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冯玉祥集团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蒋介石则背道而驰。冯玉祥打算将西北作为根据地,大力联络西北地区人士,西北地区人士也积极靠拢冯玉祥。蒋介石认为是割据,也极力拉拢西北地区人士。几经争夺,有一部分,投靠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与蒋介石同归失败。  相似文献   

2.
新军阀混战中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复杂关系,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特殊方面.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拉拢,基本上达到了战胜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派,强化对东北集团渗透和控制的目的.同时,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有限支持,使其成为国内政治军事斗争中最大的赢家,对冯玉祥、阎锡山的处理留有余地,使国民党内各派纷争的格局得以保持,对其后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1927年上半年,正当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窃取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政府。各地方实力派也乘机拥兵自重,抢占地况,形成独霸一方的新军阀。较大的军阀有占踞东北的张学良、盘踞山西的阎锡山、统领西北的冯玉祥、广西的新桂系、广东的粤系,还有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的一些小军阀。这些新军阀集团为了各自的生存和私利,或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或划地称王,各自为政;或为削弱和消灭对方互动干戈。在各军阀的矛盾斗争中,尤以蒋、桂矛盾斗争最为尖锐。蒋介石有被新桂系逼迫下台的历史,新桂系也有被蒋介石打得惨  相似文献   

4.
冀、察"省主席",都是蒋介石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他利用此诱饵,从冯玉祥集团、阎锡山集团分化出了一大帮重要人物,他利用这些人物去攻打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又用来抵抗日本侵略军。后来,不听冯玉祥等的忠告,悍然发动内战,终于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5,(4):34-38
中原大战之后,李烈钧对蒋介石及其政府非常不满,认为国民党内部的分裂责任主要在蒋介石,故支持冯玉祥在北方倒蒋。长城抗战之后,李烈钧对抗日有了新认识,认为抗日救国惟有团结在蒋介石周围方有希望,而冯玉祥却仍力谋倒蒋。对于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战,李烈钧一方面予以支持,一方面对政府表示理解,从整个局势出发,还是力劝冯玉祥下野南行与蒋介石合作,这才是李烈钧的基本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集团在常德,时间只有两年,辖区只有3个县,兵力不到1万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军事训练、民政事务、地方建设、对外交涉、兴办文教等方面,都为后来该集团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常德地区应该是冯玉祥集团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7.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掌握中央大权的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唐生智等军事集团之间,与汪精卫、胡汉民、孙科等政治集团之间,时而刀兵相见,时而道弟称兄,进行了曲折复杂的勾结与斗争。从1927年到1932年初,国民党大小军阀之间进行了数十次战争,直到蒋介石打败各反蒋派,与汪精卫合组南京政府,这场斗争才宣告基本结束。本文仅就这期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生要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于蒋介石实行消灭异已的政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国民党中央一直存在着矛盾、分裂和斗争,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抗战,国民党中央和各地实力派不得不在“共赴国难”的口号下结束对抗,合作御侮。然而蒋介石集团消灭异已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实力派抗日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也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一生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也和蒋介石集团作了不懈的斗争.他戎马一生,还非常关心教育,亲自创办学校,解决劳动人民的子女上学问题.他在家乡巢县(今巢湖市)竹柯村创办园山学校就是其中之一.现将冯玉祥创办园山学校的情况,概述如下,聊补史缺,光华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4,(10):36-39
编辑老师:您好。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不知怎样理解,敬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为我解答,好吗?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集团与汪精卫集团的矛盾实质上是A.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B.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C.国民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D.爱国者与卖国贼之间的矛盾抗战期间,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分别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并维护其在华利益。我认为这只是两个集团维护其利益的权宜手段或说是策略,并非其根本目的。所以,我想答案应选C,而提供的答案是B。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姜雅莉2004年4月29日编者简复:抗战派与…  相似文献   

11.
日本奉行侵略政策,对中国蚕食鲸吞,先制造了一个满洲国,强占了中国的东北地区.接着,又要强占热河、察哈尔、绥远;再制造出一个蒙古国.冯玉祥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组成了抗日同盟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蒋介石等背弃三大政策,要出兵进攻张家口,迫使冯玉祥停止了抗战.  相似文献   

12.
冯玉祥奉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阎锡山基本上是反对三大政策的,双方分分合合,变幻多端。日本投降后,阎锡山追随蒋介石,挑起内战,不听冯玉祥的忠告,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与冯玉祥从义结金兰到最终决裂,关系几经转变。在抗战时期,蒋冯关系呈现缓和,冯服从蒋的领导,蒋尊重冯的意见。在民族危亡关头,冯不断激励蒋坚定抗战决心,注意维护蒋的领袖地位和尊严,也敢于批评蒋的不足,冯的工作对抗战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冯对蒋的服从和支持,是以蒋坚持领导抗战为基础的。抗战以后,蒋坚持内战,蒋冯政见不同,乃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对国立中正大学的创办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立中正大学之所以设在江西,这与蒋介石在北伐、"剿共"时期结下的深厚的江西情是分不开的。蒋介石在中正大学的筹划、创办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财政和精神支持,并帮助扫除了创建中正大学的重大障碍。抗战胜利后其亲自巡视中正大学,并准备亲自办校,提高了中正大学在全国的地位。同时,蒋介石与国立中正大学之缘,也是其20年来深厚的江西情的缩影,并贯穿了其一脉相承的三民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阎锡山和蒋介石接收平津到中原大站期间的相互利用与斗争中,冯玉祥的首要目标一直都是反蒋,每一次都拥阎为首领,而每一次都是阎出卖或生视不理而失败。阎锡山最擅长“骑墙”,在冯与蒋之间寻求势力均衡,两连获利,典型的商人性格。蒋介石则是真正的权谋家,较之阁、冯更有手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原大战中,反蒋阵营在战略上的失误,是导致联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失误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汉路方面,冯玉祥未能按计划南进;二是军队部署失当,并且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三是毫州解围军事计划有误等。  相似文献   

17.
清末乱世,韩复榘结识了爱国将领冯玉祥,并由此在冯玉祥的培养下,开始了他在民国军政舞台上风云一时的表演。但随着其个人地位的提高,为了追求更大的个人权势,在民初政争中,他一次次地叛离冯玉祥,加速了冯玉祥军事集团的分化;抗日战争初期,他甚至不惜为了一己之私利而置民族与国家大义于不顾,拒绝执行冯玉祥的抗日调遣,弃地不守,媚敌自保,成为背叛民族与国家的历史罪人。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反蒋派的逼迫下再次下野。继任的孙科政府,因得不到实力派的支持,面对日军的侵略也一筹莫展。为应付内外交迫的形势,孙科政府在外交上提出了对日绝交方案。然而,孙科政府的对日绝交方案不仅违背了宁粤和会既定的外交政策,而且对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政治地位也造成威胁,因而遭到蒋、汪的联手否决。孙科政府对日绝交方案的提出与否决,表面上是宁粤双方外交政策分歧的结果,实质上则是国民党派系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针对《蒋界石日记揭秘“九一八”事变》一文作者关于“蒋介石不大可能下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观点,提出几点质疑,指出,仅以蒋介石9月18日没在南京以及他那几天的日记为依据,否定他下令不抵抗的史实,是没有说服力的;进而指出.没有真凭实据,历史结论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