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刘鸿训在明末中朝交往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末年,后金实力异军突起,在东北与明朝展开激烈的争夺,并一度控制了这一地区,导致明朝与朝鲜传统贡路的阻断。为联络朝鲜共同抗击后金,明朝派遣刘鸿训出使朝鲜,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开启了中朝海上交通的航线,为明末中朝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后金时期(1616-1635年),随着女真的逐渐强大,一部分蒙古人经由不同的途径为后金所获得。后金按照八旗的基本形式组织这部分蒙古人。与蒙古人投附的多少相适应,后金按八旗游牧蒙古、八旗蒙古、蒙古二旗、蒙古八旗等形式次第来组织他们。蒙古八旗的形成过程贯穿整个后金时期,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时期蒙古八旗的形成阶段,对八旗游牧蒙古概况,八旗蒙古形成时间,以及后金曾设立的喀尔喀、兀鲁特两个蒙古旗的组成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在明朝、后金之间广宁之战中所推行的先内后外的错误方针,指出林丹汗对此役的敷衍态度及拙劣表现,是他最后导致败亡悲剧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法典》诞生前的政治形势是:一方面钦察罕国灭亡后,约经百年,到了十七世纪初,沙俄政府的军队便越过乌拉尔山,向蒙古地方展开了侵略扩张活动,另一方面,于1616年在我国东北地方兴起了女真族,建立了后金政权(后改为清),开始向明朝进攻。明、蒙联合抵御后金而失败,到了1636年,林丹合罕的中央政权倒台,漠南蒙古十六部四七九旗归顺了清朝。这使明、清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清兵入关造成了有利的条件。名义上的蒙古共主林丹合罕的中央政权倒台后,蒙古民族的政治重心转移到了卫拉特的准格尔部、准格尔部首领巴图尔洪  相似文献   

5.
与以往王朝不同,由于地域联系和自身的族群特征,满族从建立后金到清统一全国,满蒙联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清进军新疆过程中,更是与北方蒙古各部的支持分不开。清政府统一新疆后,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局势,既要制约南疆,又要防御北面沙俄的侵扰,加上情感和宗教因素,采取了"重北轻南"政策。  相似文献   

6.
旅顺是海路咽喉,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明与后金为争夺旅顺进行了反复较量,最终以后金的胜利而告终。后金占据旅顺,解除了后顾之忧,并在军事上取得了主动权;明朝丧失了旅顺,使第二战线失去了基本保证,在军事上陷入极大的被动。  相似文献   

7.
“俄木布事件”是后金统治者制造的冤案。归化城土默特蒙古经济及政教中心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满洲王朝贯彻实施其“并蒙古以敌明朝”之既定国策的必争之地。故而满洲统治者借俄木布违反贸易禁令之机,清除俺答后裔的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8.
萨尔浒战争     
一六一九年明、后金之间发生的萨尔浒战争,是明朝中央政权和后金地方割据政权争夺东北地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是明朝汉族地主阶级同女真族奴隶主阶级之间的一场搏斗。它不但直接改变了东北地区的力量对比,促进了明朝的复亡,使满州贵族以少数民族上层的资格联合汉族地主阶级及蒙族贵族登上中央政权的宝座,而且成为中外战争史上战役上以少敌众,战斗中以众击少,各个击破,取得全胜的著名战例。明朝对女真族各部“以夷治夷”“分而散之”的政策,由于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政权的勃兴而趋于瓦解。从建州左卫中掘起的后金不但讨平了建州、东海窝集、虎尔哈各  相似文献   

9.
旅顺是海路咽喉,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明与后金为争夺旅顺进行了反复较量,最终以后金的胜利而告终。明朝失去旅顺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兵力部署上,重山海轻沿海;重皮岛轻旅顺;二是明军内部矛盾重重,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三是后金开始装备有战船和火炮,使明军独具的优势日渐丧失。  相似文献   

10.
在明与后金的诸多战役中,明连连败退,惟宁远一仗以后金失败明朝胜利而告结束。此胜固然与后金政治军事上的错误及宁远军民的奋力抵抗有关,但也不能忽略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前兵部尚书兼辽东经略孙承宗的作用。孙承宗在宁远战前整顿辽东防务的过程中,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他力排众议,议守关外,确定主守宁远,并任用干才修筑宁远城池,建立宁锦防线,为宁远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朝鲜与明朝的交通,分陆道与海道两路,二者的或废或兴,与明朝在辽东的经营及后金势力的兴起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就明末海上通路的启用与演变问题作出考察,并探讨其对这一时期的明与朝鲜关系与交往的重要作用及影响.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一、后金的勃兴与海路交通的重启朝鲜与明朝的交通,很长时间主要是走陆道,海道的启用多是在非常时期的陆上通路受阻情形下不得已而为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金陵(今南京)为都城,十一月即派遣玺郎契期到高丽,赐予玺书和纱罗,因  相似文献   

