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充满人性美和生活美的美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智慧,能够塑造学生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初中的音乐教育还算是起步教育,所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感、音乐理念很重要。而音乐是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形式,所以可知美育教学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许多先进的中小学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在此谈一下对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充满人性美和生活美的美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智慧,能够塑造学生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克勤 《快乐阅读》2011,(12):177-177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知道欣赏音乐是要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有三个目的 :一是教育 ,二是净化 ,三是精神享受。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 ,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 ,使其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音乐欣赏教学则是完成这一任务 ,达到音乐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有效地发展听觉 ,可实现培养学生感觉和感受音乐的目的。“音乐是听觉艺术 ,故音乐教育要立足于听 ,各种不同的声响 ,使之听于耳膜 ,动之于大脑 ,化之于心灵 ,收效于言行 ,这便是音乐产生效用的全过程。”要在音乐欣赏课中发展听觉 ,应该从选择优美动听、引人奋进、有思想…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强烈的创造性,是人们内心感受的重要展现形式,是美育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发挥音乐教育的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方法途径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马秋莲 《考试周刊》2015,(22):185-18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9.
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则是艺术的艺术。怎样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音乐海洋中,让美好的音乐与快乐同在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纵观音乐教育的发展,发现音乐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音乐的欣赏、对于音乐的表现却远远不够。怎样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以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金科 《湖南教育》2003,(20):54-54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为主,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音乐教育应该像优美动听的音乐,给学生以轻松、活泼的感受,让学生体会音乐之美。这要求音乐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音乐创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我国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普及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首先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一个高尚的人。”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教育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既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最深刻、最直接、最易被接受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一、立足音乐课堂,结合音乐审美进行德育任何艺术门类都有其教化功能,音乐教育更是如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16.
合唱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小学合唱教学是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音乐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教育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我国学科教育中的一个补充和提升,在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力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音乐艺术是审美的艺术形式,音乐中包含着听觉、情感的深刻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朱媛 《华章》2013,(23)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是心灵的催化剂,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本文通过三方面阐述音乐教学的点滴创新。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霍姆林斯基的话准确的表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是情感的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