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01,(2):5-6
尊敬的钱其琛副总理,许嘉璐副委员长,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新世纪伊始,中国翻译工作协会在这里召开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很有意义,也很有新意,这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第一次。我代表赵启正同志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时也代表中国外出版发行事业局,对今天表彰大会的召开和受表彰的老专家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2.
年,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她包含了家、国、天下不同维度的情感.那么中国人"过年",从什么时候开始过,过多久,怎么过呢?即便你成长、生活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年文化也并不相同.我们来说一说太湖流域的春节——湖州年.  相似文献   

3.
鲁迅郭沫若的孔子观罗炯光一个孔子两幅像孔子(前551-前479)只有一个,但不同人心目中的孔子并不相同,有董仲舒的孔子,也有王充的孔子;有嵇康的孔子,也有王阳明的孔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两位巨人,鲁迅、郭沫若曾不止一次地勾画过孔子的形象。在鲁迅...  相似文献   

4.
祝贺与希望     
我热烈祝贺《北京周报》的一切工作人员。在这个周刊创刊40周年之际,我也和杨正泉同志一样回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在创办《北京周报》的过程中起了很大很大的作用,我自己也是40年前的《北京周报》的工作人员,我就算一半,因为那时我在周报工作,也在中国建设杂志(现在的今日中国杂志)工作。但我在工作了几年以后,就离开了周报。我今天看到在场有一些老同志、老同事们,我很高兴。我也很怀念已经不在的和病倒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魏敏 《对外大传播》2009,(5):27-27,30
2月2日晚,我在电视机前一直收看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实况演讲,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为温总理的精辟分析和真情所感动,为决策层决定现场直播这场演讲感到振奋,因为中国主要国家领导人出访欧美西方国家,在外国公众面前演讲,过去很少现场直播。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心,担心总理的演讲会遭到干扰和破坏。根据我从事外交工作的经验,现场内外一定是不平静的,各种敌对势力一定会千方百计利用此次机会,干扰和破坏中国领导人的活动。我也深知负责接待总理代表团的驻英使馆的外交官们正在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6.
闽西土楼     
中国地广人多,老百姓的住房也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我曾在杂志上办过一个“中国民居”的专栏,报道过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朝鲜的大屋顶、蒙古族的蒙古包、羌族的碉楼、傣族的竹楼、土家族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三门峡的地下窑洞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民居。然而,最使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英法文版的《中国文学》是我国唯一以西方文字译介本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综合性、选刊型杂志。它已历经数十年,有过相当辉煌的时期。那时候,刊物有幸得到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著名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主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7,(4):50-5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这是自2006年10月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后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之间的又一次重要国事活动。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日中文化体育交流年,对于改善两国关系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硖石灯彩在2001年11月20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吸引了万千观众的目光;在南太平洋新西兰埃尔伯特公园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元宵灯会”上也大放异彩,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还笑容满面地双手高擎海宁文化交流代表团所赠的一对精美宫灯,让摄影师摄下珍贵的历史镜头。早在1955年,周恩来总理还将一对硖石花灯作为“国礼”赠给斯里兰卡贵宾。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钱其琛副总理,许嘉璐副委员长,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新世纪伊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在这里召开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很有意义。也很有新意,这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8,(4):34-35,37
中国与印度,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共有2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但过去两国人民交流较少,甚至为边界问题发生过摩擦。近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发展。今年1月13日至15日,印度总理辛格来到中国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标志着中印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中印是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让读者多角度了解中印关系的情况,本刊特别刊载辛格总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郑瑞祥的《中印关系进入"龙象共舞"新时代》,以及印度学者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前景光明》等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听老同志讲,“大人物专访”有些刊物也做过,但大都未能坚持下去。据说困难相当多。而我们的“大人物”专访系列居然坚持下来了,仅这两年我们采访的外国总统、副总统、总理就有10位,采访报道内容也受到读者好评。这事想起来就让人兴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望着摆放在案头的总理遗像,他那炯炯的双眸和刚毅的浓眉,亲切和蔼的音容笑貌尽现眼前,使我不禁浮想联翩,引起我久久的思念。很早我就听到了周恩来的名字,还在斯诺等人的著作中读到过他那饶富传奇色彩的战斗  相似文献   

14.
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融共存的地方。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赵启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过。“有文化差异的地方最美丽”,而香港这个享受中西文化差异美丽的地方.也为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这不仅使香港平添了别样的魅力。也让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开得更大。  相似文献   

15.
中朝文化艺术交流好戏连台 为隆重纪念中朝建交60周年,两国领导人将2009年定为“中朝友好年”。友好年里第一台大戏无疑是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演出。3月18日,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中朝两国艺术家欢聚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联合演出。中国演员们演出了热情奔放的舞蹈《绚丽敦煌》《扎西得勒》,朝鲜艺术家带来了《长鼓舞》《农乐舞》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演出,也带来了在友好年里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第一声问候。温家宝总理和金英日总理共同出席观看,揭开了中朝友好年文化交流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春去春又回。今年1月,《今日中国》迎来了第45个春天。值此社庆之际,我谨代表全体同仁向所有关心支持过《今日中国》的海内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难忘的厚爱时间回到1950年10月,周恩来总理对宋庆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应当向全世界更多地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他建议宋庆龄以她与各国人民建立友谊的长期经历和丰富经验创办一本对外的刊物。宋庆龄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亲自为这本杂志命名为《中国建设》。这个名称不仅表明这本杂志的宗旨是报道新中国的建设,而且还借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曾经办过一本名为《建设》的刊物。  相似文献   

17.
近几个月,中国外交持续保持新闻热度。其中,法国总统萨科齐、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印度总理辛格、英国首相布朗的相继访华尤为引人注目,这些访问不但显示了有关国家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与主要大国的相互关系总体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和南亚中心共同策划推出了《印度家庭中国寻亲记》多媒体融合连续报道。该报道一经推出,很快就帮助62岁的中印混血詹妮弗·安(Jennifer An)在中国找到了半个多世纪未曾谋面的姐姐安罗茜(An Roesai)。相关报道被印度、美国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和转载,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寻亲报道产生始末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在他抵达中国的前几天,5月8日,詹妮弗·安和她的丈夫来到中国,希望完成父亲的遗愿:找到同父异母的姐姐安罗茜。来华之前,她还写信给莫迪总理,希望总理能在访华期间帮助她找到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来到了中国衢州。在这个全新的国度里,我从事了一份以前未曾做过的工作,同时也交上新的朋友。对我来说,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来到衢州时一直有些紧张和担心,而即将独自去面对所有的一切让我尤其感到焦虑不安。此前,我曾经到过中国首都北京,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况:那时我是学生,  相似文献   

20.
理解一个人不容易,理解一个民族就更难。颇受中国人尊敬的戴高乐将军曾说过,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比地球和月亮的距离还大。我希望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能够克服地理上和化上的距离,走得更近,走得更亲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