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体态语言和口哨语言等三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言有时会比有声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细致、更形象、更丰富的意义。文章简论体态语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在运用体态语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庞梅 《教育与职业》2007,(12):182-184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体态语言的设计与运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果.文章论述了体态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运用体态语言的基本要求,几种常用的体态语以及进行体态语言训练的方法,指出音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正确的体态语辅助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崔冬梅 《考试周刊》2014,(74):170-170
<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体态语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国人的重视,关于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的研究国内少之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有关体态语研究的文章开始出现在国内一些重要刊物上,人们逐渐认识到体态语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而很多国内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体态语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概念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被称为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文章拟从教师课堂体态语及其功能、教师课堂体态语应遵循的原则、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等方面对小学英语教师课堂体态语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影 《海外英语》2011,(9):345+348
该文对非语言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从定义、特征上进行阐述、分析,并以英语国家的体态语为例,着重分析体态语中的"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与"姿势与动作",期望能引起人们对体态语的重视,通过对英美人们体态动作的观察和了解,运用非语言手段,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一种隐性的力量,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体态语言的功能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明确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期待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和积极运用体态语言,发挥好体态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也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即使在口语,书面语,广义的语言包括声音语(口语)、文学语(书面语)和态势语(体态语)都很发达的情况下,体态语言仍没有失掉其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口语、书面语不能表达、不易表达或表达不清的时候,体态语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体态语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用三种语言,有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体态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体态语言传达态度。成功的教学活动,不仅得益于出色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幼儿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同时应该要有较高的体态语表达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的、积极的体态语有哪些,恰当运用自身的体态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十分重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对于体态语言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口头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体态语言是通过手势、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  相似文献   

10.
孔燕 《考试周刊》2012,(75):74-75
体态语言,也称为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不论是在交际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地使用体态语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效果。因此.体态语是外语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体态语的内涵、特点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类型和作用,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词缀是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红楼梦》是一部充斥着浓浓的口语味道的文学名著,其中很多语言现象都流露出现代汉语口语的痕迹,词缀就是其中的一种。“家”作为词缀古代已有,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红楼梦》的时代有些用法消亡,有些用法依然存在,当然也产生了新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胡文彬的《红楼梦人物谈》从一个新的视角,抓住人物具有个体特性的“情态”,用相对精短的的篇幅,评析了《红楼梦》里60多位人物形象,列举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多样性,揭示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心理活动基础,分析了红楼人物情态与肢体语言相映成趣的关系,阐明了红楼人物情态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为《红楼梦》人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54-1955年,在全国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运动中,《文艺学习》刊发了社论、读者来信来稿综述、红楼梦人物杂谈、文艺学习座谈等栏目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立场、目的、语言诸方面表现出《文艺学习》对《红楼梦》研究批判的主要特点,从中亦可得到当时关于《红楼梦》阅读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红楼梦》中的双关,探索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指出汉字符号的能指,所指,以及它们的关联——意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文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这部奇书,读不厌,想不透,论不尽,说不完,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为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红楼梦》的人物和故事,有的人严肃认真地讲述,有的人只是"戏说",还有的人"恶搞"。但是,通过口语、文字、说唱、图像、戏剧、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红楼梦》得到极其广泛、极其深入的传播。《红楼梦》的哲学不是理性哲学,而是悟性哲学,属于艺术家哲学。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的叙事既是写实的,也是诗意和象征的。《红楼梦》荒诞叙事,寓示着作者对生命荒诞感的诗性体验,主要表现在语言层面和意味层面。探析《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具有文化意义、哲学价值和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鼓词》是《红楼梦》的民间通俗文学改编作品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其创作者、接受者来自民间,正是基于平民审美与需求的原因,使得《红楼梦鼓词》在创作视角、创作风格、创作意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平民化倾向。平民化的改编具体体现在选材立意、语言风格、内容情节等多个方面,这种符合平民审美的再创造也成就了《红楼梦鼓词》在民间讲唱文学这一艺术形式中经久不衰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也"、"就"、"又"这些起到语用标记的词在文章脉络发展,反映人类对话语控制,体现人类元语用意识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类对自己的话语会进行有意识地监控,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交流沟通,让听话人明白自己的目的、态度,而这种元语用意识就通过这些小品词体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作家介入《红楼梦》的研究已构成“红学”研究的一道风景和争论热点,但就学术层面和具体的操作范式而言,“作家红学”也与专业领域内的研究者一样,其特点与成就各异,但无论是偏重于客观冷静的考据探佚或是原型索隐,还是着眼于主观玄思的《红楼梦》文本赏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诠释过度的通弊。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区别古今中外小说名著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中包含令人深思的哲理,思想上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是《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和谐统一的"融合剂",非佛而不佞道是《红楼梦》的辩证法思想之重点。《红楼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鲜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