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始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讨论.回顾梳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和学科化的发展轨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得以清晰地呈现.新时代要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朝着更高层次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要紧紧围绕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运行和接受规律的基本范畴,如引领与塑造、选择与认同、差异与共识、活力与秩序等构建起体现新时代实践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和倡导一种整体教育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关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本性,从知识的"符号表征"进入到"逻辑形式"和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既肩负着知识、能力培育的任务,同时又必须是有立场的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3.
杨玉红 《西藏教育》2011,(12):29-3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和倡导一种整体教育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关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本性,从知识的“符号表征”进入到“逻辑形式”和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既肩负着知识、能力培育的任务,同时又必须是有立场的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A1):149-15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构建不仅对思政课程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更对整个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起到实际指导作用。但在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分析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动,整个思政教育体系的原理及涉及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因此文章在这一背景下以实际研究工作为载体,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为思政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分析工作进步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本民族文化发展前景的积极表达,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底气来源。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高度关联,是高校育人过程中的"一体两翼"。当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文化功能欠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不足、教学内容与形式枯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肤浅等诸多弊端,严重妨碍了文化自信的应有实现。因此,必须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丰富教学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形式;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教育,进而厚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价值底气,不断提升文化自信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社会认同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认同是一个人在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角色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是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和目标。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教育有待加强的今天,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强社会认同教育,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实现大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学的应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应准确把握价值观念形成的科学认知机制、情感共鸣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实践强化机制,利用这些机制开展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认知,将认同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中国梦教育中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思想认同、重视理论指导而忽视实践强化等现象,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产生了认同困境,其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的指向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距离。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就是大学生将中国梦从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发展到情感认同的持续的、渐进的心理过程。因此,高校中国梦教育应该遵循将中国梦从知识同化为思想、从思想固化为信仰的认同逻辑,并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创新中国梦认同教育的路径,才能提升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源问题的解读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结论和共识,但是显然还存在着把政治的意识混同于意识的政治的不足,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模糊了自己的功能和认知边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论应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基本方法,其具体内涵在于从历史事实与理论逻辑的相互生成中求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源。按照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逻辑,意识形态政治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认同概念虽是源自学科借鉴,但也有着自身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价值导向,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遵循“主体对客体的认同”逻辑原则,可以将这一概念的内涵解析为主体维度的阶级认同和客体维度的政党认同、国家认同和使命认同三个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认同的功能提升,需要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政治认同的主心骨;坚持教育引导,深化政治认同的文化场;坚持创新引航,优化政治认同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正>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丰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交汇点,因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能够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日常课堂知识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认同、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现实基础。寻求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厘清价值认同问题,对于培育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与归属感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觉认知和价值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建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关系(对话、交往)中使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动态过程。主体性、空间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具有建构的可能性,可基于此寻求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在高校,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占据网络新媒体阵地、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等,促进大学生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逻辑以推理论证的形式呈现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也是规范人类有效思维的有力工具。价值观的形成相应于其思维的形成,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承载了价值观体系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价值观教育的充分必要条件。逻辑把承载思维的语言作为其直接研究对象,在规范语言表达,提高有效论证,识别谬误判断上有独特的力量,也为思辨活动提供工具。当前正值社会转型之际,价值观形成与实现过程中充斥着很多不利因素,如果偏离逻辑会使思维发生混论,缺乏理性导致迷失方向,这样不仅没有趋利避害,更无益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不利价值观教育的实现。因此,当前强调逻辑在价值观教育中的理性规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逻辑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的逻辑建构中,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推理和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推理是两种主要的推理形式。前者可称为实然推理,后者则可称为应然推理或评价推理。评价推理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归纳评价推理、演绎评价推理、类比评价推理和优先推理,其中优先推理是评价推理特有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推理。以评价推理为基础的价值逻辑也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逻辑的关键。评价推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容和方法的逻辑建构中均具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7.
人性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争议颇多的问题之一。逻辑起点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而在现代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研究中,以"现实的人"为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观点较多。人性自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性的自由为起点,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才使得人性自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具有了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法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化社会主体过程中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前提,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凭法律知识的灌输,而需要在法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在进行法治教育过程中应当渗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问卷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在国家归属感上体现出矛盾性,民族历史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弱化,以政治价值观为重要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低效,迫切需要加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在内容上要以民族历史语言文化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认同教育为重点,在方法上坚持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多渠道渗透和多手段运用相结合、日常仪式教育和重大社会活动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