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史”与“政治”具有内在同一性,高校思政课与“四史”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四史”教育与大学生政治自觉培育具有内在关联性。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对培育大学生政治自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此,阐述了大学生政治自觉的基本内涵与大学生政治自觉培育的迫切性,论述“四史”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自觉培育的逻辑关联,总结了“四史”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自觉培育的价值,并提出了“四史”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自觉培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育、输送更多的人才资源一直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大学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精神状况和大学生“精神成人”等相关命题进行理性探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辩证关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3.
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具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双重意义。结合当下高校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心理健康资源、发挥朋辈榜样教育的引领作用、落实培育方法中的主体性坚守等路径,切实提高社会心态培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基于当下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疫情背景下,高校可以从构建思政教育网、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理性乐观、积极向上的就...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文精神是高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形成的文化观念、思维形式、行为特征和行为方式,它包括学校精神和传统、校风和学风、人文关怀与集体舆论等内容。将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尝试。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既体现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因此,人文精神的培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依托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依托传统文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培育大学生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团队素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娱乐性、多元化、隐私化的高校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重不断加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高校网络文化的新特点,认真分析高校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损益,从换位思考、引导疏通、理性教育、主动出击、依托互动等方面予以应对,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公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培育成为具有一定公共美德、公共意识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公民既是大学的应有之义,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但目前大学公民教育的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要使目前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完整的公民教育转型,就必须完成大学从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的转变,树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构建以培育合格公民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真正的现代公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主阵地,高校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缺乏引导,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不高,跟不上网络迅猛发展的步伐。加强大学生网络接触情况的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途径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在对张家口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培育、学校培育、自我培育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然要求。高校应积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手段,探索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政治合法性基础奠定在超越性的秩序之上,是传统政治文明的共同标志。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则是以合理性为基础的政治合法性的确立。理性的片面扩张是现代社会政治危机的重要根源,以公共理性重建合理性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致思道路。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坚持最好生活的非政治特性,卢梭虽然要把人引入道德与政治,但仍然是以最接近于自然状态的最好生活寻找社会存在的惟一合理性,并展示出教育的最高可能性。因此,柏拉图和卢梭虽然就何为最好生活持有不同意见,但两者都展示了人性的最高可能性。特别是此种展示,一方面有赖于教育,一方面有赖于政治方案的设计,并以最好生活为最高探讨规划教育与政治。以赫钦斯和杜成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哲学把哲人或社会的自然人转换为好公民教育,寄托于政治及政治教育或者说在政治框架内实现人的普遍的幸福生活。现代教育哲学对最好生活的探索的放弃,表明了它的下降,并意味着它把人的幸福附加在政治以及教育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之中。  相似文献   

13.
刘学坤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5):103-110,124
西方政治与伦理经历了由合到分的过程,二者的分离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和教育后果,政治不断暴露出伦理缺陷,公民走向政治冷漠.以课程和非课程形式存在的专门的政治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并成为政治的重要设置,保持适度政治热情成为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政治教育无法挽救西方的政治困境和社会的现代性道德危机,西方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转向在根本上是其教育救国论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通常意义上对政治的特定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理解,主要源自工具理性向政治领域的扩张所致,这样就导致了政治生活的专门化,从而忽视了政治的价值理性,因而致使政治活动的非生活化。这种背离为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重新审视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与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相互关联的思考,使得政治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可能,为打破僵化的理解方式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因此,政治作为一种人们现实的生活样式,其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使人的政治性更好地体现人性和人的生存方式,而且是增强社会生活民主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嘉应学院学报》2005,23(5):98-101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作为途径之一的政治教育,它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本文针对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从政治教育这一角度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目标;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政治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四个对策来克服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6.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are discussed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onsequence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Norwa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of a country where increasing cultural diversity challenges traditional politics of religion. In the present climate of conflicting views on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politics, religious education is higher on the political agenda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but it is unclear which path the governments choose to follow. For religious educators it is important to engage critically in the political debate about religion, and to show a basic political loyalty towards the education of the individual child and towards improving the lifeworld of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推行专职政治辅导员机制能够进一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对于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是当代政治学领域里的一支重要思潮。以女性主义的政治权力观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重大命题,是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层面上的分析发现,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具有重大一致性,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正义性、合理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外部性主要用来指行为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影响。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经济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的征税、界定产权、政府管制等治理手段存在着局限性。从理论上看,外部不经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人的“利已”理性驱使下的不道德行为造成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服务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消除外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实践性是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这种教育理念的实践向度。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