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书的是写书的人,读书的是读书的人,这话等于没说。但要做一个真正写书的人和真正读书的人,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幼时读书,对书很崇拜,至于某一天会见到写书的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书给了我们道理和知识,书陪伴着我们长大;我们长大了,对书的看法却慢慢改变了。 首先知道了书有好书和坏书,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些书是有些人为了赚钱专门把人朝坏路上引的。如果不是坏书,还可以把它分成若干档次,评论某某书是有档次或无档次的书。 其次是认识了一些写书的人。大学里的教授大多用讲义编成书,又拿书当讲义,书仿佛成了一个过滤器,把前人的学识思想和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加在一起,滤出的精华就是书。有时候看着一些教授斑白的头发  相似文献   

2.
宗璞 《辅导员》2012,(Z1):38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  相似文献   

3.
为何读书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常人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古代学者求学是为了自己,如今的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别人。然而其言本意应为:古代学者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品德;而如今的学者读书却是为了使自己有一个知识渊博的外表炫耀给别人。仔细想想,我们究竟为何而读书呢?我想目的有三: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固然是为了求知,为了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读好书,把读书当成一件受益终生的事对待。书中的知识岂止千千万,要想尽入囊中似乎有些不可能。但博学正需要多读书,即便有些书中之理一时无法顿悟,…  相似文献   

4.
正记得我在学校里读书时,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在阅读课外书时,我也在阅读各类书。你们读过的书,时间一久,印象渐渐淡了,模糊了,到后来几乎淡忘,读了等于不读。我不是这样,书读得越多,知识的积累越丰富。为什么?你们读书不做笔记,读过就算;我读书都做笔记,所以与你们不同。做笔记是麻烦的,但做笔记有它的好处,要做笔记,不是把书看完了就算了,还得想想有什么可记的。这一想,就比不想要看得深些,也  相似文献   

5.
李苏 《高中生》2012,(9):50
读书本来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高中生学习知识的必经途径。但是在高中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现在越来越不想读书,认为学习是一件极其令人厌烦的事。还有的学生虽然也想搞好学习,但是一拿起书就想睡觉,而只要不看书,干别的事马上劲头十足,为此自己也感到苦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办法解决呢?  相似文献   

6.
李苏 《高中生》2012,(3):50-50
读书本来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高中生学习知识的必经途径。但是在高中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现在越来越不想读书,认为学习是一件极其令人厌烦的事。还有的学生虽然也想搞好学习,但是一拿起书就想睡觉,而只要不看书,干别的事马上劲头十足,为此自己也感到苦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办法解决呢?  相似文献   

7.
读书本来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是在学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现在越来越不想读书,认为学习是一件极其厌烦的事,还有的学生虽然也想搞好学习,但是一拿起书就想睡觉,而只要不看书,干别的事马上劲头十足,为此自己也感到苦恼。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  相似文献   

8.
我生来惧怕黑夜,为了逃避黑夜,我从小学会了读大部大部的书。读书成了我命定的一种生存方式,逃避苦难和惩罚的方式。然而,近年来我对读书产生了一种异样的不祥感觉,有些书读着你就感到自己不是在学习、在享受,而是在受惩罚。所谓“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现在感想起来似乎有点茫然。  相似文献   

9.
我读了些书,但并不多,其中有些书至今没有读懂;我教了四十二年书,有些进步,但许多课上得很不理想。如果说我今天还算有一点收获的话,那主要得益于思考。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意思是说,人是脆弱的,但会思想,这大约是人与其他物类最本质的区别。我喜欢想,什么都想:想社会,想人生;想历史,想将来;想语文教育,想青年一代;想国计民生,想世间百态……有时真有点“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味道。凭着知识分子的良知,我决定:自己做不到的事,决不向别人提要求,自己想讲的话勇敢地讲出来。我就是我,决不做别人的传声筒,决不干违背良心…  相似文献   

10.
我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想读书对于我以及所有像我一样想活得更好一些的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就像吃饭和喝水一样必需。我读书的目的很自私,不是要把自己变得多么高尚,而是要使自己活得更明白、更好、更愉快一些。因此,我读一些我爱读并能使我快乐的书。如果读书是为了改变什么什么,或为了贡献什么什么,我宁肯不读。否则累  相似文献   

11.
一君:爸爸今天给三百多名校长和老师讲读书方面的事,想到很多,也想与你分享。有句名言叫作"宁愿一无所有,只要有书陪伴;假如没有书,做个帝王也不要"。爸爸觉得自己非常富有,因为爸爸的书房里有那么多  相似文献   

12.
喜欢读书     
正工作之余,让我感到快乐而又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读书了。因为我觉得,读书,不仅是为了消遣,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增加一些新知。许多工作中不涉及到或者完全不了解的理论知识,往往都能够在不断的读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认识和获得,既得到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读书,它有益于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每当夜深人静,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我常常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书会带着我到处遨游,漫步广阔而无边的世界。除了书中  相似文献   

