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柏拉图诗学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迷狂说和模仿说。迷狂说反映的是柏拉图的早期思想,出自他的艺术直觉;模仿说反映的是柏拉图中期的思想,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产物。模仿说取代迷狂说,意味着他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背叛了自己的艺术直觉。要想克服这种矛盾,就必须对柏拉图的思想进行重新阐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通过智性直观活动被把握到的,这意味着他的思想中隐含着一个现象学的维度。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重新阐释,从而克服其诗学思想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关于诗学的理论学说中,柏拉图的“迷狂说”是备受争议的,虽然“迷狂说”并不是柏拉图的原创诗学学说,仅仅是从古老的宗教术语中拿过来的,但他对“迷狂说”重新解读,却赋予了“迷狂”以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内容与宗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学美术课中的一些欣赏内容穴绘画、雕塑、建筑等雪即是如此。这需要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对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有较全面、正确的理解与认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一、宗教与艺术的关系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分析了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以及二者与科学的区别和对立。贝尔认为,艺术与宗教同属于幻想、情感的领域,科学则属于现实、理智的领域。因此,他强调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两个途径。审美的狂喜和宗教的…  相似文献   

4.
乌兹别克大文豪纳沃伊的一生是笔耕不辍的一生,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爱情长诗《法尔哈德和希琳》就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纳沃伊在这部长诗中刻画了一系列为爱迷狂的人物形象,尤其成功地塑造了法尔哈德,其爱情迷狂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先哲苏格拉底说过的那种“上苍的最大赐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学创作论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迷狂”这一特殊的心理状态,指出了“迷狂”的实质,分析了“迷狂”的两个基本特征:“忘我”状态和幻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楚辞与巫风     
楚国浓郁的巫风是楚辞产生的原始宗教背景,巫风对楚辞的培育作用有四点:第一,诱生了大量的原始宗教艺术,创造了浓郁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氛围;第二,巫术思维和艺术思维有相通之处;第三,保留了大量原始神话,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第四,巫术中的迷狂状态接近于诗歌创作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7.
夏天敏的新作<土里的鱼>描述了高原贫困山区农民的生存现状,传达出了贫穷落后的弱者企求改变命运的强烈渴盼和由此产生的迷狂式幻想.作者采用了象征寓意的手法,通过艺术的夸张和写照,表达出了作者对山区贫困农民的悲悯、伤感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基于他的三重世界所产生的互相对立的诗学观念,否定摹仿的诗,崇尚迷狂的诗,坚持理想国的诗。文章通过对柏拉图这些诗学观念的讨论,揭示了他对于诗的是非恩怨的矛盾性态度。  相似文献   

9.
尼采的美学思想中以酒神狄俄尼索斯为出发点,提出了酒神精神,它象征了人身上一种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一种消解个人主义的狂欢,一场人与神、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迷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号称"诗仙",常以酒入诗,借酒达到通灵的境界。酒不仅成就了李白的诗歌,而且也成为他人生不如意的一种慰藉。李白的饮酒诗体现了飞扬跋扈的建功意识和迷狂精神,佯狂堪哀的生命意识和悲剧精神,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和叛逆精神。李白的饮酒诗气势充沛、力度雄厚、格律不拘、意象跳跃、想象丰富、极度夸张、醉态狂幻的艺术特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酒神精神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刘勰的养气说置于他的任自然文学观下加以观照,进一步揭示了养气说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内涵,认为养气能够导致“虚静”、“无意识”和“迷狂”这样三种文学创作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