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年来,在新闻报道领域,政法报道异军突起。它被当成许多媒体争夺读者眼球的制胜法宝,占据了大量的版面。然而,就在政法新闻大战烽烟四起的同时,政法报道所引发的新闻官司和违规现象也不断增多。要想杜绝和减少因政法报道带来的“麻烦”,在政法报道中,必须绕开如下10大“雷区”。  相似文献   

2.
浙江的《台州日报》6月21日2版刊登了目击新闻《令人气愤的“二道贩子”》和评论《要严肃处理“菜霸”》,群众争相阅读,反响强烈。有的说:“这是一篇切中时弊的好报道,它道出了我们三门县城2万名消费者的共同呼声。”有的说:“这篇报道不但为群众说了话,同时也给我们这些菜市场的管理人员壮了胆。”有的说;“我们衷心希望党报今后多登一些这样的报道。”群众为什么如此关心“菜篮子”新闻呢?因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菜篮子”。“菜篮子”最能反映千家万户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罗华山 《新闻窗》2013,(3):32-33
政法新闻是报纸版面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以特有的宽泛性和强大的社会关联性而受到读者关注;政法新闻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影响和民众情绪。许多新闻记者都十分乐意到出新闻的政法战线采写新闻,因为这个领域的稿件读者众多,也容易出名,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带来方方面面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因此,如何把握好政法新闻的"度",便显得十分重要。总的来说,新闻价值是报道选题的标准。判断政法新闻的价值高低,不仅要看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显著性、鲜活性、贴近性和可读性,还要看新闻事实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4.
覃华 《新闻传播》2006,(8):58-58
由于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使新闻的定义也有了新的发展新闻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发展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由事后传播发展为事中传播,广电媒体的新闻时效性得到最有力的表现。面对广电、网站等电子媒体在新闻时效性上的激烈竞争,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应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报纸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报纸     
《新闻实践》2005,(12):61-62
浙报集团邀请宋建武教授作专题讲座;省级媒体集中报道吴朝阳事迹;金华日报举行《新闻三秒区》百期座谈会;宁波日报组织市民“重点工程之旅”活动;都市快报“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受好评……  相似文献   

6.
政法报道在各地的晚报上几乎天天都有,而且数量和篇幅都有与日俱增的趋势。晚报大量登载政法类社会新闻的目的十分明显:增加报刊趣味性、可读性,最大限度地扩大读者群。然而,由于“主旋律”意识不够,部分政法报道的选材、格调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政法报道的编辑、记者的全局意识也亟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搞好政法类新闻宣传,对于鼓舞政法干警的斗志,打击各种犯罪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政法类新闻宣传,必须把握一定的“量”和“度”,选准报道的切入“点”。如果不加选择地一味报道各类案例,那么,宣传的社会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
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设计、决策和组织手段,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大到一张报纸、一个台的风格定位、宗旨确立、受众定位、栏目设置,小到单个报道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政法新闻在报道社会热点新闻、突发事件,其社会的受众较多,提高政法新闻的可读性一个办法就是随警作战,增强读者亲身体验的感觉,然而在政法报道中往往都是带有血腥、暴力等负面的新闻素材出现,所以说如何在政法报道中增强人性关怀,让政法报道充满人情味是增强可读性的一个方向。在对罪犯指责的同时,政法报道更应该关注罪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深刻挖掘出罪犯背后来自多方面的社会根源,才是政法报道的归宿和真谛。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闻事业和媒体产业起点的纸质媒体——报纸的从业者来说,一直接受着新闻教科书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由此派生的诸如“新、短、快、活、强”等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新闻观点的教化,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坚定不移地将其演绎、升华。然而,当第二、第三、第四媒体崛起,人们能够从网络上迅速获知当天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而这在许多报纸来说往往是次日的内容时,  相似文献   

11.
教辅报重拾报纸功能,并非一定要办成如大报一般的“新闻纸”。其“教辅”、“学辅”功能仍可保留,知识性、适用性、趣味性仍应具备,只是“报道新闻”应成为基本功能,新闻性应成为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2.
盖旭辉 《军事记者》2004,(12):53-54
军事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用摄影的手段形象化地报道军事新闻。因此,军事新闻摄影应该以颂扬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用富有鲜明军事特色的作品和具有浓烈“军味”的军营生活,反映广大官兵的时代风貌,弘扬主旋律。这种体现“军味”的新闻摄影作品,要牢牢把握人民军队的宗旨和本质,代表先进化前进方向,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入,  相似文献   

