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康德以来,人们,特别是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等总以为“先验的”就等同于“必然的”,“后验的”就等同于“偶然的”,也就是说,“先验命题一定是必然命题,后验命题一定是偶然命题”。但是,克里普克却提出了“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也就是说,“先验的”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后验的”也并不一定是“偶然的”。显然,克里普克的这个理论是与传统经验论观点相矛盾的,是对传统经验论的彻底打破,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克里普克关于后验必然命题的论证基于“专名是严格指示词”这样一个前提,而“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只是一种模态直觉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前提是先验的。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具有了先验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克里普克提出的后验必然命题,指的是那些不能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而得知其不可能不为真,且在形式上一般由两个严格指示词所组成的命题。克里普克对于这类命题的论证,可以重构为"同一对象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后验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偶然性幻觉之缘由"四个步骤。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是其后验必然命题的核心和依托。  相似文献   

4.
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与康德的先天综合命题有相同的理论缘起,都起源于对归纳问题的思考,致力于解决经验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克里普克论证后验必然命题的方法和康德证明先天综合命题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康德对先天综合命题的证明主要借助的是先验演绎的方法,夸大先验主观的一面。克里普克则是以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名称是严格指示词”的先验直觉作为论证背景的。不过,克里普克的论证却是以反对康德观点开始的。康德和克里普克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验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但是他们的观点对于解决归纳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钠是钠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Na2O2与H2O、CO2的反应及计算,并且可以衍生到有机物的燃烧及其产物与Na2O2反应的考查.现对教材中Na2O2与H2O、CO2的反应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规律,并拓展到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所得产物与Na2O2反应后固体质量及气体体积的变化.一、Na2O2与H2O、CO2反应的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相似文献   

6.
一、缘起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现代教育理论有一个重要命题:“一个不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那么,学生学会了提问,提出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又该怎样应对学生“提问题”呢?我认为除了师生当堂讨论交流解答外,可以将学生提出的典型而有趣的数学问题作为“教材”,开设一节趣味数学课,引导学生探索研究,不失为一种处理学生“提问”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是经常被引用的一个经典命题,也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命题,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恶动力说”。这一命题是恩格斯对黑格尔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恩格斯看来,恶只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纯净的过氧化氢是无色透明而黏稠的液体.往它的稀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能促进H2O2的分解.此原理在实验室中可用来制取氧气,且所得产物除了氧气以外就是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成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首选原料,被誉为“绿色氧化剂”.因此,命题者越来越青睐以过氧化氢为材料编拟试题.  相似文献   

9.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叫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化学式为H2O2,易溶于水。双氧水和水(化学式:H2O)虽然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从分子结构来看,一个双氧水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双氧水”因此而得名。正是这一个氧原子的差异,使得二者的性质有很  相似文献   

10.
克里普克关于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观点,是对蒯因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观点的进一步推进和具体化,克里普克的先验偶然命题是在特定语言系统之内做出的关于语言系统之外的陈述,这从逻辑上说是不恰当的,他对后验必然命题的论证立足于某一语言系统,但得出了超越该语言系统的结论,这在逻辑上也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