为有效地进行学校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条件。相反,浮躁...  相似文献   

9.
一、情感智慧的含义 高尔曼认为情感智慧至少包括五个因素.1.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2.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和程度.3.正确理解别人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的原因,并正确判断自己的情绪、行为会引起他人什么样的反应.4.具有同情心,也就是能够为他人着想.5.能够克制自己的一时之需而为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努力.如上所说,情感智慧是主体人成长发展,进行良好社会交往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长沙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11岁,上小学,其他方面表现还不错,可就不太知道怎样与同学相处。有时会把同伴弄生气了,有时又会被同学欺负。请问,怎样才能使孩子与人和谐相处呢?答: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怎样使孩子能与人和谐相处,以下四点供参考。1.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让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如热情、乐观、和善等  相似文献   

11.
颜华 《课外阅读》2011,(8):290-290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的内容包括正确认识自我和准确评价他人,充满自信;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善于倾听和沟通;有与人热情交往、和谐相处和不怕挫折,顽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自我激励能力;目标明确,兴趣强烈,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任云娥 《考试周刊》2013,(87):36-36
曾看到过一个研究,说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如果沟通情绪不对,那么内容就会扭曲,所以沟通内容之前,一定要整理好情绪。其实,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情绪经常伴随左右,因而影响着其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消极的情绪会造成诸多不利,积极的情绪则会产生良好的能动效应。在与别人相处与沟通时,我们希望对方对自己是友善的、和蔼的、可亲的,这样能够使双方形成比较和谐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情商”即情感智商,是与“智商”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写了《情感智慧》一书,系统地对情商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情商就是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认识情绪、妥善调控情绪、自我激励、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它的外在表现为一种悟性、一种处世技巧,有顽强的社会适应性。一般认为,一个人是否成功关键并不是在智商的高低,而在于情商的不同。只有高智商和高情商集于一身,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心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生态道德包括生态道德认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行为等要素。心理学家伊扎得曾指出,情绪情感“是一个动机系统,一个人格过程,这个人格过程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情感是人生命态度状况的重要表征,它影响着人的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着人的一切交往行为中。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以生态道德情感的激发为核心,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人与环境同处一个发展系统,人们只有激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道德情感的唤醒,  相似文献   

15.
一、情商与学习情商即情感智商(简称EQ),作为与智商(简称IQ)相对的一个概念,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经科普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EQ》一书系统阐述而被广泛应用。戈尔曼认为:情商指人所具有的性格和情绪特点,主要包括: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的管理这样五个方面的内容。智商是衡量人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情商则是衡量人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情感智力的水平,一个人的感受、理解、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是个体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情绪情感问题.初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有:   (一)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一所学校能否和谐发展,学校的领导集体是否和谐是关键。校长是学校管理的"龙头",但只凭校长一个人的智慧、思想和能力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依靠学校的领导集体。因此,建设一个和谐的高素质的领导班子至关  相似文献   

18.
要培养学生EQ 必先提高教师情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情商及其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 EQ)也称为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是指与情感(情绪)有关的智力。正式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络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他们认为,情商主要包括情绪的自觉评估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情绪促进的能力、理解分析情绪及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与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的能力[1]。情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情商者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稳定健康的情感、稳定的注意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完整统一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一个优秀的、现代型的校长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应该具有哪些时代品质、精神风貌和内在素质呢?为此,本刊特设“当代校长”栏目,解读在新课改形势下各地涌现出的特色学校中的优秀校长们的治校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经验和办学历程。本期我们将欣喜地看到,吉林省东丰县第二中学校长宋福善,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校长。他的成功绝非偶然,是执著的职业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处不在的教育智慧,使他一次次带领学校教职员工冲出困境,走向辉煌。是对事业、对学校、对师生博大而真挚的爱,让他演绎出新时代鹿乡教育发展史上的传奇。宋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校长是学校和谐建设的社会活动家;校长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总设计师;校长是构建学校和谐文化的思想导师;校长是学校和谐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校长是学校和谐施教的教育家;校长是学校和谐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校长是学校师生和谐相处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笔者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情感体验,从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