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记者:见到您很高兴,我刊开办了一个访谈专栏,把您列为访谈对象之一,现正好可实施此计划.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霜露再度染红北国的原野时,或是第一只南来的春燕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之际,我的胸中不禁涌起滚滚波涛,一腔思念向着遥远的英国土地飘去。向着可敬可亲的巴里·哈丁老师飘去。去年的今天,我们还一起站在这里,可如今,您已回到了西欧的故乡,已经一年多了再也没有来北京。我终于意识到您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是什么,常常引起我对您的怀念?是那严厉的面孔,冲天的怒气,还是……通过汤姆森基金会的一张报纸,我得知您有着40多年的记者生涯。您曾是伦敦《每日镜报》驻欧洲和美国的著名记者,《太阳报》和《星期日画报》的新闻主编。现在,您是基金会的专职业务顾问。但在我第一次见到您时,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相似文献   

3.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10,(11):30-31
李:高老.今天上午参加萧乾先生诞辰百年座谈会.有幸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见到您,才有机会上门访问。我从1978年开始订阅《世界文学》至今,受益颇多;没想到今天终于能面对面对您这位老主编作一次访谈。  相似文献   

4.
1、开头:有个小故事8月的北京,热浪袭人,吴海民顶着正午的烈日,骑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刚进家门,电话铃就叫了.“喂,您是吴记者吗?”一个女子甜甜的声音.“我是.”“我可找到您了!”那女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现在在你们新闻出版报的办公楼里,我想马上见到您……”放下听筒,吴海民骑着自行车又返回办公室,虽是烈日当头,但他觉得有片绿荫为他遮阳,一种胜利的喜阅使他忘记了疲劳和饥饿.身轻如燕,车轮飞转……  相似文献   

5.
李:邓老.有幸在北戴河见到您.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邓:你们右宁研究“五七”干校.很有意义、它实际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一定特征的典型事件,特别是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知识阶层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6.
寒菊 《北京档案》2001,(1):16-17
前不久,我们门头沟区档案史志局一行四人在北京医院北楼拜访了正在治疗的侯正果将军.侯老今年90岁了.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对当年的记忆表述得层次分明,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分外高兴.他的两个孩子讲:老人一听说你们要来,一夜没有睡好.  相似文献   

7.
台湾去复还     
父亲大人,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轮船已经载着我穿过台湾海峡,到达上海了!而此刻,在展纸给您老人家写信话别时,我还在基隆港的一家小旅店里.我现在心情是复杂的,我将要离开您和家人,远走他乡,不知何时才能重聚,也许一生都没有机会了,想到此,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回内地,我是下定决心.爸爸,一年前当我告别大陆亲友随您老人家来台时,亲友们都很羡慕我,说台湾就像世外桃源,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是一片乐土.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2日上午,听接待室有同志讲:"老书记查档来了",我和王立新局长赶赴阅览室,见到原河北省统计局局长、解放战争期间曾在我县任县委副书记的刘蒂同志,我们将他请到办公室.我问:"您这次主要查什么内容呀?"老书记讲:"我们几  相似文献   

9.
《四川档案》2008,(2):51-51
如果您走进四川省档案馆,来到该馆档案保管部,您一定会见到一位老同志,花白的头发。朴素的着装,腰上挂着一大串钥匙,笑呵呵的穿梭于档案库房,紧张而忙碌,淡定而坚毅。他,就是四川省档案馆一名普通的档案保管员——周泽贵同志。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盛大的舞会上,实话先生见到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女人,他走过去向她行礼,说:“您使我想起您年轻的时候。” 老女人微笑着说:“怎么样?” “很漂亮。” “难道我现在不漂亮吗?”老女人带着几分戏谑说。 实话先生非常认真地说:“是的,比起年轻的您,您的皮肤松驰,缺少光泽,还有皱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