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注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心愿,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和探究,无疑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如果教师教育失去了教师,或者说是偏离了教师的现实生活,那么,教师教育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教育便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由此,教师教育必须回归教师。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美国学者哈瑞·刘易斯教授《失去灵魂的卓越》观点的解读和评价。笔者认为,刘易斯教授所说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是指哈佛大学为了维护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放弃了自己的根本任务。本文的重点是以教学为主线,从教师自身、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解读刘易斯教授有关"哈佛是如何失去‘灵魂’"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体现师爱呢?  相似文献   

4.
当前,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停的调研视导、过度的社会期待,再加上职评、考核等现实问题,造成了当下众多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这种忽略了生命意义、单调机械的生存方式,也必然带来信仰的荒芜和价值的偏转,使广大教师失去对自身价值的热切拥抱,失去对教育目的的终极追求,失去专业成长的能力创造,幸福、尊严似乎真的与教师渐行渐远。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是妥协还是突围?教育神圣,神圣的教育需要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行为的终极依据,它从终  相似文献   

5.
孙广和 《成才之路》2013,(21):34-34
科学的教育艺术,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只有富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用自身形象影响学生,助力学生成才。一、教师要学会灵活处理事情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会使教师失去威信,失去魅力。我教过的上届毕业生刘××,纪律差,学习也差,常常惹点让你目瞪口呆的事。我曾经找过家长几次,家长也表示合作,使孩子有了点  相似文献   

6.
本书强调语文教师要树立鲜明的语文目标,语文要纳入育人的目标,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语文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书中记载了于漪老师如何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诲人不倦、永远进取的精神以及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的感人事迹。I S B N:978-7-303-07731-1作者:教育部师范司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陈辉 《师道》2007,(6):37-38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提高综合教育素质和能力,其中,教育诊断和评价能力是教师的重要素质和能力。教育问题的诊治要在师生之间确立"五心"。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创造教育的奇迹失去自信心的人最需要别人尊重;失去温暖的人渴望得到温暖。教师只有对全体学生充满热爱,  相似文献   

8.
《教师》2011,(2):1
本书强调语文教师要树立鲜明的语文目标,语文要纳入育人的目标,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语文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书中记载了于漪老师如何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诲人不倦、永远进取的精神以及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的感人事迹。I S B N:978-7-303-07731-1作者:教育部师范司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学生个性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毋庸讳言,学生个性的形成除了社会、家庭的影响外,教师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但长期以来,追求升学率的单一思想,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已使大部分教师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在新教学理念与旧教学体制的冲突下,教师要不要张扬个性?如何张扬个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础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应试教育泛滥。应试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迫于压力;二是利益诱导。其结果是教师失去了教学热情,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使教学失去了宗旨和活力。为此,学校必须从教育本原中寻求教与学的动力。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以人为本,让教师把学校当成家;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学校还应通过差别化教育、重构校园生活、重构师生关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儿童是拔节生长的树苗,教师就是那孕育树苗的土壤;如果说儿童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教师就是那与花朵血肉相连的枝叶;如果说儿童是振翅飞翔的小鸟,教师就是那目送其远去的鸟巢……没有儿童的幸福成长,教师就失去了其最可贵的存在价值;没有教师的自我发展,儿童就失去了更有力量的精神引领与灵魂感召。儿童与教师,他们共同呼吸在学校这片放飞梦想的蓝天之下,他们共同成长于课堂这个充盈灵性的舞台之中。促进儿童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教师最伟大的使命,而他们自身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又在儿童身心特征的巨大影响下,在与儿童双向互动的反思性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教育性教学是近代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育人的高度,从教师的崇高职责,从语文学科的个性特点出发,语文学科应该也必须成为教育性教学,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于漪老师曾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育智慧,没有了教育智慧,教学就失去了很多光彩。教育智慧是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与教育实践经验的融合,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教育智慧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从每一堂课中感受到智慧型教师的智慧展现,并体悟到这种智慧对师生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很久以来,思品课堂上的提问是思品教师的"专利",教师问,学生答,理所当然。事实上,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或被动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主动权,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  相似文献   

15.
做个有心人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政府、乃至社会提供支持条件,但是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自觉。没有教师的自觉,外界提供的条件就失去了意义。教师的自觉,就要求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做到“四心”。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教育也呈现出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态势。升学压力使培养人才的教育逐渐失去本真。社会对学校教育和教师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够合理,教师面临着价值选择困境。教育的目的应该让人成为人,教育的重点应该关注过程。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引导者,教师教育的重点是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完整的生命活动被简化为枯燥的认知活动,教师控制命令的英语课堂管理和学生绝对服从的英语课堂文化,使英语课堂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的终极价值的依托,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和关照.创建一个呵护生命的场所,滋润生命的殿堂,这也是一种境界的追求.将英语课堂教学由工具形态跃向生命形态,由知识的加工厂变为生命的养育所,从而,让生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07,(3):29-31
改革是为了社会进步。然而中国的教育改革走到今日,似乎已成为一种对教师和学生的折磨。看着那些毫无学习意向、痛苦地坐在教室的学生,我困惑改革的意义何在?改革后的教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软弱。学校在失去作用,教师在失去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微博圈     
《教育》2014,(10):19-17
@杨连山: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坐飞机道理相似,一旦目标没了,专业发展就失去了动力,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一张“联程机票”,使教师不断地从一个目的地飞向另一个目的地。这里说的“联程机票”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个阶段目标。这个目标应由教师自己确定。  相似文献   

20.
去年立项时还是挺新颖的课题,到今年结题时却被说成过时了、落后了。教育科研的『日新月异让』教师们措手不及,也使研究失去了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