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访笔记     
陈南玉 《湖南教育》2005,(22):18-18
家访记录一:优秀学生锦上添花时间:2004年12月21日对象:小峰原因:小峰从初一开始成绩就比较好,但一直不拔尖;从初二起就一直是班干部,对班级工作很负责,但也有松懈的时候;他很讲义气,也很有号召力,很多男同学都听他的。本学期他在期中考试中考了班级第一名,有很大的进步。但第三次月考成绩又有所滑坡,我找他谈过话,帮他找过原因,他总是认真地听着,但我不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次家访帮他找出更具体的原因,促使他再造辉煌。经过:来到小峰家,据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家教较严,他比较自觉,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我首先肯定了他聪明…  相似文献   

2.
聊天很重要     
冬雨 《顽皮娃娃》2009,(4):I0004-I0005
前两天的一个晚上,牛牛又调皮地把积木、小汽车、拼图撒了地,虽然我很生气,但藏还是耐着性子对他说.“牛牛,小玩具都在地上哭呢。他们找不到妈妈了。我看着小玩具哭,我也挺难受,喑们帮他们画家吧!”牛牛说:“妈妈,当我找不到你的时候.我也很着急”“是啊,上次在幼儿园门口,我们起看水池里面的乌龟。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按计划在室外组织孩子们进行活动。忽然,发现小调皮师伟不见了。我到教室里一看,原来他正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摆弄着纸,我走上前去问他:“师伟,你在干什么呀?”他高兴地说:“我在做风筝呀!老师有浆糊吗?”我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很高兴,不仅提供了浆糊,还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线给他拴风筝。风筝做好了,小朋友用敬佩和羡慕的目光望着他。孩子们热切地要求着:“老师,我们也要做风筝。”我想老师应理解孩子们的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和兴趣。当天下午,我拿着做风筝的各种材料来到教室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如何做风筝。他们都能积极想办法,画的画,折的折,剪的剪……人人都忙个不停。小伙伴之间还你帮我,我帮你,特别是师伟小朋友简直成了小老师。有的小朋友剪不好,他就帮着剪;有的浆糊  相似文献   

4.
那年,我念四年级,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掀起学雷锋高潮,我们班有两位同学率先做出表率:帮一位过路人推车不留名。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下午,乌云密布。在上学的路上,吴私吴畏两位同学看见一位叔叔拉着一车肥艰难地向前走,他们想起了雷锋叔叔,于是主动地帮这位叔叔推起车来。下雨了,他们把衣服披在肥上,一直帮叔叔把这车肥送回家,不留姓名就走了。这位叔叔四处打听,终于知道了这两位小“雷锋”的名字。他很感动,就写了一封感谢信贴到学校的大门前。校长隆重地召开了全校学生大会,表扬吴私吴畏两位同学。  相似文献   

5.
“调皮王”每班都有那么几个,他们人数虽少,但作用可不小。经过观察,我发现我班的“调皮王”有如下一些特点。喜欢抢着做事。两个幼儿在搬桌子,施晓明闲不住了,硬是去帮着抬,结果本来两人抬得很平稳的桌子,给他中间一用力,就摇晃起来了。一幼儿大声地报告老师,另一幼儿干脆把他的手拉开,认为他在捣乱。施晓明却认为自己在做好事,毫不相让。我对  相似文献   

6.
埃及人收小费可谓司空见惯.当你下车时扶你一把.帮你推一下行李,在洗手间帮你递一张擦手的纸巾,或者冷不丁给你捶两下背都要付小费,甚至问一句也要付小费.当有人抢着帮你拿行李,你可别以为他是来学雷锋的,不论帮多么小的忙都会伸手要小费.常常是一手帮你拿东西.一只手就做出要小费的动作.让你感到很难为情,而他倒很坦然.  相似文献   

7.
温馨一刻     
一那天,轮到我导护,带孩子们排着队去食堂吃饭。一路上,我拉着最调皮的威威的小手在旁边走,怕他在队伍里捣蛋。其他孩子很奇怪。我向他们解释道:“今天,天真冷,威威帮阮老师捂手呢。”这么说,并没有骗他们的意思,目的不过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第二天,我让威威在队伍里走,威威却主动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的手还冷吗?我帮你捂捂吧。”给孩子一份爱,得到的却是十分的爱。二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小帅宇的作业不像他写的,心里的火不由得就开始冒出来,平常是作业老拖拉,今天是很及时,我还奇怪呢,却是别人帮他做的。我压…  相似文献   

8.
总爱吃手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0,(1):122-122
孩子从几个月起就开始吃手,你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就没多管,相信等孩子长大一些自然就好了。可现在孩子都快3岁了,却依然对小手“爱不释口”。你很担心这样下去,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又影响牙齿生长。怎么才能帮他改掉吃手的坏习惯呢?  相似文献   

9.
因为一个小疏忽,我被公司辞退了.从走出公司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愤愤地抱怨:老总太不讲人情了,为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砸了我的饭碗;同事也不够意思,平时相处得跟姐妹似的,可关键时刻没一个人帮着说情;还有老公,要是他多帮我做点家务,我也不至于忙中出错……  相似文献   

