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实地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生存状况堪忧,应引起全社会对这个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等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增加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并由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自编监护人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06名农村留守幼儿和169名普通幼儿的监护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祖辈和亲友监护的留守幼儿面临更多生活、学习及沟通方面的困难与需求,而单亲监护的留守幼儿与普通幼儿在面对的困难与需求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对留守幼儿最好采取单亲监护方式,如果只能采取祖辈或亲友监护方式,则应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2,(27):2-F0002
本书研究内容涉及留守幼儿生存状况、特殊困难与需求;留守幼儿的健康、语言、认知、艺术、社会性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与特征;改善与提高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本书将湖北省黄冈市留守幼儿的生存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调查统计、座谈和访谈、现场观察、个案追踪等方法,以此来了解留守幼儿的困难和基本需求,探寻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寻找解决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的多种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而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因无法支付城里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加之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歧视问题,往往会选择让孩子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幼儿。本文立足于现实,通过对农村留守幼儿(0-6岁)及农村留守幼儿的隔代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分别对留守幼儿家庭、学校、社会提出建议,以改善留守幼儿的隔代教育问题,使农村留守幼儿的身心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国农村留守幼儿的状况、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在农村留守儿童总数中,0-5周岁幼儿的数量规模已达1585万人,占27.05%。全国农村留守幼儿在科学喂养、预防接种、亲子交流和学前教育机会等生存与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远未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关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包括农村留守幼儿在内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和监测系统,完善农村卫生保健管理体系,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网络,大力发展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开展针对留守幼儿的各种社会关爱活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物价的逐年上涨,农村百姓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加之城市化发展进程,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无法将其子女带入城市,由此产生了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今,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深入甘肃省部分农村小学实地调查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具体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和人口老龄化,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毕节试验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基础设施落后,留守老人生存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更多关注的现象。论述影响留守老人生存状况的因素;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况存在的问题;家庭、社会应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尽可能满足留守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8.
运用感觉统合检核表,对黑龙江省的137名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36岁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与性别、年龄、入园与否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论为: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与已有研究中的城市幼儿基本一致,在大肌肉及平衡、触觉过分防御等方面,女孩表现整体优于男孩,存在性别差异。在大肌肉及平衡能力方面,年龄因素表现出显著差异,年龄低的幼儿大肌肉及平衡方面得分要低于年龄高的幼儿。入园与非入园农村留守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56):167-168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这一现象导致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象较为严重。而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幼儿园留守幼儿的心理及教育问题一直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分析当前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现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对于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弱势群体,然而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来看,留守儿童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很多幼儿在能够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时,父母就进城打工把幼儿留给隔代亲人抚养。针对这样的现象,为了能够给这些留守的幼儿更多的关爱,我们认为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方面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以自编留守幼儿安全问题问卷对河南省多个城市1989名农村留守幼儿安全问题现状调查表明,大部分留守幼儿都存在物质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心理安全更需得到特别关注。留守幼儿安全问题受到父母务工情况、回家频率、文化程度、看护人职业及幼儿入园情况等因素影响。要减少农村留守幼儿安全问题,应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加强幼儿园建设,并呼吁社会给予留守幼儿安全问题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对农村留守幼儿问题的区分性理解还需要深入;对农村留守幼儿自身的价值理解、儿童权利、儿童福利的探讨有待加强;以农村留守幼儿为代表的学前弱势群体的政策体系研究应是重中之重;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不同对象的比较研究、先进经验的借鉴研究、新型视角的引入研究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受张北县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影响,许多家长外出务工,使农村中小学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笔者根据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如下教育措施:①通过关怀体贴,矫正留守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②通过加强辅导,提高留守学生的学业成绩。③通过与留守学生家长沟通,促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对湖北省黄冈市8所幼儿园的537名农村幼儿进行了认知发展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幼儿在思维发展、安全认知发展、社会认知发展、言语发展等方面明显落后于非留守幼儿。幼儿园性质与对留守幼儿的重视程度、家长与留守幼儿互动的质量及监护者的学历等因素都会对留守幼儿认知发展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为促进留守幼儿的认知发展,应努力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加大对留守幼儿的重视程度;提高监护者素质,促进亲子互动;加强家园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呼吁社会给予留守幼儿更多关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张志琴 《生活教育》2013,(5):99-100
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农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本文通过转变农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养、加强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的合作等措施,努力探索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亲子长期分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缺少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而导致的家庭教育问题;缺少亲情关爱而导致的社会性情感发展问题;缺少亲子沟通导致的亲子关系疏离问题;留守生存现状带给留守儿童对父母及自身生存方式的认同危机.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可使中国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也为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我们农村的教育工作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幼儿园幼儿入园率也逐年递增。但是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幼儿园出现了很多由爷爷、奶奶或个别亲戚进行照顾的留守幼儿。以我们大一班为例,留守幼儿以占近一大半达到25人,随之而来便是这些孩子的隔代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在此我们共同探讨与交流。一、班级中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我园的留守幼儿教育现状分析我园现有幼儿440名,留守幼儿240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受惠于国家政策,城镇化建设也着实向前迈了一大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自然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更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常年工作在外,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城里人的美好生活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背井离乡,却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被他们留在老家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社会的关怀,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这个新生的概念解析开始,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尝试指出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就如何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四个方面试图给出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是教育问题。近年来,闽东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呈上涨趋势。基于这一背景,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心理问题等方面,对闽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展开调查。结合地方特点,就改善闽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提出建议,以期践行两会精神,关注留守儿童,实现社会公平,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