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虹影的精神与艺术世界透视——从《饥饿的女儿》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端的生命体验,使虹影的生活和创作游走在多重的两极之间:生与死、爱欲与孤独、逃离与寻找、宿命与意志、虚构与真相,这几组内在张力在叙事艺术中的相互作用.使虹影的小说创作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以虹影书写女性成长的小说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的分析为基点,论述虹影对于女性在成长中的生存境遇和主体性生成过程的深入思考。通过对于概念的厘清从而确定研究对象,探讨虹影的女性成长书写在她的写作中的定位。对虹影小说中女性成长的背景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试图探究虹影小说中女性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及其存在的模式。并从虹影的几部代表作中的女性形象来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映照。  相似文献   

3.
作家声音     
正严歌苓称用网络流行语写作可能成为汉语的损耗作家严歌苓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开展写作讲座,来自北京各高校的写作爱好者纷纷赶来,聆听带着切身写作体验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一对在文学创作中的核心概念——"原型与虚构"。在嘉宾主持张立宪的引导下,严歌苓讲述了自己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任何一个人,她身上肯定有很多没有实现的自己。能够在小说里把一些没有被发掘的自我,甚至羞耻于被发掘的自我和梦寐以求的自我表达出来,能把心里那些很黑暗的、令人着迷的东西放在不同小说里,是作为小说家的幸运。"这是虚构的乐趣和自由吗?"是的。我在虚构的作品里说的都是真话。"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一个辉煌的传奇人物。她的出身、生活和婚姻都具有传奇色彩,从而构成了她传奇的人生。她为写作而生为写作而死的执着,家族写作与强烈的自我体验,创造了她的写作传奇。  相似文献   

5.
作为6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虹影的写作迥然异于同时期的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她的写作暗示了女性写作的一种发展方向:把女性放置在广阔的现实场景中,把公共空间、历史和女性经验结合在一起,获得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充实的生活质感。  相似文献   

6.
写作素材的真实不是生活的实录,写作内容的虚构并非故事情节的编造。恰当地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之间找到连接的桥梁,是突破当前写作教学困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议通过语言生活化、思维生活化、生活美学化、文本多样化来实现写作核心素养从生活底层显现到艺术创作表层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百年前,在五四新文学的指引下,女性书写取得了耀眼的成就.现如今,其光辉并未暗淡,反而继续映照在海外作家身上.虹影,作为一名英国籍的新移民作家,空间上的游移与早期对身份的追寻,带给她一种他者的孤独.在时代变革下的觉醒,也让她与五四女作家在精神处境上不谋而合.在她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K-英国情人》中,不管是关乎个体创伤的成长/自传类小说、对于女性身体和欲望的大胆表达,还是展现父女关系的书写,都携带着五四女性书写的身影.同时,虹影并没有迷失于其中,而是进行自我的超越:个人化写作以及超性别的书写姿态.这些突破不仅具有启示意义,也有利于拓宽当代女性书写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虹影在2003年伊始,突然出版《孔雀的叫喊》,这确实令人吃惊不小,吃惊的不只是因为她惊人的写作速度;同时也是虹影如此面对中国当下现实的直接态度。  相似文献   

9.
虹影是当代中国文坛中备受争议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往往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及华丽的言辞来表达女性对自身生存价值的追寻与认可,在作品中蕴藏着浓厚的女性意识。虹影的小说通常将女性置于一个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借助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将自身代入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使文学作品与自我身份惊人的重合,以自身的意识与对社会的理解,塑造了女性生命意识权利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正>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虚构是诗词、戏剧与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虚构常常通过想象,情境交融,天人合一,达到空灵的效果;戏剧与小说的虚构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虚构是指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想象,虚构写作手法讲究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11.
杜拉斯是一个时写作非常倚重和非常痴情的女作家,写作占据着她生命的大部分甚至是她中晚年的全部,在孤独中写作、在写作中品尝孤独是她的写作方式,在写作的话语中,她展示自己并通过自身来把握世界,在她那里,写作肩负着双重使命。她用写作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历经沧桑的女性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曹七巧是《金锁记》中的主要人物,是张爱玲笔下的“英雄”;在她身上体现了人性恶和“极端病态”;她出身卑微却生性要强,生活的磨难和情感的折磨使她心理严重的扭曲和变态;围绕着对金钱的贪欲和占有,她丧失了正常的人性;通过细致而深刻的心理分析,刻画出一个被黄金腐蚀了灵魂的悲剧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张曼娟是台湾女作家,她在二十多年的文坛生活中辛勤写作,用唯美清新的文字记录着现代都市的悲喜生活。文字清雅优美,写作模式多样化,善于书写女性生活。作品虽以爱情小说为包装,但也由"少女情怀总是诗"的浪漫与纯雅慢慢变成从写实的观点去看这个时代女性所面临的新困境。文章通过对张曼娟部分作品的导读,从写作模式、写作内容、女性形象塑造,作品所体现出的写实观几个方面来感受张曼娟的作品世界。  相似文献   