10.
温馨一刻     
一那天,轮到我导护,带孩子们排着队去食堂吃饭。一路上,我拉着最调皮的威威的小手在旁边走,怕他在队伍里捣蛋。其他孩子很奇怪,我向他们解释道:“今天,天真冷,威威帮阮老师捂手呢!”这么说,并没有骗他们的意思,目的不过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第二天,我让威威在队伍里走,威威却主动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的手还冷吗?我帮你捂捂吧!”———给孩子一分爱,得到的却是十分的爱。二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小帅宇的作业不像他写的,心里不由得火冒三丈。平常他作业拖拉,今天却很及时,我还奇怪呢,原来是别人帮他做的。我按捺住…  相似文献   

11.
3岁的星星看不到妈妈就哭、吃饭要喂、睡觉要陪、画画要帮……让父母很伤脑筋。一般,我们会容忍小婴儿粘着妈妈寻求慰藉,但宝宝两三岁了,父母便希望他能学着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难题。你家宝宝是否和星星一样爱“粘人”?怎样帮他克服依赖习惯?让我们一起分享普通父母的育儿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 子,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 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 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 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 练前,女训狗师问:"小狗的目 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 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们书写生词时,我总是习惯轻轻地在教室里走着,随时提醒着他们,一旦发现谁写错了字,我就会对他不依不饶地数落一番。于是,孩子们也对我以牙还牙,认认真真地监督我,这帮小精灵们,还真不能小瞧了他们。这不,一次,我刚书写完板书,就听到有人喊我了,那声音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朝他点了点头,他噌地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说:“马老师,您写错了一个字!”  相似文献   

14.
3岁的祺祺看不到妈妈就哭、吃饭要喂、睡觉要陪、画画要帮……让父母很伤脑筋。一般,我们会容忍小婴儿粘着妈妈寻求慰藉,但宝宝两三岁了,父母便希望他能学着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难题。你家宝宝是否和祺祺一样爱“粘人”?怎样帮他克服依赖习惯?让我们一起分享普通父母的育儿经验。  相似文献   

15.
因为一个小疏忽,我被公司辞退了。从走出公司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愤愤地抱怨:老总太不讲人情了,为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砸了我的饭碗;同事也不够意思,平时相处得跟姐妹似的,可关键时刻没一个人帮着说情;还有老公,要是他多帮我做点家务,我也不至于忙中出错……家里的气氛也变得紧张。看到我拉长着脸、皱着眉头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现在小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生活上一切由家长包办,无自理能力,有的吃饭要喂要哄,甚至要大人扶着上厕所;有的上幼儿园要背要抱;午睡时家长帮着脱衣,家长临走还要关照:“我的孩子小,在家都是我们帮着穿,起床时请老师帮他穿穿。”或者“我的孩子身体弱,穿得慢了会着凉,孩子起床时我来帮他穿”  相似文献   

17.
大海的一个小角落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全都是红色的,不过当中有一条小鱼是黑色的,也就这么一条是黑色的,像黑贝那么的黑,大家都叫他“小黑”。小黑游得比所有的鱼兄弟姊妹都快。   那是一个小红鱼们很不幸的日子。那天,从汹涌的浪涛中冲出一条大虎头鲨。这种鲨鱼本来就很凶很恶,这会儿他肚子正饿,他饿着肚子也能游得很快。他在小红鱼群的后头悄悄地游着,一口一口又一口,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自己肚子里了,一群小红鱼就这样没有了,可同小红鱼一样小的小黑却逃开了。   深水是黑乎乎的。小黑就吱溜一下蹿进了深水…  相似文献   

18.
小丑鱼     
海底有很多美丽的珊瑚礁。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就像是海底的森林。就在珊瑚礁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鱼。他们一会儿游到这边,一会儿游到那边,好像有风在吹着他们似的。可是,有一条鱼,他总是躲在珊瑚礁的缝里,不肯游出来。大家都在快乐地游来游去,就是这条小鱼总是很难过。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长得很丑。他说:"我的头太大了,身子太小了,而且,嘴巴很难看。"在另一个珊瑚礁缝里,躲着另一条小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里都有那么几个“调皮王”。他们人数虽不多,但“作用”可不小。我在班里的实际工作中,针对他们的一些特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他们喜欢抢着做事,我就因势利导。例如,两个幼儿在搬桌子,张大伟看见了,就硬是插进去帮着抬。结果是,本来两个幼儿抬得很平稳的桌子,给他中间一用力,就摇晃起来。这两个幼儿便来“告状”,而张大伟却认为自己在做好事,毫不相让。我对张大伟说:“你想帮助同伴的想法是好的,但还要看看别人是不是需要你帮助。如果不需要,  相似文献   

20.
宝宝两三岁时,我们会允许他粘在母亲身上寻求慰藉,但三四岁时,我们便希望他能独立,能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看不到妈妈就哭,吃饭要喂,睡觉要陪,连画画做手工也要大人帮着涂,帮着剪,这让父母们很伤脑筋。宝宝为什么这么“粘”?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学会独立?本期,杭州六一幼儿园的父母朋友参与讨论这一话题,和您分享育儿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