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振华 《甘肃教育》2012,(14):78-79
一、翻译法的教学原则翻译法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本族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即说出一个外语单词马上将其译成相应的母语;说出一个句子,也马上译成母语。这样在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要和两种语言——母语和所学外语打交道。翻译法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翻译法主张外语教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短文翻译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短文后,用汉语完整地表达出来.但是,中英文句子结构毕竟不同,英语不像汉语那样使用较多的动词和较少的连词把复杂的句子通过语序和逻辑关系用多个较短的句子表达出来,而是经常出现一些结构相对复杂的句子.因此,在英译汉时要对整个英语句子进行语法结构和信息结构的分析,并按照汉语习惯对语序进行重新安排.这就要求学生除了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必须了解并灵活运用一些常见的英译汉翻译技巧,以便于提高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英语被动句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中有许多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因此,在进行被动句的英译汉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把所有的英语被动句都译成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中有许多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因此,在进行被动句的英译汉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把所有的英语被动句都译成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包含“有”的句子很多,译成英语时表达方法不一,学生往往不能正确把握而常常误译。现笔者把一些汉“有”英译的例句提供给读者,请你翻译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学生的俄语学习中,汉语与俄语互译是一项很重要的练习。经常翻译,学生掌握的俄语知识可以运用得日趋熟练。学生往往觉得,俄语译为汉语还比较容易,汉语译成俄语可就难一些了。他们到底有哪些困难?教师应当怎样帮助他们克服?现在把我历年教学中经常注意的几点分述如下: 一、找出主要成分,搭好架子。学生要将一个汉语句子,特别是次要成分较多的扩张句译为俄语,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7.
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人侠 《教书育人》2002,(16):15-16
一、翻译教学存在在问题目前关于翻译教学争论的问题很多,持有不同的翻译教学观点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翻译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翻译教学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的相结合,翻译素质和翻译技能的培养。我们的翻译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1.把翻译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许多学校常常以语言教学的模式来讲授翻译教学。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纠正语法,纠正惯用法等方面。翻译课仿佛外语课一般,其目的似乎是检查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进步或后退。我们的教材上经常有这样的练习“把下列句子译成英语”,这其实…  相似文献   

8.
燕南 《英语沙龙》2011,(9):23-23
短语转换成句子 英语往往把可以用句子表达的意思缩减成为短语以求精练,因此英译汉时要使之松散化,将短语译成句子,这样更符合汉语表达方式。下面引Jane Eye的例句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外语界专家认为外语专业的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在本科笔译教学中,笔者发现刚接触翻译的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容易相信网上的译文,把外教和教师的话当做权威,做翻译的过程中缺乏批判性思维。因此,该文中探讨两节汉英翻译赏析课中如何采用案例教学和数据驱动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由于两种语言表达的思想方法有所不同,有时要把英语的肯定句,译成汉语的否定句,或者把英语的否定句,译成汉语的肯定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种反意法的翻译。 在英文当中no,not,nothing是常见的否定词,但在以下句子中,却译成肯定。 一、no在反意疑问句中: 1.You are not going out today,are you?No,I am not. (你今天不出去,是吗?_是的,我今天不出去。) 二、no在“比较级十than”的句型中:your pronounciation is no better than mine. 你的发音和我的一样糟。 三、no、or、not与一些词汇搭配构成双重否定,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译成肯定:  相似文献   

11.
一、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汉语教学常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生词──课文──语法──练习等程序。这种传统的教学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为纲,以句子分析讲解为主线,强调语法和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往往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把汉语里的每一个词或句子替换成维语的词或句子。这种教学法只注重语言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句型,忽视篇章;只重质量──精读,忽视数量,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放在语法、词汇和单句的分析、翻译上,而缺乏对篇章文章的综合运用和理解。教师满堂灌,学生生搬硬套,这便造成民族学生虽经过中学…  相似文献   

12.
范小红 《考试周刊》2015,(18):94-95
考试中对英译汉考查的分值没有在卷面上直接体现出来,很多老师忽略了英译汉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一个问题:看得懂单词,但不理解句子的意思。这让作者想到学生的翻译能力及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英译汉时不能完全按照英语原句的句子词性和句子成分直译成汉语,必须转换某些词的词性或者句子成分才能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英语原文的意思。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中常见的翻译题型充分体现了英汉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宋轩 《考试周刊》2010,(31):105-106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做好英译汉句子翻译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搞清词汇意思,转换句子结构,调整汉语表达。  相似文献   

15.
学生常常反映:把汉语句子译成俄语很困难。比如要翻译“我准备家庭作业”一句,学生就要先把各词的原形想出来,再想这些词在这句中应该变成什么形式:属于第几变位法,这里要用:第几人称;是什么性,在句中要用第几格;还有的性、数,格要与一致,等等。这才译出来。很简单的句子尚且如此,碰到难一点的,译起来就更费劲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呢?原来学生孤零零地记住了单词、语法规则,到实际应用时,就照着语法规则的公式,用单词填进去。他们没有熟读,记住学过的课文,脑子里没有一批范句可供仿效,以致见到与范句意思相仿佛的中文句子,不能脱口而出地翻译出来。由这一点,我想到应该要求学生熟记课文。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上有明显差别,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汉语高得多.汉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窄.由于两种语言语态上的不同之处,对于被动语态的英译汉就应特别予以注意.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汉译时不一定都要译成被动句,要运用汉语中恰当的表现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相似文献   

17.
汉语能力在以汉语为源语言或目的语的翻译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大学翻译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培养学生汉语能力的现象。文章论述了汉语能力制约英汉互译水平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提高学生汉语能力的实施建议,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探讨改善翻译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汉翻译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学翻译的人在把英语动词译成汉语时,往往容易忽视动词的一些语法特征,如时态、虚拟语气、动词非谓语形式等等。或者没有掌握把这些语法特征译成汉语时所常用的一些方法,以致在理解和表达上产生了问题。下面分类举例加以说明。一、时态英语的时间概念主要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而汉语动词没有词形的变化,时间概念主要靠副词表示。因此,在把英语句子中的动词译成汉语时,有时应增加有关的副词。例如: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于2013年将单句翻译(汉译英)改为段落翻译(汉译英)。为了与新题型接轨,很多英语教材课后练习翻译部分也作了相应改动。相对而言,段落翻译的句子更长,结构更复杂,翻译难度更大。由于英汉句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翻译由多个逗号连接的汉语长句时往往无所适从。笔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逗号切分法"这一概念,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汉语长句中逗号前后成分的特点和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汉语长句并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20.
定语从句既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笔者在教学中体验到:学生能辨认出定语从句,但难以把句子译成规范的汉语。这就给学生在学习和阅读理解中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根据教学经验,摸索出了一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汉译技巧。一、限制性定语从句(一)用前位法此法一般用于从形式到内容都是限制性的或比较简短的定语从句。在汉译时往往译成的字结构“……的”,放在先行词之前,把英语的复合句译成汉语的单句。例如:1.This isthevillageinwhichIlived.这是我曾经住过的村子。2.Allthat“gotosea”dontbecomerich.“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