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河北玉田第一中学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于十月二十四日举行了《南方来信》报告会。会上由语文教研组组长作《一本惊心动魄的好书》(推荐《南方来信》)的报告,然后由几位语文教师和学生表情朗读了《南方来信》中的几篇作品。学生们受到很大教育。如初二乙班有一位少先队员说:“过去我只是从口头上懂得美帝国主义凶恶残暴,但总觉得不具体。今天我才深刻地体会到美帝国主义的凶恶残暴是个什  相似文献   

2.
一直一直幸福下去今天上课,我给学生读了昨天在《意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一直一直幸福下去》(何炅作)。每次我将喜欢的文章读给学生听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安静。这总让我想起给女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个重要的思想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占领,资产阶级就要占领。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较幼稚,缺乏批判能力。他们爱看小说,但一味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怪诞,在阅读一些旧小说过程中常受到一些消极影响。有的读了《红与黑》,竟崇拜极端个人主义者于连的“敢作敢为”;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夏天,我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在广州读大学的弟子们知道我来了,纷纷赶来叙旧。弟子们说:“老师,您在高三教我们的那些字词,早就像水过筛子一般大都漏完了,而您在高一高二,教我们听《梁祝》《二泉映月》作文、看漫画、欣赏广告的这些场面现在还记得。”是的,一个语文老师,教了学生几年语文,到底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回味着弟子们的话,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想起老师的那块小黑板。  相似文献   

5.
读完毕淑敏的散文《握紧你的右手》,不禁使我想起前苏联诗人叶甫图什科的两句诗:当母体结束对我们的孕育时,家对我们的孕育便开始了。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当家结束对我们的孕育时,社会对我们的孕育和塑造也随之开始。"""  相似文献   

6.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一个人?“忘了有多久,再没听到你对我说,你最爱的故事……”每当我打开播放器,我都会听这首光良的《童话》。听着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故人。他的声音和光良很相似,我很喜欢。听一首老歌,想一个故人,念一个朋友。记得读初中时,我和这个故人由于个子差不多高,老师便把我俩排在了一块,我们成了同桌。刚开始,由于抱着男女有别的思想,我俩不太说话,后来,慢慢熟络了,才偶尔聊聊天。这一聊,才发  相似文献   

7.
我读了《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篇文章,受到很大启发。文章通过《穷人》这篇文章里的一些朴朴实实,恰如其分的句子,告诉我们在写作文时,“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不在于用华丽的词语和激昂的语句,而在于做到“用词、造句恰如其分”。我看着这篇读写例话,不禁想起了我在写《广场卫兵》时的一件事。那是一个炎热  相似文献   

8.
放飞小鸟     
春天又来了,树绿了,花开 了,燕子从南方赶回来了,天地 间一下子变得热闹极了。我漫步 在校园的小路上,听着鸟儿在树 上欢快的歌唱,看着鸟儿飞翔时 优美的身影,不禁想起了去年老 师教我们一句诗:"劝君莫打 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已摆到我们面前,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它所倡导的新理念,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现以《匆匆》为例,谈如何以句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要求他们细读课文,找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来体会情感,领悟道理。我们从学生找的句子中选取以下几句进行训练: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接着问: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挺难受,有的说头昏脑涨。我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时不急于让学生说,而让他们读整个第二自然段。我又范读之后,问: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难受,对时光留恋;对时光溜走…  相似文献   

10.
剥冬笋     
编辑老师:作为《小星星》的订阅者,我发现它非常适合我们班里的学生阅读,我经常把其中的一些学生作文当做范文读给我的学生听,学生也非常喜欢听。现在我选择了我  相似文献   

11.
看学生读     
前不久,我听了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她在让学生读《三峡之秋》这篇课文时对学生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文章为我们描述了长江三峡美丽的景色,我想请同学们读一读,看你们是不是真正的融入到了这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这位老师的话一说完,同学们就开始声情并茂地放声读起来,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正襟端坐,有的神情严肃,一个个读得都非常认真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这位老师一直都在凝视着学生们的举止神情,还时不时地点头微笑。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国培班上,我将学生作文《我不认识她》(见附录)读给学员听,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的学员说,这是一篇好文章,有真情实感,可以得高分;有的学员说,此文思想不健康,只能得低分;还有的学员说,平时作文可以这样写,但高考、中考不可以这样写。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真情实感"与"思想健康"一直是写作教学和作文评价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情况非常复杂,有时处于矛盾的  相似文献   

13.
涂祥俊 《江苏教育》2008,(14):67-68
在学习《军神》时,我问学生:“读了文中描写刘伯承的语句,你有什么感受?”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读了这些语句,我联想到了,有一次,我削苹果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流了好多血,当时我疼得大哭了一场,跟刘伯承比起来我太不坚强了。”有的说:“我想起了上一次打针时,自己害怕得哭了。现在读了这些语句,我觉得自己太软弱了,我以后要向刘伯承学习,学习他勇敢顽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教学生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学生。上学期,我们根据党支部的指示,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谈谈我们初步的收获和体会。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建立了四十多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小组,学习了《反对自由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并写学习笔记1130篇,约45万多字。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15.
师爱的力量     
杨光 《生活教育》2009,(12):21-22
最近我又读了一遍《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警语》,书中提到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学校当老师的那一幕幕……  相似文献   

16.
余文森教授曾经听一位教师上《滥竽充数》这一课,课快要结束了,教师按照惯例说,读了这则寓言,大家从中明白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批评南郭先生不学无术;有的学生说,我们不要不懂装懂;有的学生说,没有真正的本领是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学语文老师写的《新课标小学作文探究》论文集,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听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和樊铭路老师的《我想变》的教学。读了论文,又听了作文课,我感觉耳目一新,非常高兴。我从中看到了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看到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新思路及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看到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看到了小学生作文表达的童心。变化之一:变学生被动作文为学生自主作文很多教师都提到:“学生认为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学生没兴趣,没话说。”为什么呢?有的…  相似文献   

18.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作为一个革命老战士,每当想起毛主席把我们这些在旧社会吃糠咽菜、受尽折磨的苦孩子引上革命道路的深情厚恩;想起毛主席创建和领导我党、我军、我们国家的丰功伟迹,不禁热泪沾衣,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19.
明天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内容是"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教学这一内容的情景:学生们课前已搜集了资料,准备得充分的学生还能丢开资料介绍,准备得不够充分的学生则捧着资料读。别人介绍的什么,大多数同学不感兴趣。读的人读得冗长,听的人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介绍一个民族,成了"走过场"。我想,这样的口语交际,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能得到锻炼吗?那一节课一直压在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最近听了很多课,坐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有的课听完后印象不深,甚至留下一堆的遗憾,而有的课听完后会让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前几天有幸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11节课,感触很深,其中《借生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级《借生日》(人教版)师:你们向别人借过东西吗?生1:我向同学借过小刀。生2:我向同学借过橡皮。……师:那你们向别人借过生日吗?生:没有。生日怎么可以借?师:是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自由读课文,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的。(学生自由读课文)师:通过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