12.
明朝末年,随着明王朝的日益衰落,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族兴起于东北,并于万历四十四年建立金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结束了对明王朝的臣属关系,打响了夺取辽东地区的大规模战争。明金战争是在清王朝建立前,明王朝与后金政权之间的生死搏斗。作为战争双方,明朝是为了消灭新兴的后金政权,恢复其对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旧有统治,而后金国则是为了摆脱明朝的统治和压迫,建立自己独立的政权,与明朝分庭抗礼,并从明朝手中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209页写道:清朝把全国分为18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域和内蒙古等盟旗”。按文中“内蒙古等盟旗”字面意思理解,应是有若干非省级行政区域“盟旗”,而内蒙古是其中之一。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蒙古在明末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支,其中漠南蒙古即为内蒙古。内蒙古为元朝皇室宗族后裔居住之地,其内部又分为若干部,如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鄂尔多斯部等。各部互不统属,矛盾重重,征战不休。明代后期,满洲崛起于东北,建立后金政权,为展开对明朝的进攻,采取东联朝鲜,西结蒙古的方针,对蒙古各部采…  相似文献   

14.
旅顺是海路咽喉、京津门户 ,在明初统一东北的战争和明朝防倭援朝战争中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明末 ,明与后金为争夺旅顺进行过反复而激烈的较量 ;清朝前期 ,旅顺水师营的兴衰反映了辽东海防建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从洪武到万历初年,明朝政府统治下的辽东基本上是安定的.但是,到万历后期,努尔哈赤在建州崛起,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此后,后金与明朝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后金步步进取,明军节节败绩.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金与明对峙的局面形成.明失辽东的原因很多,就其内因,主要是明王朝的腐败.而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东林党与浙、齐、楚等党的斗争也影响着辽东战局.对此,明末清初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16.
满蒙联姻是清廷对蒙一系列政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从后金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清皇室联姻对象遍及蒙古各部。从清统治者角度来讲,满蒙联姻对于笼络蒙古上层王公台吉,稳固满蒙联盟,治理和维护清朝北部边疆的稳定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也对此给予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但是,满蒙联姻在推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事件,土默特和硕额驸谋害格格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笔者就以该事件作为中心,通过分析乾隆帝谕旨内容,浅析该事件发生的情形、审理过程及处理方法和结果、政治婚姻与感情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等问题,探讨其对清朝满蒙联姻政策和北部边疆治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代开国之初,努尔哈赤在与明朝进行军事较量的主战场之外,在思想舆论上也公开质疑明朝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努尔哈赤宣扬天命正统观,以证明其反明行动合乎天意,所建政权具有合法性。这一观念对统一女真各部和与明争夺辽东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由于其思想观念的僵化也对后金政治产生了消极影响。继努尔哈赤而登基的皇太极,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在宣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皆受天命保佑观念的同时,更加重视得道者天命佑之、失德者天命弃之的正统观,积极奉行德政。皇太极最终完成了后金政权意识形态与儒家思想文化的链接,为其最终获得以"道统"为标志的文化象征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普遍注意到了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的关系,然对与女真族兴起的关系却关注不够。事实上,明末东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促使女真族内部相互攻掠,建州女真乘机兴起。灾荒也成为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因素之一;政策失误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亦使进入辽东的后金陷入困境。皇太极统治时期灾害不断,他除了调整政策、发挥八旗的作用、逼迫朝鲜提供经济支持,便是大规模掠夺明朝,既削弱了对方,也有助于渐渡危困。但无论明朝灭亡抑或女真族兴起,自然灾害的作用皆视乎王朝政治与人类社会基本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元1618年,满洲族的杰出领袖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攻取抚顺、河清二堡,揭开了后金与明朝战争的序幕。次年,在萨尔浒之战中,后金一鼓击败明军的四路围攻,争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公元1621年,后金以锐不可当之势,连下沈阳、辽阳等辽东七十余城。第二年,后金又乘胜进兵,攻取广宁,迫使明兵遁逃入关。从公元1618年到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统帅着八旗劲旅,所向披靡,打得明军一败涂地,在短短的  相似文献   

20.
清朝代替明朝而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蒙古问题,而蒙古从明朝统治下转入清朝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问题。本文拟就女真与蒙古在经济领域的利害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