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贵州三叠纪古生物遗产种类丰富,科学价值极高。然而,这一世界级自然遗产却长期未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和展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方式。如何将贵州弥足珍贵的三叠纪古生物遗产转化成为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的文创产品,实现古生物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展示,促进遗产地居民脱贫致富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起以动漫和影视文创产品为引领,充分发挥地质公园文创潜力,重视青少年儿童文创能力,开发美学化和生活化的文创产品,鼓励遗产地村民参与文创产品开发,以及强化科技支撑文创产品开发力度的发展路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9,(6):83-83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4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在保护珍贵自然遗产方面又迈出重要的一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的成立.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携手社会各行业、国内外有识之士、企业家、慈善家共同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标志着我国在保护地质环境,保护古生物化石、保护珍贵自然遗产等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基金会要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协助政府做好古生物化石与地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背景作为破解人类始祖起源的可靠科学证据,形成于6亿年前的贵州瓮安古生物化石群近年来却因当地磷矿开采遭到破坏。去年11月,科学家们在瓮安进行研究时,就已注意到当地磷矿开采越来越逼近古生物化石群。为了将这份研究地球历史独一无二的科学证据保存下来,科学家们在瓮安矿区内专门划出了3个重点保护区,作为瓮安古生物化石保护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乡湘潭是历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几亿年以前,古湘潭的面貌是什么样? 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电视台关于湘潭古生物化石的报道,萌发了从湘潭的古生物化石探究古湘潭面貌的想法,重走了寻找化石之路。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23)
化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的研究和保护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地质博物馆开展的如火如荼的科普教育活动,让公众在了解古生物化石的基础上,提高了保护化石和化石产地的意识,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正古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石节子沟位于固原市彭阳县罗洼乡,距固原市彭阳县北东约40km,出露奥陶系拉什仲组和背锅山组,产珊瑚、牙形石、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腹足类等无脊椎动物化石。本次工作对该地区奥陶纪无脊椎动物化石进行实地调查,共发现1个化石点,对化石点产出特征、保护现状等进行描述,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建议,对研究该地区古生态、古地理环境以及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古生物化石资源既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也是珍贵的自然资源。贺兰山苏峪口五道淌剖面是宁夏寒武纪最具代表性的剖面之一,其地层出露全,层序清楚,化石含量丰富,许多化石是生物地层学的建带化石,对我区地层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本区寒武纪无脊椎动物化石的生物特征及、产出特征进行了详细工作,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古生物化石资源既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也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宁夏境内地层发育较全,地层剖面完整,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但对三叠纪化石资源的调查、研究较少,以致三叠纪化石资源状况不明,标本稀缺,开发利用相对滞后。宁夏贺兰山大风沟三叠纪地层出露较好,含介形虫、双壳类及植物化石,本次工作对该地区三叠纪化石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查清其化石种类、层位、埋藏状态、保护现状等,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已近40亿年,如何通过化石记录重建地球历史中生命的演化历程一直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樊隽轩主要从事定量地层学、定量古生物学、定量古地理学、全球界线层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担任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在地层古生物的数字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郭壬癸  乔永忠 《科学学研究》2019,37(7):1174-1182
研究加强版权保护是否促进或多大程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对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版权保护强度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5年期间中国相关数据测度版权保护强度系数,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版权保护强度对文化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中国版权保护强度总体不断增强,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与版权保护强度成“U”型相关关系,其中“U”型拐点出现在版权保护强度为2.945的节点上,此时正值2003-2004年期间;文化产业就业人员数、人文发展指数与文化产业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互联网普及率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不显著。未来提升版权保护强度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赋存环境背景特征,以及遗产构成的时间、空间与材质特征的观察分析,指出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总体处于不容乐观的情形。"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4个问题:(1)环境变化引起文化遗产的损毁严重;(2)风化剥蚀作用引起文化遗产的老化与病害一直在进行;(3)人类经济活动与过度旅游造成的破坏逐渐加剧;(4)战争与盗掘恶性破坏近年变得尤为引人关注。提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5条对策:(1)加强文化遗产共性病害与保护的国际合作研究;(2)充分发挥空间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与监测中的作用;(3)加强文化遗产联合综合开发利用研究;(4)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文明新融合;(5)推动共同发展实现文化遗产自觉保护。"一带一路"建设要文化先行,通过文化交流传播增强吸引力,形成一个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连接在一起面向全球化战略架构的命运共同体,促进沿线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合作共赢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佳 《科教文汇》2014,(9):225-226
义乌地方曲艺作为义乌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随着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与时俱进的。怎么样搞活文化的发展,又如何让它们有序地传承下去,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义乌地方曲艺凝聚的是当地人民的智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围绕义乌地方曲艺的保护措施及保护不足展开探讨,力求为义乌地方曲艺的发展和传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文化的命脉得到应有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姚晓肖 《科教文汇》2014,(25):123-124
建立规范“非遗”项目档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业,是促进文化持续创新发展的源泉。规范“非遗”档案有利于科学决策,便于创建真实可靠的资源数据库,为“非遗”保护继承研究提供依据,为宣传普及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5.
辽宁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丰厚,但受体制和机制等的影响,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变成为强大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和创新优势。在科技成果争夺战已升级为科技人才争夺战的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利用独特的科教资源,突破产学合作的瓶颈,实现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将是辽宁抢抓下一轮发展机遇的重要主攻方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在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推动辽宁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雷鸣  思雨 《未来与发展》2012,35(7):52-54,43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世界"文化强国"的目标,将极大地推进文化及文化产业大发展。未来5~10年,中国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文化生产方式科技化、文化资源继续整合转化为文化项目、接受模式的创新引发版权革命、事改企下职能转移的培育主体市场等重大趋势。中国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型、政府主导型的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选择资源型和政府主导型的公众需求开发、特色推进、集约化经营、产业综合、双向开放和政府保护相结合、西安中心产业集群等模式,是在科学分析现阶段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陕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强劲的文化需求之特点以及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之现状,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保护感知视角的保护区农户保护态度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奔  申津羽  丁慧敏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6,38(11):2137-2146
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7省40个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从农户保护感知视角出发,检验其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保护工作感知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成本感知对保护态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生态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保护工作感知和收益感知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保护成本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而保护收益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反映出其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还能通过保护工作感知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印证了工作感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梁修杰  马宁 《科教文汇》2011,(21):17-1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人才。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协调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用方法的现状,以及这种现状所导致大学生两种素养日益不协调发展,决定了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运用融合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逐渐深入,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在公共信息资源领域,学术信息资源、科学数据资源、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和电子政务建设构成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各国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庞大的研究计划和政策体系。比较国内外公共数字信息资源研究和政策框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