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红桃 《考试周刊》2011,(86):223-223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专家对“生命意识”的论述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2.
黄瑶 《中小学电教》2011,(10):82-82
俗语说:“鸟儿捉到树枝上,你是无法让它筑巢下蛋的”,课堂的安静并不意味着学生已进入了学习状态。要想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必须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谈几点自己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专家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所以要想达到这最佳状态,就必须激活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激活初中语文课堂呢?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活动是以师生的情感交流为背景展开的,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话”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法宝。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的提升达到最佳状态。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师应积极创设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的情境。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创建有生命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一定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一定会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精彩的教学情境是赋予课堂以生命,  相似文献   

6.
施淑棉 《成才之路》2010,(35):45-45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得到最大化。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师生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益。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全体学生在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的绿洲",为"生命价值"而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生命课堂的特质,并依此为原则组织教学,使其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教学不断回归"日常化、生活化、生命化"。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应是充满阳光的地方,是向每一个学生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乐园。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课堂究竟该是什么样的呢?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概括:“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创造奇迹。教者启发有方,能使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尝到了思考的乐趣,享受了创造的快乐。因此,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好阵地。笔者从教多年,下面就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饱含激情、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然而反观现时的语文课堂,有的课堂过于随意、教学游离目标;有的课堂师生语言拖沓冗长、废话连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课的魅力。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活”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叶澜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异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3.
唐永全 《教师》2012,(1):54-55
"构建有生命的课堂"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一定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一定会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激活课堂的四项要求是:①导入含活式——带着兴趣,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精辟地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我们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发展、人格完善,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鲜活与生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活”的魅力。“活”的课堂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主宰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期待和渴望,让课堂教学充满欢歌与笑语。在课堂上,孩子们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跳动的思维、稚嫩的童声、天真的笑脸、丰富的想象……让课堂充满了生气、灵气,同时也有几分稚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课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就我们小学语文的教育来说,更应是一个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自主交流、反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文本也当成一个活的生命体来看待。这样,师生感受到的是各个生命的交流、涌动、成长。  相似文献   

19.
李敏 《语文天地》2012,(20):24-25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提倡高效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师生双重智慧,构建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沐浴在欢乐的课堂氛围里,让师生双方都获得学习愉悦,使语文课堂变成生命课堂。生命课堂是新时期最具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转变教学思想,发挥师生双重智慧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智慧的内涵包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要变“活”,变“动”,成为生命课堂。生命的本质在于“动”,要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就要摸准学生的兴奋点,找出学生的动情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主角,让每颗心都有飞翔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