14.
乔治.桑的人性改良理想,由于封建没落骑士的残忍、阴险、狡诈、无耻,由于他们制造的抢劫、抗法、枪杀、投毒等恐怖事件,由于在他们潜伏的城堡中渗出的累累罪恶,而显得格外的艰难和曲折。在异质文化背景下,阿来以现代派的特异笔法,描绘了冷酷、自私、贪婪、荒淫的末代土司政权的溃灭。那是上帝,即历史前进的战车,向其发出的毫不吝惜的死亡诏书。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文本以华丽精彩的故事性填补了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故事普遍性缺席的局面;她以文化符号的个人主义姿态,迎合了当下受众最大程度与欲望相契合的生活方式;她用华丽苍凉的文本和诡谲、灵异而优雅的文字弥补了现代人在紧张、焦躁、黯淡的生活现场对“美丽”的咀嚼和憧憬;张爱玲的文本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使人们在她那里找到了一种寄托。这些或许就是她和她的作品频繁闪现在各种不同的话语语境中,演绎着时代的新性传奇的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16.
薛宝钗在她的<咏白海棠>诗中,以花拟人,实际上描绘了自己的形象.她自夸身心俱洁,是"淡极"而"花更艳",俨如道德的形象化身.但曹雪芹却委婉喻示宝钗其人"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工于心计,矫情做作,挟德与术收拢人心,不动声色地争夺那"无情"的"金玉良缘".宝钗其人虚伪得"动人",其诗亦虚伪得"动人".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教育学报》2003,(10):22-25
对低年级儿童“写话”的启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锻炼学生“我口说我心 ,我手写我说”,放开一切束缚 ,自由表达 ,鼓励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 ,都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首先要对学生降低要求 ,以鼓励为主 ,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做到及时表扬 ,树立自信 ,帮学生产生成就感。还要做学生真正的朋友 ,让学生“敢说敢写”。最后 ,教师要做好适时的指导 ,正确的引导 ,给学生掌好舵  相似文献   

18.
当代海外华文女作家当中,虹影以其离经叛道的性格和越轨的笔致在中国文坛中落地开花。她以多元化的"世界作者"的身份,从女性的角度来观察和体悟自身,释放女性潜能,突破以往女性身体书写的"私语化"的庸俗窠臼,构建女性的独立话语;同时从人道主义的世界眼光出发,超越了通俗的两性欲望,提出人性终极问题,为当下女性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陈敬容是九叶诗派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一生曲折不平,但她在苦难面前没有低头,一生与诗为伴,用诗来记载苦难生活和情感历程,同时努力地超越自己,诗风不断发生变化。《山与海》是诗人诗艺成熟期的作品,抒写了作者晚年容纳苦难的广阔胸怀,诗中的象征手法和音乐性成为作者执着于生命苦难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小说以写“永恒的人性”著称,其创作充满了对人性丑恶、灵魂污浊入木三分的呈露。作为女作家,张爱玲以女人特有的敏锐、细腻和冷静的心智,描绘了新旧杂陈的各式各样的婚姻现象。她较深地洞见了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以及女性因之产生的无奈和苦痛。本文试从张爱玲的几篇代表性作品来分析她的女性小说系列,为后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健全,女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提供了审美和参照作用,并以此来明示她为女性意识的转型和成熟作了最初的不倦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