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书法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应构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认知方式,强化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传承方式,创新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方式,探求书法和美德的互促关系。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书法受到极大的冲击.语文与书法相互融合,密不可分,中小学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书法教育,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语文教育必须承担起书法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生书写好每一个汉字、传承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健全的组织网络是促进写字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的前提,理念前瞻、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教师团队是推进书法课程建设的保障,环境的营造、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实施书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加入了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行列,令人欣喜。但深入观察,在热热闹闹的背后,书法教育的根基并不牢固,书法教育的方向有所偏离,书法特色学校的创建不乏怪圈。书法首先是书写的艺术,写好汉字是书法教育的首要追求;教育理应公平,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是书法特色学校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着书法课程落实流于形式,书法师资力量缺乏,学生书写习惯较差,计算机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得教师写字水平下滑等问题。为此,农村中小学应培养好学生的写字习惯,统筹师资力量,落实好对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其必将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得教育闲暇文化理念得以重构。但书法教育进课堂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现实难题,诸如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专业书法师资短缺、学习主体普适性存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写字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师资培训与长效师资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其必将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得教育闲暇文化理念得以重构。但书法教育进课堂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现实难题,诸如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专业书法师资短缺、学习主体普适性存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写字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师资培训与长效师资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一、明确书法教育的功能定位和责任归属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常常是重毛笔轻硬笔、重艺术轻实践、重技法训练轻文化渗透,长此以往,书法教育很可能异化为追求作品获奖的手段,而丢弃了“普及、推广、全面提升”的初心。我们应当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一笔一画写好字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感受书法审美和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写好字是中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中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书法兴趣的培养影响最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书写水平和书法素养都较低,不能胜任教学生写好字的任务.为改变此现状,需在高等师范院校(大专、本科)中文专业开设书法课程,大力加强书法课教学,努力培养中文教育专业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提高其书法素养.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几乎冷落了书法教育。致使我国国民书写水平较差,书法素养极低,很难适应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要开展好书法教育,应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转变观念,端正对书法教育的思想认识;建立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健全书法研讨团体,培养一批书法测试员。  相似文献   

11.
传统书法教学多以“师徒相授”、“互相陶染”为法,这也是学校书法教育的通则.书法教育如何融入高职教育,本研究在继承传统、吸收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实践实验基础上提出了“3M书法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书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求现代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着眼于长远的观点,站在更高的高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内涵,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书法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师书法课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因而必须进行革新。书法课是艺术课,是美育的组成邵分。教学应以练写好汉字为中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力、感悟力、模仿力、想象力尤其是创造力为根本,并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用启发式教学,加强直观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中唐是中国书法的一大转折,此期“经世致用”的书法思想取代了六朝的贵族风度和盛唐宗教性的狂热而主宰中唐书坛,这一书法思想的根源是儒家入世的功利主义。其表现主要在:对篆,隶,楷等实用书体的推重,以实用的态度崇尚笔法,书诀,强调师承,苦功,在审美理想上追求古拙,含蓄,尤其是肥劲之美。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唐书风的形成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贺观清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82-83,96
中国明代的书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及书画结合的倾向,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就其整体艺术而言,不如前贤,但在书法艺术的形式感和个性化方面却有着突出的成就,表现出时代性与个性的统一,产生了一大批集大成者。但随着帖学书法的盛极而衰,明代书法在掀起最后一波高潮后亦走向没落。明代尤其是明末书法的盛衰,对清代乃至当今书法都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6.
汉字多元化教育,即利用汉字的多维教育资源,以汉字字形结构演变解读、汉字构字理据揭示和汉字书法艺术欣赏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发展。通过对三所幼儿园大、中、小班儿童汉字多元化教育的实验研究发现:汉字多元化教育对3~6岁儿童想像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5~6岁儿童分类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彝文书写的行款,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格式.近代以后由于受到巨大的历史变革的影响,偶尔有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形式,但不是主流.近年来,多次比较大型的彝文书法展览和出版的彝文书法选集,绝大多数作品都采取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形式,背离了传统彝文书法的行款格式,应该从加强传统彝文的学习教育、坚持彝文书法传统的左书标准模式等方面给予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书法学习现状的调查,并从当代大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内在意识、学习书法的外部环境以及如何看待今后书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强对书法的宣传和书法氛围的营造,需要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点来培养其书法兴趣,加强书法网站建设和宣传、QQ群的设立等等,并需要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特征合理安排书法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9.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