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10):64-66
近日,收到湖北武汉邮友付家煌发来的一篇稿子——《30年前的东西南北“四最地名戳”》。文章标题强调的是“四最地名戳”,但通篇读下来真正让作者难忘的,还是在寻戳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素未谋面的热心人。这篇稿子稍长,完全可以独立成文,但编辑斟酌了一番,还是放在了这里。因为戳趣园是集戳者的园地,而每一个喜欢收集邮戳的人,  相似文献   

2.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1,(6):62-66
这一枚枚盖在硬皮笔记本上的建国初期纪念戳,虽然收集方式看上去挺“业余”,欠缺点儿邮味,但在河北保定马天迪老先生的眼中,却弥足宝贵,因为这些戳连结着他的记忆,那些盖在弥足宝贵的青春岁月上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春钓“两戳”(即戳孔和戳茬,与夏秋季戳拱合在一起,是传统钓著名的“三戳”),均属北京地区传统的长竿短线悬钓法。所谓“戳”就是竿尖指向的意思。竿尖指向草眼儿称戳孔,竿尖指向干苇茬空儿叫戳茬。戳孔与戳茬主要都是在早春和仲春进行,突出特点是不打窝采取游击式的走钓。这种见草孔和苇茬空儿就下钩、找鱼钓的方法,独具特色,趣味盎然,效果颇佳。许多时候比春末夏初的垂钓旺季上鱼率还高。在其他季节除非情况特殊,一般极少采用。“两戳”因钓具、季节相同,技法类似,所不同的只是钓场。戳孔是在乍荣草密集的水域进行,而戳茬则是在有上一年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集邮,集邮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每个集邮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什么是集邮,比较容易回答:集邮就是收集与邮政有关的票、封、片、戳的活动。集邮为什么?回答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人而异:有人集邮求知,有人集邮求美,有人集邮怡情,有人集邮延寿,有人集邮求财;我集邮求快乐。最近,龙岩市刻制一枚宣传戳“一人集邮,全家快乐”,把集邮宣传到点子上了,引起许多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5.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8,(3):70-71
每一枚戳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年春节在二月中旬,所以第3期的编辑工作在年前就基本告一段落了,在整理这一期戳趣园的稿子时,发现不少有时效性的戳还是岁末年初的,不过,邮戳记录事件,什么时候都不晚。先给大家奉上一套“大戳”,这是2月16日,也就是正月初一推出的“山东邮政戊戌年春节拜年纪念邮戳”(图1),一套20枚,“大戳”之称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6.
张洪国 《武当》2010,(3):38-40
戳脚的核心要义为,“手为先锋,脚为主帅”。其手法和腿法在戳脚拳中的地位是,“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这一要义使得戳脚有了“手脚并重,突出用腿”的风格特点,也使得戳脚广为流传,被武林中人誉为“北腿之杰”。  相似文献   

7.
河南安阳邮局曾以有框波纹戳盖在台湾来信的邮票上,同时盖用“邮票完好”副戳。但也有误用的,如附图为香港回归日寄安阳实寄封上所贴香港过渡邮票,盖有红色49×18mm有框波纹戳和“邮票完好”戳。推测是邮政人员误以为此封为台湾来信,因为此封贴有台湾常用的航空标签,封背并有寄件人的台湾地址。  相似文献   

8.
一个大坑     
小蒂姆在后院一角正在挖个大坑。他在那儿干了很久,坑挖得又大又深。女邻居透过厨房的窗户观望了一段时间后,打算走出房门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蒂姆,干吗要在院子里挖这么一个大坑?”她问道。蒂姆头也没抬,怒气冲冲地回答:“因为我的鸽子死了,我要把它埋在里面。”女邻居说:“我很难过,蒂姆。不过就一只鸽子,需要挖这么大一个坑吗?”蒂姆答:“当然需要,因为你家那该死的猫也在里面。”  相似文献   

9.
7月13日,由河北邯郸方寸居编印的《丛台戳友》第一期出刊,这是一张以“牡丹”普通邮资片作为载体的明信片邮报, 设“古赵新戳”、“列园佳戳”、“武灵论戳”、“踏雪寻戳”等栏目,邮味浓郁。邮资片与各种戳相映成趣,图文并茂:如《武灵论戳》一文,对邮戳的概念及其沿革的历史的简介,言简意赅,融知识性、资料性为一体,虽为袖珍  相似文献   

