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探究相似三角形的起始课,是在学习了相似多边形后探索的课题,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学好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角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深化对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  相似文献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这些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点。学习它不仅是对巳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也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  相似文献   

3.
一、明确内容 ,说教材。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143页———145页的三角形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 ,学习了本单元角的分类、垂直等知识的情况下安排的。作为边数最少、稳定性最好的多边形———三角形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2 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1.本章教材的地位本章是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简单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不等式等知识后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本章将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多边形的有关知识,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另外,本章借助之前所学的线段、角、平面图形等知识为铺垫,承前启后,能为今后学习"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打下基础.2.本章知识解读本章首先介绍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因而可以借助三角形建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将多边形的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等线性运算的基础上,探索向量的又一种新的运算,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解三角形、解析几何以及空间向量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涵 《成才之路》2010,(7):51-51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基础上讲授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1教材分析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等线性运算的基础上,探索向量的又一种新的运算,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解三角形、解析几何以及空间向量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1.2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向量的概念和线性运算等知识.(2)学生对向量的物理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力、位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力做功的有关知识.(3)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能从  相似文献   

8.
《平面向量》一章是高中教材调整后的新内容,是屯体几何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平面向量》一章知识的不断完善,它与高中数学其他部分,如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的面也越来越宽,在近几年高考中分量逐年加大,尤其是平面向量知识与三角形知识结合的中等难度问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在学习中值得探讨与总结.灵活巧妙地使用平面向量知识中的相关性质、特殊位置关系及重要结论等判断三角形中的角、边、心等问题,显得尤为简洁明快.本文介绍有关平面向量知识与三角形知识结合的几种题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县迎来省里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家队伍,为我县的"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进行课堂教学诊断.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这次诊断活动中,我讲授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十九章全等三角形第二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第四课时———边边边.这节课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判定的"SSS"及运用.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续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两角相等、两线平行的依据.因此,本小节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等三角形”一节在教材中,按知识的原始结构,沿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作图,引出公理,应用公理证明及解决实际问题,一步一步地展示出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判定方法以及各种强化练习。按教材的顺序,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以下两个问题: 1.三角形的三个基本作图是分散在三个判定方法前学习的,而系统研究基本作图  相似文献   

11.
(一)余弦定理一节的教材在本章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解三角形是三角基础知识一章教材的重点,是运用有关三角函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内容.而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一样是解三角形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求第三边以及已知三边求角的问题,运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因此在充分理解定理的推导,正确掌握定理的表达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它,是学好解三角形这部分教材的关键.故在教学中应和正弦定理一样予以重视,不应有所偏废.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课堂教学纪实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原教材按逻辑结构进行切块处理,课时划分为概念、判定、性质、应用四块,一环节一巩固。学生在学习时看不到每一块知识的来源和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课堂教学纪实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相似三角形   一、课题划分的指导思想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原教材按逻辑结构进行切块处理,课时划分为概念、判定、性质、应用四块,一环节一巩固。学生在学习时看不到每一块知识的来源和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学习是被动的,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我们把其定义、判定、性质、应用等划分在同一课题内,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矫正、调控以及合情推理等过程,揭示其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逻辑结构。学习目标清晰,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2~2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的,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学习活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2.使学生会画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教材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不仅在理论上和三角恒等变换等知识联系密切,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明确体现,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本文对解三角形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解三角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题型及应对方法,讨论了几种类型解的存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和圆的知识基础.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牢固掌握相似三角形内容,本文对课本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等边三角形》一课主要是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推理证明和初步应用。本课安排在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之后,不但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一等边三角形.而且相关定理更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学情分析中考复习阶段,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圆、二次函数的知识,但还需要善于总结一些从解题中得到的基本图形,表现为一种能有效解决某类型问题的技巧,这也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本节课以相似三角形为例,运用变式教学开展对相似三角形基本图形的研究,既有教材中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也有在经验中积累的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通过复习典型问题提升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适合中等及以上学习水平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意图 ,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新教材解斜三角形部分知识 ,把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 ,根据笔者教授该教材的经验 ,特提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 ,供同行们参考 .想法 1 用平面几何方法证明正弦定理新教材将正、余弦定理及解斜三角形内容放在向量一章中学习 ,其意图是将这些内容作为向量知识的应用的组成部分 ,这从正、余弦的向量证明可见一斑 .但我们知道 ,正、余弦定理是三角形中的定理 ,而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研究的重点对象 .因此 ,这两个定理必定可用平面几何方法证明 ,通过师生一起探索正弦定理的平…  相似文献   

20.
平面三角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数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研究,二是对三角形解法的研究.它不仅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物理以及其它技术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它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合中学生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教材把三角学的内容分成两部分讲授,前一部分就是本章的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解斜三角形等三个单元的内容.主要考虑到解三角形的知识应用面广,而且不难掌握,因此,把解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初中三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