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应该重视选择汉语语法研究中有特色的问题进行某一少数民族汉语语法习得的全面研究;重视选择汉语语法之外的有关汉语四项语言基本能力习得问题,就某一民族进行全面研究;重视少数民族聋人双语、三语教育问题研究;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双语和谐关系的细节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普遍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虽然普遍语法与汉语的描写语法存在差异,但是普遍语法的理论与汉语的描写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句法结构存在着"志同道合"之处.正因为如此,语言学有了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范晓先生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是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第一部专著。作者运用"三个平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汉语语法作了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重视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区别和联系,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也是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代表作,它的出版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由于"淡化"一词的词义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人们对其所致的程度很难把握,甚至有人干脆把它理解为"取消",使得当前初中汉语语法教学陷入混乱之中,直接导致中学生汉语语法知识欠缺、阅读和表达能力下降。其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针对目前初中汉语语法教学的现状,笔者力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找一条适合初中汉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汉语语法知识重新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  相似文献   

5.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现代汉语语法基础内容又不是考试内容,交了也是白白浪费时间。教师们往往重视英语语法教学,却不去注重汉语的语法教学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以后升入高中语文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语法知识部分不多,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了语法教学不作为主要内容。因而出现了教师们往往重视英语语法教学,却不去注重汉语的语法教学了。  相似文献   

6.
闫德胜 《现代语文》2014,(10):46-48
一、小引 汉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透过汉语可以窥探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反之,通过探究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便可揭示汉语词句段篇的语法特点。汉民族是重和谐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恪守着“和为贵”“和衷共济”“天时地利人和”“中庸之道”等行为准则。“汉民族这种和谐心理素质表现在政治生活、民情风俗、日常生活以及语言结构等方面……这种和谐心理素质对汉语的词句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现出汉语的和谐性、词句结构排列的匀称性……而且只有匀称才能和谐。”可见,我们汉民族语言,实质上是和谐汉语。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除传统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两种类型外,还蕴藏着语法双关这一多产的语言修辞现象,但这一语言形式一直未得到重视。从汉语语法结构的模糊性特征出发,分别阐述几种类型的语法双关形式,以再现汉语双关修辞上的多产性和特殊性,同时,从翻译角度对汉语语法双关作探索性讨论。  相似文献   

8.
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不容忽视。本文就新疆职业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语法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改变以往只重视词汇教学,而忽略语法和语言交际技能教学的现状。在职业院校"任务驱动"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使汉语语法教学更加趣味化。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对兼语句的分析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的诞生 ,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创立 ,但由于它模仿拉丁语法、运用其词本位理论分析汉语 ,因此所作的分析有些并不符合汉语的实际情况 ,甚至出现了前后矛盾之处。兼语句在其中的分析就是如此。但是 ,正是这些问题 ,显示了它在语法研究中的价值 ,说明 ,汉语语法研究不能机械模仿西方语法 ,而要从汉语实际情况出发 ;短语和语序在汉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必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链语法(link grammar)是基于语词,利用语链对句法进行剖析。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方便计算机表达和实现。运用链语法对汉语句式一连动式进行分析,凸显链语法在汉语句法解释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引起我国计算语言学界对链语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共处于同一个连续统中,之间不可能有一个分明的界线,重“通”或重“工”的语用功能是分别构式性质的前提。修辞构式必有语法构式的依托,语法构式衍变为修辞构式基于构式词变、义变、式变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构式意义压制的必然后果。修辞构式向新的语法构式的转化是语法类推机制作用的结果,修辞构式有限的能产性磨蚀了构式不可推导性的根基,也成为衍生新的非典型语法构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语块是兼具词汇和语法特征的语言结构,是理想的词汇教学单位。语块在语言习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词汇习得效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本文以语块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来探讨以语块为中心的词汇教学新途径,希望为我国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历时视角考察汉语附加问句的三大基本话语功能,在该句式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情境语义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凸显度和具体内涵。具体表现为:附加问句产生缘起即"概念功能"导向→附加问句主观肯定性增强即"语篇功能"导向→附加问句深度主观化即"人际功能"导向。可见,汉语附加问句不仅语法结构是动态的、浮现的,而且其所具有的话语功能也是动态的、发展的,也会因语言的不断运用而不断变化、发展与丰富。同时,运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考察语法结构的话语功能,有助于更深入地阐释语法结构主观化和语法化进程的功能需求动因。  相似文献   

14.
语法上的“统摄” ,是指一个语法单位同时与几个语法单位发生结构关系 ,即统摄几个平列的语法单位 ;本文论述了统摄的方式、条件和作用 ,与“省略”的异同 ,统摄使用的环境 ,以及统摄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搜集了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羡余现象的实际用例,从古代汉语遗留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对现代汉语某些已经弱化基至脱落的词义进行强化和补充、同义反复、语义变化引起语法结构的调整、追求语音上的变化之奇与和谐之美、言语交际和语用修辞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对其进行动因分析,并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三音节羡余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语音格局角度入手,通过声学实验和统计分析,利用T值公式、停延率公式、音量比公式分别考察位置类型、语法结构和性别类型对普通话双字组声调音高、音长和音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位置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字位置的声调音高要显著高于后字位置的声调音高;语法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宾结构的首音节的音长和音强均比其他语法结构更长、更强;性别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女性发音人双字组后字位置声调音长和音强都要比前字位置更长、更强,而男性发音人双字组前、后位置声调音长和音强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毕节方言中形容词ABB式重叠现象很多,从语法结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等方面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镇安县米粮镇方言的子尾词非常丰富.子尾词有双音节的,也有三音节、四音节的;子尾词有成词、别义、小称等语法意义.研究子尾的语法结构与功能,可以进一步展示镇安米粮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论《金瓶梅词话》的复合动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金瓶梅词话》的复合动词、叠音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等四个问题,就其语法结构、所表语法意义、语法作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抽样分析,归纳出了它们的特点和规律,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中叶动词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特殊结构类型的动词短语,其补语部分语义指向的多样性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徐通锵、黄正德分别从不同的语法理论体系出发,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两者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两者理论基础不同,但是研究的切入点是一致的,即对于动词的语义分析,印证了语义对于不同语法理论体系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然,不同语法理论体系进行语义分析的具体方法各有特色,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