10.
他们称那儿是“训练营”,但是当这个世界上最著名、最引人注目的球队来到这个世界著名游览疗养胜地蒙特卡洛后,“训练”和“营地”都不是目的。在奥运会开赛之前,他们到这儿“训练”了六天,实际上是在度一个迷你假期。全队每日的时  相似文献   

11.
张聿军 《集邮博览》2013,(10):37-37
2013年《桃花》特种邮票的发行是集邮爱好者翘首以盼的。为了能够制作出更有价值的《桃花》首日封,大家集思广益,早早着手做着准备。先是沙龙的薛卫东提议由甘肃天水市集邮公司刻制一枚“桃园路”临时日戳,因为天水当地的合作南路以前就叫桃园路。如果有了这枚戳,首日封上戳、票相互呼应那才叫有趣。  相似文献   

12.
读2004年第2期《首见三野“优待作单挂号处理”戳》(下称《戳》文),对于作者的“解读”和“诠释”,笔者实在未敢苟同。这个戳封,笔者认为是一个残损的、撕掉邮票的保价信封。 如何解读保价封上盖用的“优待作单挂号处理”这个邮政副戳?笔者理解:这件保价信函,邮局给予优待,只作为单挂号邮件处理;也就是说,这件部队交寄的保价信函,平信邮资免了,保价费也免了,只要贴用单挂号邮资的邮票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 作为邮政副戳,用语都很明白,一  相似文献   

13.
江树 《集邮博览》2003,(5):34-34
米袋子里能蹦出邮戳来?这是笔者最近遇到的一件新鲜事。说是邮戳,其实只是一枚形似邮戳的检验标记。几天前,笔者在一家粮店购买了一袋黑龙江饶河县生产的“五星湖”牌大米,打开后发现了这张厂家出具的检验合格证。奇怪的是在证上的“生产日期”一栏,厂家加盖了这枚红色的“邮戳”。戳是1996年以前我国邮政部门所使用的双环形戳,中间带字钉框,直径25mm。惟一不同的是戳的下半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孙君毅先生所著《清代邮戳志》第272页编号(39)戳上“四九”数字是车次吗?是否还有“五○”戳呢?为什么这枚戳上除“四九”二字都是英文呢? 河北·马健仁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枚销有三个戳 记的首日实寄片。三个戳 分别是:“黑河市少年邮局 成立纪念”,戳图为正在往 信箱内投信件的女生学; 黑河少年邮局(1)邮政日 戳;“祝贺第三小学被授予 省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宣传戳。据悉,2005年4月6日,黑河 市少年邮局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家少年邮局。  相似文献   

16.
所谓“同图异机”,是指同一个邮资机宣传戳在不同邮资机上的使用。以往正常情况下都是“一戳一机”的配置,但随着国版邮资机宣传戳的出现,“一戳一机”的配置被打破,还有一些意外情况也会导致“同图异机”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改退批条”上的邮戳通常是普通邮政日戳,如图1为四川白沙的腰框戳。图2为上海嘉定的编码戳,多为投递员或“封发分拣”部门所盖。有的邮局,刻有一些表明邮政业务类别的邮戳,所以在改退批条上亦有加盖“投递”戳(图3,吉林延吉),或“封发”戳(图4,浙江绍兴),还有的加盖相应的天干或地支代号戳。如广西南宁戳的下月牙刻有“丙1”(图5),“丙”为函件分拣代号。  相似文献   

18.
去年底收到武汉邮友寄来的印刷品信件,以往信封上加盖有“印刷品”副戳,而该封则加盖“扁平状”副戳,这是“印刷品”的另一种称谓。“印刷品”的另一种称谓@郑利松!浙江常山  相似文献   

19.
集邮九问     
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当读者见到的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时,请不要觉得它有多么简单。因为回答问题的人起码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请看著名集邮家郭润康是如何回答这九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刘学勃,1926出生。北京市戳脚翻子拳研究会会长。刘学勃老家河北,10岁时就拜当地著名老拳师张永和练戳脚、翻子拳、地躺拳,解放后又在著名武术家吴斌楼门下练习戳脚、翻子举、地躺拳及传统器械,受益匪浅。刘学勃说起自己的老师,颇为自豪:“师父擅长九节鞭等软器械,不仅武艺高超,而且武德高尚,所以被北京武林人士送一雅号‘花鞭吴斌楼’。”经过六十余年的苦练,拳艺精湛的刘学勃在多年练武的基础上整理出传统拳及传统器械五十多个套路,并多次向国家献出戳脚、翻子拳、地躺拳和器械的传统套路及理论文字的宝贵资料。从六十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