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标语口号     
朱自清  潇柠 《出版参考》2004,(12):37-37
许多人讨厌标语口号,笔者也是一个。可是从北伐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标语口号一直流行着;虽然小有盛衰,可是一直流行着。现在标语口号是显然又盛起来了。这值得我们想想,为什么会如此呢?是一般人爱起哄吗?还是标语口号的确有用,非用不可呢?  相似文献   

2.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口号一直鼓励着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并且此口号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首次提出此口号的袁庚本人.深圳蛇口工业区微波山下这块矗立了廿几载的标语略显陈旧,但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却是持久和崭新的.  相似文献   

3.
关捷 《今传媒》2007,(1):52-53
孙雨田是个爱书如命的人.可是,很多他想要的好书在书店里买不到.什么时候,一点鼠标就能买到所需要的书呢?多少年来,他一直痴痴地做着这个梦.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市化”的口号 ,现在喊得很响。琢磨这“城市化” ,大抵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有市民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这是好事。可是 ,另一种潜在的“城市化”倾向 ,就很有些不妙了。某地一家晚报 ,日发行量突破了百万大关 ,令人称羡。几天前与该报一位负责发行的朋友闲聊时 ,才知道发行量还有“有效”与“无效”之分 ,我可是一直以为报纸的期发行量越高、发行范围越大越好哩 !什么是“无效发行量”呢 ?说白了 ,就是面向农村和辐射省外的那部分。因为报纸从印刷成本来考虑 ,多卖一张就多亏一张 ,所以报纸得靠广告“养”着 ,而报纸发往本地农…  相似文献   

5.
侯丽波 《东南传播》2012,(3):104-106
标语口号在中国的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标语口号因其自身独有的特性,仍活跃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之上。标语口号之所以经久不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主要是因为它发挥着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在新时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  相似文献   

6.
"干预生活"曾是1956-1957年流行的一个创作口号,反右后被一些批评家指为修正主义理论,变成"揭露生活阴暗面"、"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同义语.并且认为这股理论,创作"逆流"的肇始者是<人民文学>编者秦兆阳等人.然而历史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7.
现在流行畅销书排行榜,这样的畅销书榜单,到底是由谁决定的呢?不是由所有买书的读者共同决定的吗?按道理,这样的推测应该没错,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8.
孙欣 《新闻传播》2012,(2):42-43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分析了宁波市户外公益性标语口号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对标语口号规范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99-101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报中出现的大量的标语口号(包括语录),是版面编辑的重要元素,其主要作用在于鼓动苏区民众、配合版面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可以看做是苏区标语传播在办报中的延续。这些标语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其传播效果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打开汉珍数字图书公司的网页,"引领西文原版知识,开发华文原创内容"跃入眼帘,这句话有使命感、有企图心,是过去式,也是现在式.它不仅是精神标语、企业口号,更是对这个行事低调、默默耕耘的事业体做了最具体的诠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数字天地.  相似文献   

11.
李晓晔 《传媒》2002,(10):14-17
《故事会》是一本小刊物,32开,骑马钉,与当下国内流行的“国际版”大异其趣。它的编辑部也非常小,从创刊到现在,编辑部人员一直维持在10个左右。为什么不改成大开本呢?《故事会》的编辑们笑答:因为我们所做的只是小草的事业,默默生长,却满眼青绿,装点着老百姓的视野。然而,《故事会》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4000多年,可是现在国家档案馆馆藏较为完整齐全的档案史料仅始于清1616年,也就是说,有档可查的历史不到400年,档案到哪里去了呢?如何收集呢?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标语研究要继续深化,单一的研究方法要克服。未来的标语研究要加大动员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对比研究,权威评价与民众评价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标语口号的现实调适方式研究。研究方法要拓展,可以采用社会学等理论方法进行深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他,好接近么?高处可是不胜寒.去江西画报社采访郭佳胜的路上,我一直嘀咕……门,静静地合着.人出差去了.  相似文献   

15.
标语“从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良标语,态度生冷横硬,语句粗劣不雅;不良标语,违反民本思想,伤害民众感情。中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盛产标语口号,而对待不良标语的态度,是这个国家精神自省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去年12月份在本乡邮电所订了一份《新闻采编》刊物,用于自学新闻写作。可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我今天盼明天,明天盼后天,一直盼到8月份才收到第一期杂志,而这本杂志的第二页上清楚写着“双月刊”,为啥在8月份才收到第一期呢?而第二期第三期又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17.
郑立柱 《兰台世界》2012,(10):53-54
标语是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抗日战争时期,标语遍布华北根据地的农村墙壁,成为老百姓的指路明灯,动员民众踊跃支前、参军参战的强大武器。一、街头标语的创作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村村墙上写满了街头标语。当时的农民,这样形容抗日根据  相似文献   

18.
伍振 《报林求索》2009,(1):22-23
<正>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式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从标语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时代的变迁。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标语文化"嬗变的30年。  相似文献   

19.
不良的标语口号已经成了人所共笑、人所共愤的公敌。但中国未来的政策宣传,也许还需要标语,标语无罪,但以“从良”为上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桂林市与全国各地一样经受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而政治运动过后的桂林,就像大海退潮后在沙滩上留下一些贝壳,现在的桂林农村的一些旧房的墙上留下了大量的口号标语,这些标语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的特征而成为特殊年代的缩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为留下这些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