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迎年 《考试周刊》2011,(68):46-46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中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的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可见,中职语文课程在学生所学的知识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善。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阐述了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以此引起重视和关注,促进中职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笔者认为:中职生的未来与企业息息相关。在语文职业模块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2009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2009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2011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同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强调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堂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带领学生"语言习得"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因而,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婧 《华章》2010,(36)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适应职教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亟须转变教学观念.本文分析了教学观念落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上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文旭 《现代语文》2011,(9):111-11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要完成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写作能力”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导致其在学生文化课方面并未给予高度重视。中职语文教学成为学校教学环节中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导致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理想。中职学生需要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实际工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重视语文教学,同时更应重视文言文教学。本文探究了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此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促进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实在是刻不容缓。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因此,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继承和弘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诵读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需要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持续的完善。本文在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完善策略进行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以《项链》阅读教学为例,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与论述,旨在有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温雅静 《文教资料》2013,(15):51-52
语文是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语文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文化素养。对于任何阶段任何学校的学生来说,语文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文章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芬 《教育导刊》2010,(1):93-94
教育部新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达成上述任务。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王冉 《考试周刊》2009,(13):218-219
文章阐述了信息素养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的涵义,在分析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在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全面、均衡地"运用语言文字"于"听、说、读、写"活动中,实现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学科素养,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言意兼得,这是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独特之美。下面我就以国标苏教版六年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邵伟 《考试周刊》2011,(88):42-43
中等职业学校理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然而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很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与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本文谈谈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人才需求的变化呼吁人才观的变化,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课程,语文学科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中职语文的核心素养内涵是什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实施的路径有哪些?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感于此,笔者结合《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从四个方面分享对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一、在揣摩品味中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汉语言文化中很有魅力的一点是语言文字有着复杂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