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2009年12月20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沙龙联合研讨活动在东五楼《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会议室举行。研讨主题是《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主讲人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本次活动由哲学系系主任张廷国教授担纲主持。参与者包括哲学系、法学院、社会学系、中文系、历史所、外语学院、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性别中心东五楼302室,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妇女胜别学科发展网"性别与传媒"子网络主办了一场跨学科的论坛。论坛主题为《女性主义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所《哲学动态》编辑部副编审强乃社,主持人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张廷国教授,参加研讨的有来自哲学系、中文系、建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的老师和硕士博士生。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6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在东五楼302室进行第八次跨学科论坛"非实体实在论",主讲人为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赵国求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陈刚教授,论坛还特别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校党委副书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21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第三期在东五楼302室(《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举行,论坛议题为《工程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主讲人为我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王晓鸣教授和浙江大学哲学系丛杭青教授.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2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第一期在东五楼302室举行。跨学科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共同承办。本次论坛议题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论坛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者副教授黄栋,主持人是经济学院宋德勇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柳朝晖教授及公共管理学院王冰副教授担当了本次论坛点评人。校长李培根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学报主编欧阳康教授,能源专家郑楚光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刘建平教授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哲学系、公管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控系等单位的近30名教师学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6.
2013年01月19日上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举行。该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承担。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社会性别研究的学术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组织了“社会性别研究之科研、行动与教育”研讨与培训系列活动,邀请到国内该领域的知名学者来中心做学术报告。2007年12月1-2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王金玲教授主持,报告侧重性别社会学的科研与教学结合,研讨性别社会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前沿论争以及将研究纳入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7日至18日,应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的诚挚邀请,台湾大学林火旺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于百忙之中先后来到哲学系,开展了以《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为主题的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授课与讲座。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29日下午两点半,学术界期待已久的海峡两岸第三次哲学高端对话在华中科技大学八号楼会议厅如期举行。参与这次对话的学者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欧阳康教授,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专家、新批判主义的提倡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台湾慈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的著名后新儒学大师林安梧教授。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15日,北京社科院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应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邀请,专程来我系进行有关《诠释学与文本诠释》的授课。这门课程是哲学系申请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一部分。此次邀请洪汉鼎先生授课,旨在积极贯彻我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研究生课程的方针,促进学术交流,切实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洪汉鼎先生师从于贺麟教授、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妇女史研究的发展与传统史学的关系,分析社会性别理论的提出和运用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启示,论证了性别维度的引入丰富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多角度跨学科性别理论赋予了历史研究新视角和新方法,认为社会性别理论对传统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妇女史研究的发展与传统史学的关系,分析社会性别理论的提出和运用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启示,论证了性别维度的引入丰富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多角度跨学科性别理论赋予了历史研究新视角和新方法,认为社会性别理论对传统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校理论战线》杂志主办,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承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质及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市召开。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仰海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郝立新教授、臧峰宇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阎孟伟教授,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刘森林教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14.
当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来自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一系列的现实挑战,探索体现跨学科研究成果和规律的高校德育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运用小组工作观念关注和改善女大学生性别认同问题可以更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性别心理。  相似文献   

15.
“克隆转忆人”是韩东屏教授在其新著《克隆转忆人:供人类思考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中所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2005年9月1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由湖北省伦理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承办的“克隆转忆人专题论辩会”即是针对这一具体命题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28-29日,"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的国际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理事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以加强文化与文明之间对话理解为旨归  相似文献   

17.
韩东屏.男.1954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哲学研究所,分配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近20年,2001年调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现任教授、人文学院价值哲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6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中国伦理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8.
从2010年12月6-22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举办了系列国际学术讲座。这是哲学系响应学校实施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提高哲学系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完善课程建设体系,提升研究水准。  相似文献   

19.
2010年9月9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组委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张培刚基金。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期跨学科论坛《科学谋划低碳之路——低碳经济热潮中的冷静思考》在校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别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讨论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既看到中西方思想观念的不同影响,又审视本土文化中因社会转型与传统根深蒂固的惯习的冲突而产生的纠结。在学理上,它牵涉哲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文学的理解层面,同时又关乎我们生活世界的日常经理的解释,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跨学科的问题。本组笔谈即是一组多学科的对话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