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拓展阅读的有效性,就应抓住"利用课文留白"、"深化课文主题"、激发阅读欲望等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正聚焦重点段教学,是目前新课程理念下许多教师关注和探究的话题。这是由于重点段在教材中举足轻重,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聚焦重点段教学,既可避免课文逐段"串讲"导致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实现"去芜存菁";又能使阅读教学进入更深刻的艺术境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聚焦重点段,强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段的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环节。从阅读教学的策略上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抓课文的重点,以带动全篇课文的理解。这个重点,一般来说是课文的重点段,抓住了重点段,就能统领整篇课文的理解。因为段如小篇,特别是重点段里面包蕴着文章中所有的要素。一个重点段内,涉及到中心、选材、结构、表现方法及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以重点段为课文的一级学习单位,就可以将上述语文知识纳入较小的范围内分析、理解。训练学生理解重点段的能力,要着重抓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新课改不断推进,以及家长、学校提出"向课堂要成效"的要求,教师必须找到一种"新教法"与之相适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目标。那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一、抓住课文重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课文重点,明确教学目标。课文重点、教学目标、语文  相似文献   

5.
"讲读课文,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侧重字词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的关系,要注意抓表现中心思想的段落和词句。"这是教学大纲的明确规定。下面就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句来揭示中心问题谈谈自己的作法。1、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抓重点句揭示中心如《大森林的主人》一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段落分明,中心明确",我在教学一开始,提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从文中找出适当语句来回答,学生马上找到文章最后猎人说的话:"在大森林里,你不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具体语境中理解"震怒、惩罚、懊悔",学习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段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升华对"爱"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体会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升华对"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段是小学中年级读写训练的重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教学是段训练中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读写结合的规律,按照“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基本思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去读段品段,仿段写段,随机训练,为学生顺利向“篇”过渡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篇课文总存在许多教学点,诸如众所周知的知识点、能力点、重点、难点、疑点等,但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点"并非比比皆是,它应该是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其各年段训练要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积累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掌握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键点。语文教学应该抓住"语文核心价值的点"来进行,教师解读文本尽可能做到纵观全篇,"五点合  相似文献   

9.
正确地理解教材,是备课的首要一步,准确地把握一个学期的读写训练重点,是能否按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的关键,教学一册书首先要明确这册书的训练重点。八册是中年级最后一册。从这册起安排重点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读写训练。 一、抓住阅读训练的重点,训练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 八册的这个训练重点,是在七册重点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五年级概括中心的基础。这一训练重点不仅体现在八册,而且体现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还要加强训练,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读懂一篇课文主要指读后能明确课文主要说的是什么,即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重点是借助段意,能用一段比较简练、流畅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这册的八组课文在阅读方面都体现了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和步骤,重点配合的是二、五、六、七组课文。教学时要抓住提出这个训练项目的第二组,要通过重点课文《古井》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这课抓住三点:1.正确理解词语读懂重点句子,可以以课后作业题1.2提示重点,联系课文重点理解比喻句,如,“古井像  相似文献   

10.
一、初读初读的任务是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认认真真地读书,很快地感知文章内容,这是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的起码要求。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有:①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语,捕捉课文内容。如《飞夺沪定桥》要抓住“飞夺”一词;例、站)要抓住“小”;《捞铁牛》要抓住“捞”来体会课文的内容。②从课后思考题体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把阅读课后思考题做为阅读的一个内容来研究体会。③抓课文的重点。如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总起段、中心句等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④归纳段意,研究课文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实现真正的"教语文",是检验语文教学改革有效与否的试金石。课堂上传统的"教课文"只是关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大意的理解,并没有体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技巧和语文素养的培训。把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教语文"的学堂不能仅仅只是教师对课文的阐释,需要在教学中抓住教学关键点,利用课文"相似性"特点,探寻独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处理好小学语文三类课文的关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精读课文时,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默读、品读和细读课文,抓住重点段句,从而把握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中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略读课文时,让学生借鉴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教学选读课文时,尽量把课文放在与之对应的单元里学习。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时,则根据单元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著作或文章。  相似文献   

13.
《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讲的是陈赓同志回忆长征途中 ,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忍受过度的饥饿、疲惫 ,却不肯接受他人的照顾而牺牲在马背上的感人事迹。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红军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教学时 ,要依据本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来设计教学。一、抓词句间的联系大纲指出 :“各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如本文第二段是重点段 ,对第二段的教学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小红…  相似文献   

14.
教课文,要牢牢抓住培养语文能力这个主心骨。培养语文能力,涉及到培养朗读能力、默读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领悟表达方法的能力、阅读不同文体的能力、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等诸多方面。任何一篇课文,都隐含着培养这些能力的要素,但是教学时不可面面俱到,而要根据年段目标、教材编写意图、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一个重点目标。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有些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朗读这个重点设计教学主线。  相似文献   

15.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指出: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要区分精读  相似文献   

16.
王廉 《宁夏教育》2000,(5):33-33
《给颜黎民的信》是一篇训练学生分清文章内容主次的重点教材。教学这篇文章不但要教给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而且要做好重点段的导读训练工作,让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到衰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我反复阅读了课文,确立了教学目标,并将课文的第三、第五自然段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我抛开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和枯燥无味的讲解,牢牢地抓住一个"情"字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四个主要环节的设计,打开了学生情感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有重点,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抓住重点。教学方案抓住了重点,教学就有了主心骨,这才有可能圆满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小学高年级课文思想内容渐渐深广,语言文字也逐步繁难,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尤需注意抓住重点。下面第七册讲读课文的几则简案,是笔者抓住重点定方案的粗浅尝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太阳》,是一篇按问题为纲简介太阳、太阳和地球的关系的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逻辑归类,引导学生学习按问题来抓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教学步骤是:先由学生初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人教国标版第五册第29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我执教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说的:“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对于此说明.我的解读是:略读课文教学要简简单单教.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使语文课堂散发出简约之美.又要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