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一个成像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2f倒立缩小实像介彩<2f f万u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实像;当“叨寸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虚像。2.2倍焦距位置是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即当u>刀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缩小的实像;当厂袱u<卿寸,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物体与像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物体与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当物体…  相似文献   

2.
一、顾此失彼例1把一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2厘米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一定成正立的像;B.一定成倒立的像;C.可能成倒立的像,也可能成正立的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错解因为物体距焦点2厘米,透镜焦距10厘米,所以物距为12厘米,这时物距大于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的实像,本题答案选B.解析本题已知物体距焦点2厘米,物体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焦点外和焦点内.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焦点外距焦点2厘米时,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内距焦点2厘米时,则…  相似文献   

3.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焦点之外的物体经凸透镜所成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于光屏上,此时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光屏位置能够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吗?在中学物理教辅资料的光学板块中,经常有涉及这个问题的题目。从很多物理交流群一线物理教师对该问题的讨论时发现,多数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莫衷一是,不清楚眼睛在光屏位置到底能否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为解答该问题,我们有必要从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眼睛是如何调节的说起。  相似文献   

4.
实验预习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此点称为焦点.将物体分别放到西透镜与焦点之间(u<f);放到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2f>u>f);放到2倍焦距之外(u>2f).用光屏接收所成的像,观察像的性质以及像到透镜的距离情况,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主要是观察蜡烛的火焰经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所以蜡烛是物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像距(v). 思考题 1.如图5-l甲所示,物体(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能…  相似文献   

5.
我们只学过凸透镜成像,没学过凹透镜成像.但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凹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可以总结出凹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运用到解题上就方便了许多. 凸透镜成像分三种情况: 1.在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前两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两侧.第三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一侧.我们又知道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且它的焦点又是虚焦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是不成像的。但笔者在一次用蜡烛为发光物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当蜡烛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较清晰的像。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后,原来如此:由光学的理论知识知,“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知,由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的作用后为平行光,因而,焦点处的物体是不成像的。但实验中为什么出现成像的情况呢?仔细观察所成的像发现,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完整的烛像,而是由两个重叠的不完整烛像组成的,…  相似文献   

7.
1.凸透镜成像作图(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由位置①移动到位置②时,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如图1.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还能成像吗?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不能成像!然而我们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暗室中把凸透镜固定,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一侧,在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观察烛焰的实像。当烛焰由远逐渐移近透镜时,所成的实像由近变远,且越远时像越大,当烛焰恰好移到焦点处时,在屏上仍能看到相当清晰的倒立实像,不过一般实验时用的光屏较小,而成的像却很大,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9.
[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实验原理]1.太阳光聚焦法;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焦点.2.公式法:当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测出物距u和相应的像距v,由公式1/u 1/v=1/f可求出焦距.3.共轭法:保持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ι不变,在物体和光屏之间移动凸透镜,使物体在光屏上先后两次成像,测出凸透镜的两个位置间的距离d,则凸透镜的焦距f=(ι~2-d~2)4ι.  相似文献   

10.
凸透镜成像是教学中的重点 ,在实际中应用也很广泛 ,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这一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便较准确地解决有关的问题。一、凸透镜成像有多少课本中主要讲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这是必须搞清楚的 ,但为了对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再谈一二。1 .当物体在无限远处 ,它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在凸透镜上 ,经折射后会聚在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这就是物体的像 ,其实它只是一个点 (见图中物体 1和实像点 1′)。2 .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 ,待其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 (见物体 2 ) ,经凸透镜后形成一…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物理第一册《光的折射》一章的教学,学生普遍感到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章末小结中采用图像法直观地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做了归纳概括,使学生感到直观、新颖。再配以简洁的口诀帮助记忆,效果会更佳。经多年教学实践,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总结为:物近像远,关键两点,二倍焦距决大小,成像虚实看焦点。物近像远:即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移近时,经凸透镜折射所成像的大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都在增加。若用字母u、v、f分别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所成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凸透镜的焦距,则有u减小,所成像的大小及…  相似文献   

12.
例1(’98天津)有一个焦距为20厘米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光变大后变小B.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C.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利用这个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80厘米解如图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为两倍焦距处.设凸透镜左侧为物区,右侧为豫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P是成缩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当物体…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通过实验可得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能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补做两个实验,还可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另外两种情况:④物体在二倍焦距点上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点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⑤物体在焦点上时,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这五种情况,可得到各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换向思维法是一种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换向思维法,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下面举例说明.例1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请你分析用纸遮住部分凸透镜后所成的像与原来所成的像相比有何区别?解析: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后的成像情况难以想象,因此可以反过来思考,通过分析凸透镜没被遮挡前的成像效果来推导其被遮住一部分后的成像情况.如图1,当u>f时,物体AB在光屏上成一个像A′B′.从物体同一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或反射的光线)经凸透图3F.OPQM镜折射后,最终都相交于该物…  相似文献   

15.
凸透镜成像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成像的条件和特点复杂繁多,识记和运用起来很麻烦。现在我介绍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同学们不妨试试。首先,我们把凸透镜所有的成像条件和成像特点用一个示意图集中表示图来,下面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物体与其对应的像的相应位置。在这个图示中,凸透镜成像情况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uf成实像;二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的实像;虚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且正立,放大:而实像与物体…  相似文献   

16.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明确两个分界点(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列出一张对比表。3.记住一段顺口溜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  相似文献   

17.
凸透镜成像一次实验看到四种像,经分析、实验验证得出看到的四种像,一种是凸面镜反射成像,一种是凹面镜反射成像,另两种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和眼睛两次折射成的像。明确来自物体的光,经凸透镜一次折射只成一种像。  相似文献   

18.
光路可逆原理,无论光是发生反射还是折射都普遍遵守。若能正确地理解这一基本原理,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解决与此有关的一些复杂问题十分有用。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1)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并结合下图,可以作这样思考:若把AB看作物体,则A'B'为它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1)u>2f的情况;若把A'B'看作物体,则AB为它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2)的情况。例1小红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且距离凸…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些物理习题,由于约束条件的限制,制约了某些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这些物理习题,如果我们根据约束条件建立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就能删繁就简快捷解决问题.1.物体在凸透镜前30 cm处,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12 cm处的光屏上成像,当物体向凸透镜靠近10 cm,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放大的像C.一定是虚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解析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物距u=30 cm,像距v=12 cm.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类透镜,中间厚而边缘薄,我们称之为凸透镜.它的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1,其中F为焦点,f为焦距).如果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上,物体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就会有不同的会聚情况,即物体成像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凸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