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所谓生态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高中哲学常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在"人与自然关系"教学中,突破传统"人类中心论"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意识到: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是以优美的环境和良性的生态系统作为基础,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作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旨在教育大学生主动承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永续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安排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关乎全世界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和谐发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学习的主题阅读、拓展练习、综合实践等活动中巧妙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全新的德育观。它是  相似文献   

4.
一、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生态道德是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是人类在调节自身活动和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小学生态道德教育”强调将生态道德的教育和保护环境的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少年儿童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基本理念;学会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发展生态化趋势对德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化发展趋势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维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此 ,应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经济道德教育和科技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观、环境价值观 ;经济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生产观和生态消费观 ;科技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吻合,决定了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即旨在教育大学生主动承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怎样科学安排教育内容上,都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全新课题,也是德育教育价值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所谓生态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高中哲学常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在“人与自然关系”教学中,突破传统“人类中心论”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意识到: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是以优美的环境和良性的生态系统作为基础,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作为前提的。 1.在辩证唯物论的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并能自觉运用这一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把它作为辩证唯物论教学的突破口。围绕“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德育新课题: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建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新秩序,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依靠道德的力量,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内容,是21世纪德育的重要主题,树立维护生存环境的道德意识;确立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订立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这一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开发、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维护生存平衡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人类在享受科技所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危机,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缺失,因此,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手段。而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实施多维的生态道德教育以及完善生态环境相关法律体系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包英杰 《文教资料》2008,23(14):108-110
人类进入21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为人类要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就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而要树立这种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我国公民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尤其要对青少年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本文阐述了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加强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的环节,即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意志和环境道德行为。环境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环境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愈来愈显得重要和迫切,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指处理人与生态环境关系上应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促进生态道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生态危机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和自然的关系,并因此产生了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生态道德问题,生态道德教育也因此应运而生。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德育体系,使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教育内容,两者的相辅相成必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生态危机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环境革命,促动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与自然对立的价值观,即受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影响。生态伦理以珍爱、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评价标准。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树立新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新态度,以促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和伦理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加强地理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类要和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系统的客观规律,懂得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要求相一致,对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一、地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地理教育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分布与发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促进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渗透地理道德教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与资源意识,确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是人类发展到 2 1世纪所出现的时代文化 ,其核心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反思的结果。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引发了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这不仅制约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还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 ,关注环境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就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如何实施生态道德教育 ,也就成为地理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任务和要求。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追求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不可避免地遭遇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要拯救人类、拯救地球。必须先从生态道德教育抓起.在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意志和行为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学校环境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生态道德,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水平。历史教育有生态道德教育的潜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可以提高教育成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种形式进行生态道德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培养生态道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要想提高教育效果,必须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应该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加强教师生态科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和进修,改革历史教学的课程标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破坏,严重地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代对德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课题,学校德育面对人类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应发挥其独特功能,把道德教育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中去,树立受教育者的自然道德价值观和生态道德意识,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