13.
在这里 ,我想和青少年朋友谈一些创作的甘苦 ,或许能给热爱文学创作的青少年朋友们一些启发。悟回想自己所走过的路 ,我认为关键在一个“悟”字。一是读书中要有悟。有些人一辈子读了很多书 ,走路、吃饭、坐车都在看 ,且在书上划了许多红杠杠 ,然而他只限于读 ,只限于了解 ,只限于看热闹 ,站在书中而没有跳出书外 ,书越读越厚 ,而不是越读越薄。这样 ,也就读不出文章的精髓 ,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 ,更别说解读作者的密码了。我认为一般的书可速读、泛读 ,了解一下就行了 ,但优秀的书 ,尤其是自己觉得有帮助、有用的书 ,一定要精读 ,反复咀嚼 ,…  相似文献   

14.
这样读书     
在心情十分放松的情况下,和三五位朋友一起聊书,未尝不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在朋友口中,我会发现一些自己希望读到的书,再有目的地去借、去买、去寻觅,似乎就多了许多渴望的动力。同理,是爱读书的朋友,也可以从我这里获得。我们转着圈地收获。久而久之,从聊“读什么书”,演变成“不要读什么书”。至少“现在不要读什么书”,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书籍如云,不懂得放弃就不会得到最佳。慢慢地,在“读什么书”中,又有了“如何读什么书”的话题,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比如读小说和读论文,决不是一种读法。当然这个“读法”不仅指读书的姿态,重要的是读书的心境。闲适或紧张,轻松或深沉可大不一样。很快,先把书分成几类,又是一种读书方式。分类既不是按题材,也不是按体裁,而是按“读法”。“显读”是一类———这是从“显学”“隐学”之分调侃来的。被显读的是博得洛阳纸贵、媒体热炒的。不要追“显读”,就是不必随社会上一窝蜂地读什么书。但是也不必刻意追求“隐读”,因为有的书大家都不读自有道理。“孤读”和“佐读”是一类———就是读一本书和就一个话题读几本书。在享受读书中,“孤读”是初级阶段,“佐读”才小康。“佐读”可以就一个话题读几本相近的书,也可以读观点...  相似文献   

15.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这是欧阳修的名言。说世上有些书自己肯定还没读过,在图书出版还太发达的时代,对于自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的欧阳修来说,这应该算是比较谦虚的话。欧阳修在做主考官的时候,读到一篇《刑赏忠厚  相似文献   

16.
经典的教诲     
关于读书的想法由来已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让我又不得不反省自己10多年来正在做的事。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毋庸详述,其中一点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读书能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这是对抗浮躁的一个办法。这时有一种快餐式的读书方式很快流行起来。我们也是在读书,而且对那些畅销书可谓如数家珍,但是我们真正从书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又有多少书能够真的给我们心灵震撼呢?现在的书真的很多,而且哪一方面的都有,无论走进  相似文献   

17.
导写读书可能成为读书种子,像顾炎武那样,专心读圣贤之书又事事关心;也可能成为书呆子、会走的书橱,不仅把书读死了,把人也读死了。所以,读书之于成功确乎是或然性的联系。读书几近成功之论虽用心良苦但并非尽然,善良的谎言中有误导成分。尽信书不如无书——别掉进坏书的陷阱;不信书又不如读书——“我是文盲我怕谁?”你谁也不怕并不意味着别人就都怕你,谁怕谁呢选读书不是为了让人怕,当然也不为了怕别人。自己别往陷阱里跳。怎样把书读薄了,怎样把书读厚了;什么是我注《六经》,什么是《六经》注我?怎样在陷阱上穿行又不落入陷阱,这需要何等…  相似文献   

18.
<正>首先,我要强调的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不错,有时为了对付考试,或者为了获得资料,有些书我们不得不读,但读那种书是不可能得到享受的。我们只是为增进知识才读它们,所希望的也只是它们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至多希望它们不至于沉闷得难以卒读。我们读那种书是不得不读,而不是喜欢读。这当然不是我现在要谈的读书。我要谈的读书,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帮你谋生;既不会教你怎样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人穷尽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终究是有限的,无法涵盖生命美妙之万一。我想要让自己的生命丰富多彩,即使难以变得流光溢彩,至少也要不那么灰暗无趣,所以我选择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书中的东西远比这些丰富,而且有用得多。按社会学来讲,书是传承人类知识的载体。前人用一生心血探索得到的知识和规律被记录在书上,后人用阅读的方式获取,这便是读书的重要性所在,获取知识,打磨思想,最终获得智慧。  相似文献   

20.
父亲去世后 ,我家在经济上一直非常困难。我们几姊妹如果谁想要继续读书 ,就必须自己想办法挣书学费 ,因此 ,我决定出去找点事做。一放寒假 ,我就简简单单地收拾了东西 ,告别了亲人 ,匆匆踏上了打工之路。我和姐姐先在南白县城找事做 ,我们顶着寒风找遍了大街小巷 ,可都被一一拒绝了。老板们都说 :“你太小 ,不会做事 ,一旦他们发现我们招童工 ,还要遭罚款。去 !去 !去 !赶快走 !”正当我和姐姐有些失望 ,准备回家的时候 ,耳边似乎响起了爸爸在生病时曾对我们说过的话 :“不管以后生活中遇到风还是雨 ,你们都要想办法把书读下去 ,不要被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