13.
汤集安 《声屏世界》2005,(12):39-40
作为湖南新闻界唯一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殊荣的长沙电视政法频道《方圆之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讲法》是一档以“讲述故事、解读法律”为宗旨,集新闻、专题于一体的日播型法律类综合栏目。整个栏目时长60分钟.分为《连环话》《重头戏》、人物访谈《有请当事人》三个主要板块。目前,政法频道的收视率一直稳居省会14个电视媒体的前三甲,  相似文献   

14.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声报纸』——报纸多媒体化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13日,地处“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合肥晚报》与中科大讯飞公司联手,在全国第一次以“有声报纸”的概念,让读者以语音的形式来接收报纸的新闻。从这一天开始,“有声报纸”客户端被放在合肥报业网(www.hf365.com)首页显著位置。读者只要下载这个客户端,鼠标点中的新闻将会自动通过电脑的麦克风播放。网民还可选择男声、女声和背景音乐。《合肥晚报》“有声报纸”的宣传口号是:“最便捷的听报服务,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最轻松的娱乐方式.最新鲜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中文  南长森 《今传媒》2004,(Z1):47-48
从 “ 图 文 并 重 ”到 “ 图 文 相联”,中国新闻摄影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迎来了“读图时代”,成为世界新闻摄影华文图片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如《人民日报》的华东版、《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华商报》等在报业竞争中以其新闻摄影的独特创新而名声大震。尤以《人民日报》华东版、《华商报》引领世界华文报纸新时尚,正如许必华所言,《华商报》摄影报道“对世界报业、对新闻照片运用的潮流把握得比较准确”。其他一些党报、晚报、都市报也不甘落后,共同演绎了中国主流…  相似文献   

17.
李灿 《新闻知识》2000,(8):28-29
从今年 3月 1日起 ,深圳商报又一次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版。在版面安排、栏目设置 ,乃至办报风格等方面 ,都进行了较大调整 ,使改版后的深圳商报焕然一新。充分展现了它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的特色。一、加大经济报道力度 ,凸现经济特色深圳商报这次改版 ,最“出彩”的是经济新闻板块。经济报道不仅在版面布局上占据优势 ,而且内容上强化了软、活性 ,把生涩、沉闷的经济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在版面布局上 ,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有 6个版的“商报经济”、“社会经济新闻”和“商报股经”,另有每天的要闻、综合新闻、焦点新闻、理论探索等…  相似文献   

18.
报纸新闻应注重回答“Why”和“How”──分析栓新闻、冰点新闻和深度报道断想中国青年报记者毛浩新闻有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这是常识,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六要素俱全,这也是常识。其中最有理由省略的是“why”(为什么)和“how”(...  相似文献   

19.
出版物中三兄弟,书龄最大,刊龄居中,由杂志中析出的报纸,年纪最轻。三兄弟性格各异,老大和老三处于两极,老二不温不火,性格持中,居于大哥与小弟之间。就传播速度而言,报纸最快,杂志次之,书籍最慢。传播快的,最直用于报道新闻事件,以便让读者及时了解天下时局,所以报纸又叫“新闻纸”。杂志不能像报纸那样迅速地传播新闻,但它能完整地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趋势,让人们有个思想准备。由于传播速度相对慢一些,杂志的内容不像“新闻纸”那么纯,除了刊登新闻,主要用于刊登杂七杂八的内容。两者相较,报纸以“新”取胜,杂…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世界杯的报道,媒体无不倾其资源,力求在报道这一最吸引眼球的新闻事件进程中,彰显自已的实力和影响力,可谓争奇斗艳,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电视与网络媒体在迅速和商观欣赏性方面,广播、短信、手机报在快捷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博客与世界杯也在“邂逅”中一见钟情,“名人”、“草根”各显身手。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如何在这个数字时代抓住读者群?世界杯开赛以后,许多媒体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