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佶 《浙江档案》2012,(2):36-37
新春伊始,由浙江省档案局与桐乡市档案局共同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型画册《子恺漫画精选》正式与读者见面,首次以档案的方式真实再现了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的精髓和韵味.至于为何要出版一卷丰子恺先生精品漫画集,还得从三年前我们与丰子恺先生幼女丰一吟的约定谈起.当时,市档案局在征集丰子恺先生档案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了解到丰氏家族还存有一套子恺先生的彩色漫画精品.据说丰先生对于同一题材的漫画会画数张,而从中选取最好的一张保存.这套漫画属于每次展览中的“非卖品”.几十年来被先生珍藏着.直到一九六六年才交由子女保存.在与丰一吟女士的交谈中,我们得知目前有关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出版物很多,从一九二五年出版的《子恺漫画》开始,到他辞逝后由他人编选的画册,总计约五十余种.可是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五十余种画册的印刷质量都不甚理想,无法真正表现出先生漫画中的神韵和气质.对此,丰氏后人心中一直留有一份遗憾.听闻这些,我们与她约定在合适的时候双方合作出版高质量的丰子恺先生精品漫画集.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料》2004,(2):33-33
丰子恺以漫画散文著称,他的《子恺漫画》出版于1925年,《缘缘堂随笔》出版于1931年。但也有翻译集多种,最早出版的是翻译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其时,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作为“未名丛刊”的一种)已由新潮社于1924年出版。鲁迅说:“我翻译的时候,听得丰子恺先生亦有译本,现则闻已付印,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现在我所译的也已经付印,中国就有两种全译本了。”  相似文献   

3.
小中见大     
1963年上海出版的《丰子恺画集》中,丰子恺先生写了五首七言诗“代自序”。第二首是:“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后两句中的“小中见大”和“弦外余音”是作者对他的漫画两个艺术特点的概括。朱自清先生同丰子恺同在春晖中学教书,朱自清教国文,但对漫画也很有兴趣,他曾说:丰子恺的漫画“无论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漫画也称古诗新画,是丰子恺先生早期的作品,他的第一本漫画集便是古诗词漫画。古诗新画将古诗的可感形象转化为漫画的可视形象,读此画既可欣赏陶情适性的古诗词,又可以欣赏赏心悦目的绘画,具有了双重的艺术效果。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以前读这首诗这阕词的时候,心中也曾泛起过一个朦胧的意境,正是子恺的画笔所抓住的。而在他,不是什么朦胧的了,他已经用极其简练的笔墨,把那个意境表现在他的画幅上了。”丰子恺先生在谈  相似文献   

5.
1925年,丰子恺的画刊登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正式使用和出现,而漫画这种形式在此之前即已存在。我国漫画出版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唯古文可以朗读,白话文即读之无味,其实不然。198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漫画选》,有叶圣陶先生的《子恺的画》一篇代序,记与子恺先生的交谊和与朱佩弦(自清)先生等人共看子恺画时的回忆等等,结尾一段云: 第二本画集里还有好些幅工整的钢笔画。其中的《挑荠菜》、《断线鹞》、《卖花女》,曾经引起当时在北京的佩弦对江南的怀念。我想要是我再看这些幅画,一定会象佩弦一样怀念起  相似文献   

7.
《人间词话》的“人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间词》是王国维的词集,《人间词话》则是最集中反映他文学思想的著作。对它们的研究的文章很多,但专门论说“人间”二字的则不多。因发现了一些新的资料,想对此进一步加以探讨。   一  就笔者所见,关于《人间词》、《人间词话》何以用“人间”为名,主要有如下一些说法。  赵万里认为:“盖先生词中‘人间’二字数见,遂以名之。”(见所著《王静安先生年谱》“光绪三十二年”,台湾文华出版公司《王观堂先生全集》第十六册,1968年)他未进一步论说。  对于此说,严迪昌在所著《清词史》中,有所发挥,列举了23个“人间”的…  相似文献   

8.
正丰子恺先生是浙江桐乡人,是一位多才多艺又重情的漫画大师,他的代表作《护生画集》,前后创作时间长达46年,几乎熬尽了他一生精力。画集共分六册,计450幅,它融合弘一法师、夏丏尊、马一浮、叶恭绰等众多大师诗文中所体现的精神和智慧,集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和佛教的理念和思想于一体,倡导人与自然仁爱慈悲的境界,超越了时代艺术的范畴。画集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丰子恺先生为祝贺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五十寿辰,以老师的一贯精神世界为依托,独具匠心创作了以爱护生灵为主题的《护生画集》单页五十幅。此后,弘一法师每十年整寿时,丰老就作一集,画的幅数与年龄同,直至弘一法师百岁阴寿。  相似文献   

9.
护生即护心     
1927年,弘一法师便开始与丰子恺商议编绘《护生画集》的计划。1929年2月,在法师五十岁生日时,《护生画集》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集子收画五十幅,适与大师的寿数相合。之后,每隔十年,丰子恺先生便要推出一集画册的续编,画幅也随之递  相似文献   

