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什么叫触电? 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叫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伤害通常有多种因素:如一种是电流引起心脏、呼吸道的痉挛、麻痹;另一种是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实际上触电时多种伤害因素是同时发生的。针灸医生给病人针灸有时也会施加额定的微弱电流,但它比引起触电事故的电流要小得多,目的是为了提高针灸医疗的效果,这不是触电。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把不高于36V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有的同学就认为:只要是36V及以下的电压就一定是安全的。其实未必,对人体是否触电主要看流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研究表明,流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对肌体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1)当人体流过交流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2)当人体流过交流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一般来说,10mA以下交流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  相似文献   

3.
触电,是指人体接近或接触到带电体,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闪击或持续性放电电流,造成人体的各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了解触电原因,杜绝触电现象,确保用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触电的形成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不同,触电有以下5种形式:(1)单相触电:人体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时,电流从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入大地。(2)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电流从一相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带电体。(3)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接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带电体和人体之间的空气被击穿,产生电弧。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性质的关系,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性质的关系,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物理课本(乙种本)交流电这一章结束部分,练习三和小实验中出现了接地、触电和零线等概念,引起了学生们对安全用电的注意。例如他们提问:“中性线为什么要接地?”“试电笔接触零线不亮,那么我们用手触碰零线会触电吗?”“多大电压和电流才对人身造成危险?”等等。交流电是中学生学习电流知识的最后一章,让学生懂得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很有必要,这对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培养能力都有益处。用一点时间、联系教材向学生们讲授安全用电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介绍了以下知识:  相似文献   

7.
{~幕摹鑫出彝亘想回顾 1.节日的夜晚,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会用灯泡装点起来,点亮的灯泡映出建筑物的轮廓,显得美丽、壮观.如果发现有个别灯泡不亮,而其他灯泡都正常,说明这些灯泡是_联在电路中的.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l)_;(2)_. 3.家庭电路中,电灯跟开关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联,电视机与饮水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联. 4.单位换算:50 mA二A=卜A,l‘ZA=mA=林A. 5.人触电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的一只手接触线,另一只手接触线,这样,人体、导线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电流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另一种是人的一只手接触_线,另一只手…  相似文献   

8.
一、触电是怎么回事,对人体有什么损伤 人碰到带电的导线,电流就要通过人体这就叫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体的内部组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分  相似文献   

9.
人体触电的主要媒介是血液。即使离开地面,人一样有被电到的可能。血液中的血红素除了携带氧气到全身各处,还含有铁离子,能够传递电流;因此人体一旦接触到电,电流会随着血管,流经全身各处。触电会导致人的心、肺等内脏器官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电流通过人体释放出去时,会产生热能,并可能导致身体烧焦,造成伤亡。人体触电,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电压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而没有引起任何伤害事故的电压 .因此安全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和人体电阻 .下面就此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一、人体允许电流在摆脱电流范围内 ,人体触电以后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而解除触电危险 ,因此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摆脱电流看作人体允许的电流 .在装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 (保安器 )的场合 ,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可按 30 m A考虑 .在空中、水面等可能因电击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 ,人体允许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 5 m A考虑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人体允许电流并不是指人体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