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黄致和 《考试周刊》2013,(29):72-73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至少没有专注的数学思维。问题推动着数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数学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门关于思维方法的学科。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每天都要提问,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但提问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必须把握好提问的火候。提出的问题太容易,  相似文献   

2.
思维过程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没有问题,思维就将成 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 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而,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独立 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 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提问的空间里碰撞出创新的火 花。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乐于提问’敢于提问’怀揣“问 号”步入数学殿堂?  相似文献   

3.
肖玲 《广西教育》2012,(21):35-3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是一切思索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上的提问多数是教师的“专利”,“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有效、怎样提问巧妙,  相似文献   

4.
陈华忠 《辽宁教育》2004,(10):43-43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教学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出“问题”来?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它值得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曾伟鸿 《考试周刊》2012,(22):60-60
数学教学离不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后者是所谓激“问”.而激“问”又常常要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数学教师的提问艺术显得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结构出发,把提问的启发点指向学生的思维难点.在提问时,应尽量避免没有启发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价值的问题,而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迅速抓住所学知识的本质,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静 《辅导员》2015,(3):50-5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引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谈几点认识。一、巧妙设计提问,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数学精神。设置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本文就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答题中学会思考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捉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一、提问的明确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把"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列为具体的目标.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形成探索的理念,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渐学会学习.那么,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让学生善于提问,使他们养成深思善问、勇于探究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 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布鲁姆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李政道教授也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我们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加强提问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提问。  相似文献   

12.
一、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层层揭示,步步把关。一些教师几乎将知识咀嚼得细细的才喂给学生,生怕学生“消化不良”。这样,教师“精耕细作”,学生“坐以待哺”,所有的疑难和障碍都被教师扫清了,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呢?剩下的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完成作业罢了。试想,学生心目中没有问题,又如何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使学生脑子里产生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与探究…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想问、善问、敢问、好问,把握“发展学生思维”的主旋律,让学生的“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23个未解决问题”就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学习是一种活跃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周到,然后逐条加以解释说明,使学生没有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常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一、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过去,许多教师习惯采用“讲授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现在,大多采用“以问代讲、以问代练”的教学方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其一,“乒乓式”提问多,“大问题”提问少。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非常琐碎,缺乏思维含量。一问一答的多,学生独立思考的少。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但何来“有疑”?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想问。但想问仅仅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前提,将学生的“想问”及时纳人“会问”的轨道才是教师教学的关注点和落脚点。在这个问题上,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时采取了“示范问”和“梳理问”的做法。对思维水平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是学生由“想问”到“会问”的引燃点和催化剂,及时有效的思维梳理则是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听一节数学课,整节课气氛沉闷,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学得艰辛。课后,执教教师的自我反思倒是让大家颇受启发。他说,我本来不是想这样上的,主要是因为一个问题没有问好,结果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为了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我就不断地做调整性提问,所以提问的个数多了,教学的层次乱了。  相似文献   

18.
方振宇 《教师》2020,(3):82-83
数学课堂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小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并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敢于提问,为他们的提问创造土壤,让学生的提问积极性生根发芽,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那么,引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找到具体、灵活、清晰的解题思路,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教学研究的核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因此,我们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严肃有余,亲切不足,学生岂敢质疑问难,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想改变目前现状,就必须重新定位自我角色,以平等、乐观、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创造十分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  相似文献   

20.
王军 《辽宁教育》2002,(3):56-57
过程性原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著名数学教师马明先生说过:“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要把那种“轻过程,重结论”的注入式做法,变为“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且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我们知道,设计思维过程的实质是将数学思维的必要过程“复现”出来。这包括问题的提出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等等。一、设计问题的提出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数学的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