10.
世象漫画是一种描写世态人情的漫画。作者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法,对社会生活,人情世俗表达自己的看法。世象漫画这个名称,一些人可能感到陌生,其实,它早在30年代就已经很盛行了。漫画前辈丰子恺先生就画了许多世象漫画,他的专集就有《儿童相》、《学生相》、《民间相》、《都市相》、《战时相》等多种。叶浅予、陆志库先生的漫画速写也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特别是市民的生活情景。 世象漫画以反映社会家庭生活为主,在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可以讽刺,可以歌颂,可以抒情。运用的手法注重反映生活原型,对事物直抒胸怀,一般不…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先生于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桐乡的清朝举人家,少时家境贫寒,自幼酷爱美术,在私塾中因奉师命画孔子放大像成功,人称小画家。后受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先生和文学家夏 尊先生的影响,确立了一生从事美术事业的远大志向。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了他的漫画创作,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家。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最早出现在以葛饰北斋为首的日本德川时代。而在中国现代,据丰子恺先生回忆:“‘漫画’二字,的确是在我的画上开始用的。他不是我的自称,却是别人代起的……编者定曰《子…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我在《漫画》杂志担任编务时,收到丰子恺先生的一封来信,现照录如下:《漫画》编辑部:敬启者,拙作《亲爱的叔叔……》已在贵志发表,承寄清样及稿费,已于昨日收到,道谢。今日(六月卅日)见上海新民晚报,亦登此画,想是从贵报转载。  相似文献   

13.
杨鹏 《出版广角》2005,(8):8-10
无可否认,中国动画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首先,中国动画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的话,中国大陆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如果将动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中国的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于1926年就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从时间上仅比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一年。可以说中国动画和世界动画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铁扇公主》  相似文献   

14.
朴英华 《出版广角》2017,(24):59-61
民国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的所有插图均出自中国漫画巨匠丰子恺之手,这位绘画大师匠心独运,将插图与文字融于一体,为教科书锦上添花.全套教科书共248幅插图凸显了丰子恺先生“浓淡相宜”的笔墨技艺、“意在笔外”的意蕴追求和“童真童趣”的意趣宗旨,营造了一个“文中有画,画中生文”的艺术境界.这些丰子恺先生精心设计的插图让一本小学教科书“美”了、“活”了,也更有“趣”了,既实现了儿童认知规律、文本内容、艺术意境的有机匹配,又实现了美育功能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10月8日下午,来我区参加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会的朱根华先生,应新疆漫画学会、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刊和《新疆新闻界》编辑部的邀请,在新疆日报社为我区部分漫画作者和报刊美术编辑作了一场生动的漫画学术讲座。朱根华先生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我国著名的擅长画国际题材的漫画家。他早在40年代便开始进行漫画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讲座会上,他根据自身的创作经历和体会,向与会者介绍了漫画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他带来了多年创作的一部分漫画原件,向我区漫画作者畅…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先生通晓音乐、绘画、文学、书法,诸艺兼擅,性情真率,骨格清奇,被誉为是“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吉川幸次郎),“从顶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 (朱光潜)。丰子恺情理交融的“缘缘堂随笔”,风采独异的“子恺漫画”,深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喜爱,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丰子恺漫画品读》,以别开生面的形式,令人耳目生鲜。 本书所选皆为丰子恺漫画精华。这位个性鲜明的平民艺术家,心灵纯粹透明,充满佛性,下笔古色古香,意趣烂漫,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况味,寄寓了凝重的黍离之悲,家国之叹。他善从琐屑…  相似文献   

17.
可能是偏好使然,在我的藏书当中,近年来渐渐多了一些不乏“怪”味的书籍.黄永玉先生妙语妙画合璧的《永玉三记》.方成先生漫画讽语“合成” 的《高价营养》.田原先生的《饭牛闲话》,文字精道,配画也味道十足.陈四益与丁聪先生合作的《绘图新百喻》.龙子编《极左笑泪录》.海南国际出版中心出版的《绝骂奇观》.流沙河、林文洵、江沙合著的《三鬼图幽默文丛》.  相似文献   

18.
丰子恺     
“漫画”这一概念,最早在中国的通行,大概是从丰子恺的作品行世开始。丰子恺以后,“慢画”发展得很快,已形成了诸多流派。但我以为,丰子恺开了一个好头,他的画境界很高,有禅气,诗的成分与写实的成分均很多。后世人的讽世漫画,水平或许高于他了,但总觉得均少了他那种水灵灵的秀雅味儿。大约是三年前吧,我应邀去炎黄艺术馆,在那儿看到了丰子恺大量的真迹,心中有着不小的震撼。丰子恺的品味太高了,在他的作品面前,他只能肃然起敬。他笔下的花花草草,乡里城镇,多悠然隐曲的韵致。那些古意的图  相似文献   

19.
1925年,丰子恺的画刊登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正式使用和出现,而漫画这种形式在此之前即已存在.我国漫画出版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26日是国学大师启功先生92岁寿辰。这一天,启功先生的六种新书在北京师范大学为他举行的简短而热烈的庆祝会上同时首发,计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启功口述历史》《启功韵语集》(注释本)《启功讲学录》《启功题画诗墨迹选》启功跋《董其昌临天马赋》,中华书局出版的《启功丛稿》第四卷“艺论卷”。六种书的出版说明启功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笔耕不已,这不但是启功先生之幸,也是学术界之幸。稍有遗憾的是,启功先生的目力有所减退,大部头的书稿很难一一亲自操觚,必要时需要别人协助笔录整理一下。我作为“文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