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文学》课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用文学审美充实课堂教学,是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学》以谦虚、开放的姿态积极介绍世界文学,遍尝一切新鲜的“异味”,尤其是对世界左翼文学潮流的介绍细致而深入。这也反映出了19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发展趋势。《现代文学》对其作他家与文学现象的介绍也是相当中肯的。此外它还呵护着文学新人的创作,支持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期专栏刊发张伟栋的《历史"重评"与现代文学的兴起--文学与政治双重视野中的八十年代初现代文学运动》一文,旨在探讨80年代初现代文学重评运动的思想史内涵。这一内涵体现在"拨乱反正"的历史向度中,现代文学研究以文学与政治相互交错的双重视野展开对文学历史的确认和对历史真实的还原,从而确立现代文学学科的学术史地位。该文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和80年代初几本现代文学史的考察,试图完成这一叙述。  相似文献   

4.
杨洪承教授长期耕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现代文学与文化究等方面建树颇多。先后出版了《王统照评传》、《文学史的沉思》、《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文学边缘的整合》、《现象与视阈》、《废墟上的精灵》等。这些著作展示了杨洪承教授长期以来不地从多层面、多角度、多视闾对现代文学与文化进程进行思索和透视的努力,也显示了他在文学批、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及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创获。  相似文献   

5.
自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文学评论》1 985年发表《论“2 0世纪中国文学”》后 ,围绕这个话题 ,学术界发表了许多意见 ,有赞成的 ,有反对的 ,也有主张“另写文学史”的。但是 ,赞成者居多。黄子平、陈平原和钱理群又联合在 1 988年出版《“2 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我看来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提出 ,填平了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人为鸿沟 ,赋予 2 0世纪中国文学以整体感悟的可能。从深处讲 ,它瓦解了意识形态支配的文学史阐释体系 ,使文学史界不再按照革命史的话语模式来编撰文学史。在政治标准下似…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与马华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论题,从中国“五四”新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接受到当下马华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中国大陆文学和作为中国大陆文学支流的台港文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梳理和研究的。从“五四”新文学对马来亚的影响、马华文学的艰难求存与当下马华文坛新变三个角度考察,从近一个世纪的马华与中国现代文学交流的过程,可以寻找出两地文学的文化交流模式.勾勒出马华文学在中国性与本土性之间互为勾联与纠葛的文学脉络和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7.
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包括四个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它的存在就是它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事实的历史,而不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文学理念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有"我"的文学史,而不是无"我"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构成的一个时空结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不但超越了文化大革命前夕,政治革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而且超越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翻案文学史观。这种双重超越,是一种终极性的超越,是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身本质的回归。他把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存在本身视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而且是不假外求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透露出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相似文献   

8.
正对既定文学史建构的质疑与对文学现象的重新梳理思考,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一些有见识、带有启示性观点的提出,成为这一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逄增玉先生的《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商务印书馆,2012年)是对自己近30年文学研究的总结与展现,体现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与深刻发掘。逄增玉先生总是能及时地发现文学史研究的空白或薄弱地带,并且以探索的勇气与拓荒的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由一批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对中国文坛择优拔萃形成的文学作品集,而其中编选者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巨擘的鲁迅先生。我们可以从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他对待文学,尤其是对“五四”及其前后十年间文学明确的态度,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0.
吴福辉先生2010年1月出版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在看似中规中矩的"发展史"框架中实则另辟蹊径,体现出诸多创新之处:一是避开进化论文学史观,以合力型文学史观的大视野结构《发展史》;二是采用了织毛衣式的一片一片的写法,又分别以文学典型年将各片绾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是追求图史互动、图文并茂的特色,各幅插图与综合性图表分别拓展了《发展史》的意义空间。以上创新无疑会为文学史的写作、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近代小说研究史的梳理与评述,能使人们了解百年来的研究概况及其薄弱环节所在,也能使学者们明白今后研究的着力点与方法的改善.《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在这方面做了很有价值的工作."重写文学史"口号提出二十余年来,各种文学史专著的接踵而出,但若从研究史的角度作考察,各种撰写模式及其综合使用在方法论上与前相较并无本质差别.这说明首先得重建文学史的基础,其中包括文学研究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个性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年之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那时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品还主要停留在个性研究的层面上,彼此之间没有统一的联系,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但这个学科却不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联系在一起的,而是由国家领导机关通过政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它构成的是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的组织,是通过科学(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开始发展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是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性表现在:无"我"、无"理",而有"道"(整体性),体现了科学研究(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开创了一种写史"范式",影响且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编写。夏志清从文学性、人性和道德情感的角度评判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研究模式,与大陆以"革命斗争"思想启蒙"改造国民灵魂"等关注视角迥然不同。对言词、字句和文字本身细腻的关注是文学史编写文学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基本立足点。就此而言,夏著的典范意义对当前文学史编写如何走出困境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乡土化”即:加大地域乡土作家的份量,以其亲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地域性因素,以其差异性深化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从地域文化角度剖析作家作品,拓宽研读文学的视野。而“立体化”即是强调“博物馆意识”、“大文学史意识”,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由单一讲述变为讲述与图像、音像、实物、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现代学史的研究历史至今已近80年,而在大学讲坛开设学课程也有7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建国以后,《中国现代学史》课程成为高校汉语言学系必修课程之一。新时期以来,高校中国现代学史的教学与学术界的研究进展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鉴于此,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要重视教材的建设与选用;二是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侧重学术性和师范性;三要有的放矢,建立良性循环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系列选修课;四是对课程评价体系作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具有转型意义的代表作,其以“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视角为关注点,摆脱了以往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唯“阶级论”是从的理念.“现代”一语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价值取向变化的标志.“现代性”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应用凸显的不仅是语言,更是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情商教育的必要性日渐凸显,但很少有高校为此设置专门课程。对人文色彩极其浓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而言,教师完全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的情商教育渗透进去。在内容上,可以从确立"追求幸福"的价值观、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确立审美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三个方面入手;在方法上,可以通过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作品的赏析和自我体验的参与来实践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最早以"史"出现的两部主要属于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史专著,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和《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建构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意义。尽管其文学史观明显受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影响,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和无征不信的严谨学风,又使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胡著,得出许多创见,并以其长久的学术生命力或明或暗地参与了与其后逐渐建构起来的近代文学史的对话,为推进近代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全面和公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晓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表现出较为独特的理论视角、文学史观,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格局与构成、历史时期的划分、文学史的叙述方式都有自己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