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多年来,在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一些论著中,总是说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始终是反对农民运动,轻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的;对陈独秀所说的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中有“‘过火’行为”一语,则指责为“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本文就此提出不同看法,向大家请教。(一)陈独秀并没有否认农民运动的重大意义“陈独秀从来就轻视农民的革命作用,反对农民运动”。这似乎是无可置疑的结论了。可是翻开史料查证一下,却找不出确凿的根据。一些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论著,往往引证陈独秀在1923年写的《中国国民革命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1924—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作为当时我党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对农民运动采取了极其矛盾的态度:一方面在理论上对农民问题比较重视,对农民的革命作用和农民运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另一方面在实际行动上却执行着机会主义的农民运动政策,限制农民运动的发展,反对土地归农民占有。(一)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在理论上是重视农民运动的。他对农民的革命作用和农民运动的重要性,有着一系列较为正确的论述。早在1923年,陈独秀就说:“在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但农民占全人口之大半数,其国民经济之真正基础,还是农业;在…  相似文献   

3.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农民运动观.分析农民参与政治革命的要素,对如何搞好新时期农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仍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河南红枪会工作的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的河南红枪会,对北方农民运动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被历来重视农民问题的中国共产党所关注。中共早期领导人在对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利用红枪会发展农民运动的政策,政策实施的结果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百科全书式作品《人间喜剧》既是一部生动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法国社会生活史。《人间喜剧》中《风俗研究》中的《乡村生活研究》部分,具有历史人类学参考价值。作家为没有机会发声的文盲农民社会做了记录,使我们得以窥见那段鲜为人知的生活史。其中,文学和历史的互动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研究中国革命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农民运动及农民运动理论。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之一,对农民问题也十分关注,大革命时期,在其所写的诸多文章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农民运动思想,几乎涉及到农民问题的所有方面。他认为,农民革命是“中国革命之中枢”,“国民革命没有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为此,他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基本主张,并坚定地支持澎湃、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对我党农民运动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加深和对中国实际情况的逐步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所起的作用,从而在中国的农村中发起了领导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组织了农民协会。文章主要论述了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的性质以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一叶紫小说集《丰收》反映的是大革命后的农村革命斗争,而他的一九三六年出版的中篇小说《星》则以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农村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生活。大革命时期,由于党的领导和整个革命形势的推动,在我国南方的许多省份,农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是史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的开展与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以及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农民中的宣传、指导、组织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农民运动也给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使他们的意识到农民中所蕴藏的巨大力量,认识到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到知识分子的最佳出路是与群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由于风俗的稳定性特征,有些风俗可能要落后于时代。这种落后于新颖、审美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与旧思想紧密相连的弊习陋俗在某些时间里时代的社会风俗被视为陋俗。它有碍于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碍于人的身心健康的社会风俗也可称为陋俗。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生活习俗丰富,其中有些需要提倡,有些需要改造。《中国陋俗批判》一书所述及的陋俗,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很多早已不复存在或已近于消亡,这是中国社会不断向文明健康方向发展的必然。然而我们还应看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出现了向健康、娱乐、也有抬头之势,批判与克服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由于风俗的稳定性特征,有些风俗可能要落后于时代.这种落后于新颖、审美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与旧思想紧密相连的弊习陋俗在某些时间里时代的社会风俗被视为陋俗.它有碍于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碍于人的身心健康的社会风俗也可称为陋俗.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生活习俗丰富,其中有些需要提倡,有些需要改造.《中国陋俗批判》一书所述及的陋俗,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很多早已不复存在或已近于消亡,这是中国社会不断向文明健康方向发展的必然.然而我们还应看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出现了向健康、娱乐、也有抬头之势,批判与克服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贯坚持的一项方针、政策.大革命期间,中共在组织领导农民运动过程中,已经提出农村合作化的构想,只是当时条件未备,尚未付诸实施.土地革命兴起之后,随着中共力量的壮大,各种合作社开始在根据地设立,由此掀起了红色区域内的农村合作化运动.合作社的开办对于促使农村建设、改良农民生活、改善乡村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加强农村的秩序化和生产的社会化方面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宋代,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绘画表现的主题及绘画的题材范围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变,多数画家开始关注乡村生活,关注平常的社会风俗活动,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描绘民间习俗和城乡生活的风俗画精品。  相似文献   

14.
在我区地方志史研究中,地区党校教师杨宗焕同志有关大革命时期确山县农民运动的考察(见本刊1989年第2期的《确山农民暴动及其意义》),受到史学界专家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丁守和在给杨宗焕的通信中说:过去讲农民运动及农民暴动夺取政权,主要是讲广东、湖南。当然那里农民运动是早,但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夺取政权,并占领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中心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认为传统的那种“湖南中心论”的笼统说法是不够确切和全面的、上确的说法是:以北伐战争为界,在大革命的前期,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广东;在大革命的中后期,湖南才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都是想依靠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来执行土地革命政策。由于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在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因此共产国际的想法始终没有实现。对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土地问题这一过程进行疏理.指出其失误并分析其原因.对于认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与社会风俗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化运动在民国初年出现了强劲势头,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也为社会风俗的演变提供了条件,并提出了要求,即批判和摈弃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旧风俗,从而建设一种新的生活。一批以改造中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把目光下移,用各种方式向民众宣传移风易俗的道理,促进了社会风俗的转移。当时的移风易俗思潮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绝对化的思维方法、过激的言行与脱离实际的主张,对后来群众性移风易俗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它那种对旧道德、旧礼俗不妥协的彻底清算态度和革命精神,使这场运动在中国社会风俗演变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 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 近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 这场革命,是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 的大革命。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大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是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乡村教育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三位教育家在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专业设置、教育形式、教育目标等宝贵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即知识分子广泛系统地组织农村职业教育,重视精神培养,围绕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设置专业。  相似文献   

20.
周新华 《天中学刊》2001,16(4):79-8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领导中国革命上,先后犯了三次大的“左倾”错误,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这些“左倾”错误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上的“左倾”指导思想有密切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国际此时期在指导中国革命上的“左倾”错误,其真正发端不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形成的,而是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共产国际对当时国民党的性质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从共产国际在大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左倾”错误特点上也可以看出,共产国际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左倾”错误与它在大革命时的“左倾”错误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