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6):F0003-F0003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的现象,多彩多姿变化无穷,常常引起人们的暇想,激起人们作各种各样的推测,太阳系也是如此。太阳系中的主要天体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如金星、地球、木星等)和行星的卫星(如月球),还有小行星和慧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九大行星则周而复始绕太阳公转。于是,这些天体的位置就会形成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使我们能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天文现象。如1982年行星呈扇形排列,天文学上称为“九星联珠”,也有人称为“行星直列”。这种天象奇观,当时在人们的心扉曾激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一种更奇特更使人瞩目的天体排列景观  相似文献   

3.
《作文》2023,(Z2):91-92
<正>浩瀚的宇宙中,运动中的天体会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由低到高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其中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等构成的。什么是行星呢?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2006年提出的行星定义是,有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有足够的质量使自身的引力超过物质的刚体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 ,要求学生知道太阳系的构成 ,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相关关系。2 通过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太阳系的构成 ;通过对九大行星的有关数据的分析 ,了解一些关于九大行星及太阳系的情况 ,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想象力。3 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 ,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太阳系的构成 ,及通过对九大行星有关数据的分析 ,了解一些关于九大行星及太阳系的情况 ,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  相似文献   

5.
晴天的夜晚,星光璀璨。当你凝眸远望这满天闪烁的星空时,你会不会想到一个问题:这宇宙里的星星到底有多少?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在太阳系里有九颗大行星。但太阳系里是否只有这九大行星呢?这仍是个未解之谜,不少科学家长期在寻找着第十大行星。2004年3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太阳系里新发现了一颗围绕太阳旋转的红色星体。该天体是迄今已知的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大天体,目前尚不能确定该天体是否为行星。如果其行星身份得到确认,它将成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这个红色的神秘天体,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技学院行星天文学副教授迈克…  相似文献   

6.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11年,太阳系九大行星(包括月球)对太阳引潮力合力的极大值周期也是约11年.由此认为,太阳黑子活动可能是由太阳系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太阳等离子体的一种潮汐现象.  相似文献   

7.
走近矮行星     
在一次物理课上,笔者讲解过这样一道习题: 太阳系原有九大行星,它们均绕着太阳旋转,可将它们的轨道看作圆,已知地球的轨道半径小于冥王星的轨道半径.最近国际天文学大会重新对太阳系天体进行了严格的定义,把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这使得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太阳系则变为拥有八大行星的星系.关于对冥王星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8.
沈辉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6):26-27
例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还发现有九大行星、66颗卫星……表中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部分近似数据。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部分近似数据行星行地球星的直径倍数为距地球离的太倍阳为数地公球转的周倍期数为水星0.390.390.24金星0.970.720.61地球111火星0.531.521.88天王星3.719.284海王星3.530165(1)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8km,太阳光传播到海王星需要的时间是。(2)水星的公转周期是d。(3)天体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太阳系中的星球到太阳的距离满足距离公…  相似文献   

9.
本专题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依据课本插图比较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比较九大行星和彗星的运动方向: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0.
探索问题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 ,是学生对未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新关注 ;问题的回答 ,则是学生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创新构建。通过问题的回答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凸现。有学生说 :江山易主 ,太阳不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因为太阳的质量减小 ,其引力减小 ,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将会被其它恒星吸引。所以 ,太阳不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宇宙中将不再有太阳及太阳系存在。有学生说 :物以类聚 ,太阳和太阳系仍然存在。因为是人类把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叫太阳 ,把人类所在的恒星系统叫太阳系 ,随着太阳的消失 ,一定会有新的太阳诞生 ,就一定会有新的太阳系存在…  相似文献   

11.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根据恒星演化理论,太阳与其他大多数恒星一样,是从一团星际气体云中诞成的。这团气体云存在于约四十六亿年前,位于银河系的盘状结构中,离中心约25亿亿公里。其体积约为现在太阳的500万倍,主要成份是氢分子。返就是“太阳星云”。经历四十多万年的收缩…  相似文献   

12.
以地球为核心的地月系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家族。在浩瀚的宇宙空间。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们可称得上是地球的“远亲”和“近戚”了。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以巨大的质量产生引力作用,把众多的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都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让它们绕太阳运转。  相似文献   

13.
一、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梳理总星系(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河外星系(数10亿个)银河系{恒星世界(2000多亿颗)太阳系{其它行星系统地月系{地球月球1.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天体系统层次(2)太阳系中的地球2.课标要求:“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公转及其联系普通的行星特殊的行星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类地行星的结构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特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概念能量来源对地球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提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  相似文献   

15.
例1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还发现有九大行星、66颗卫星……表中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部分近似数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24日,出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2500多位天文学家,投票通过新定义:将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已76年之久的冥王星驱逐出了太阳系的行星家族。从此,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太阳系九大行星之说不复存在。未曾相识已离去如果说,人们将在很长时间内,忘不了2006年世界杯上齐达内黯然离去的背影,那么,当冥王星从此归入矮行星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关心:冥王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天体?冥王星是原“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它的直径只有约2300千米,且亮度很弱,所以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它,也就一粒米般的大小。令…  相似文献   

17.
自然教材中有一些关于天体研究的课,构成“宇宙”教学单元。它们是《太阳》《月球》《地球》《昼夜现象》《四季的形成》《太阳系》《无限宇宙》等。通过这些天体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天体的基本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现象,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精神,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1月19日凌晨,在天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每小时几千颗甚至上万颗流星划过夜空。目睹这一奇观的人们也许要问,流星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在围绕太阳公转。彗星的主要部分是低温物质结成的空间“冰雪球”,在接近太阳的时候,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冰雪球”可能部分地升华或瓦解、碎  相似文献   

19.
第10颗行星     
大家都知道太阳系由太阳、九大行星和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间物质等组成。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天文观测工具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各成员的结构、特性和成因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完善。与此同时,人们又有了新的疑问:太阳系中有没有第10颗大行星或更多的大行星呢?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实验本)第十册《太阳系》一课讲到九大行星及卫星内容。我上这一课时,侧重向学生介绍了木星及它的卫星情况。在太阳系中,木星可以称得上是九大行星里的“巨人”,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其亮度仅次于金星(金星是行星中最亮的星)。木星又是一个“子女”众多的行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16颗卫星,可算是一个小型的“太阳系”。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问几乎等于地球上的十二年,我们用肉眼可观测到,而且观测的机会也很多。木星属于行星,行星是自己不能发光的天体,所看到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识别星星最主要的标志是:行星有明显的圆面,不会眨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