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感悟和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阅读教学则围绕品词析句来展开,目的在于通过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旨在分析品词析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曲妍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71-72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品词析句的方法还不够熟悉,对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有难度。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黄山奇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抓关键词句、比较和填补空白等策略,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学周刊C版》2017,(13):165-166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必须在品析语言上下工夫。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指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地、巧妙地、层层深入地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0):36-37
语文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情感,加强学生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本文中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出发,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方法,希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中,品词析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抓住《少年王冕》一课中的精彩词句,引领学生赏析、咀嚼,在深入领悟中,引导学生习得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也就是说,语言训练不能脱离文本。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贯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中采用读、说、换句式等训练方式,这些方法无非就是让师者引导学生把字、词、段放回文本这个整体语境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真正走进文本,达到在品词析句中更好地感受、感悟和积累。  相似文献   

7.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也就是说,语言训练不能脱离文本。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贯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中采用读、说、换句式等训练方式,这些方法无非就是让师者引导学生把字、词、段放回文本这个整体语境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真正走进文本,达到在品词析句中更好地感受、感悟和积累。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品词析句又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重点词句时,只是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并未引导学生沉潜其中,细细体味,因而学生始终置身事外一般波澜不惊。其实,品词析句如果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学生便可能体悟到其中的真意、真情与真味。一、会真意理解词句本身的内涵及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把握其字面的和隐含的信息是品词析  相似文献   

9.
朗读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展现语文教学的精彩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通过品词析句,读出画面;创设情境,读出情感;示范朗读,引起共鸣;尊重个性,读出味道。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品词析句,想象参与,联系生活,切实加强语感的训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领悟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一定能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学中,我力求引领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故事背后的深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路径之一。为此,教师可选择案例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从花样朗读“促”语感、情境朗读“悟”语感、品词析句“炼”语感、讲解范读“催”语感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春杰 《考试周刊》2013,(16):36+56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阅读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的教学中,需要还原语文阅读课的本真味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多一些"读味",激情引读激发情感,保证充足的时间默读促进思考。多一些"品味",换换词比较品析体会文本用词精妙,换换位体验品析悟出文字感情色彩。恰到好处的读和品,让语文课散发出醇香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对于学生品析关键词句的能力的教学,我们可以从第一学段开始在辨析比较中培养学生对关键词的品析能力;可以利用文本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品关键词,提升品析能力;可以通过关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通过品读,提升品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知力。培养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课文。教师可以从唤醒生活经验、鼓励品词析句、引导大胆想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高梅娇 《新教师》2022,(3):79-80
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品词析句,就是品味好词,赏析、咀嚼有韵味的句子,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深入交流.笔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品评,做到"读思达"一味贯通的重要性.这让语文教学不仅有语文味,还能有效建构与运用语言,让语文教学有了思维训练,有了深度....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是其他对话的根本。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学生很难对"二战""抗日"等历史性的题材产生共鸣,甚至会出现课堂的"淡",公开课老师也是尽量避免教学这类题材。本文在教学中通过"品词析句"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突破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8.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在平时教学中仍存在着偏重于文本理解与感悟的说教,而将朗读教学留于形式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变式诵读、语境引读、品味标点、品词析句、角色表演的策略,来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语文能力靠语言文字训练形成,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品析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深化语言积累,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有效实现语文学科发展语言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也是普通语文教师向名师学习的要义。本文以周志恩老师的文本解读方法和路径为范例,论述了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中所领悟到的文本解读的修炼途径,即树立正确的文本解读观,锻炼出色的品词析句能力,修炼高品质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