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指出馆员在自觉、能动和有目的的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建立了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图书馆赖以存在的基础,规定着馆员的本质。馆员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把握馆员本质的关键。从馆员与馆领导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馆员与馆员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馆员与图书馆之间的契约关系、馆员与文献信息资源之间的适应关系等多个维度分析馆员关系,认为相关客体是影响馆员主体建构自我形象的要素,馆员关系决定馆员的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高素质馆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馆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馆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馆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是打造高素质馆员队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学科馆员的概念和学科馆员制度的由来,从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深化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图书馆员角色的十大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金华 《现代情报》2003,23(12):172-174
面对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变化与变革、转型与转变,作为图书馆主体的图书馆员,其社会角色从形式到内容要实现十个方面的转换。即:从封闭型馆员转换为开放型馆员;从线形型馆员转换为网络型馆员;从经验型馆员转换为知识型馆员;从单一型馆员转换为多元型馆员;从被动型馆员转换为主动型馆员;从独立型馆员转换为协作型馆员:从手工型馆员转换为技术型馆员;从保管型馆员转换为研究型馆员;从工具型馆员转换为专家型馆员;从事务型馆员转换为学习型馆员。  相似文献   

5.
从管理者和馆员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提出了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处理好管理者与馆员、馆员与馆员及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以此进一步推动和谐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高校馆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馆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馆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是打造高素质馆员队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影响馆员职业倦怠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了提升馆员职业认同感,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加强馆员心理疏导等措施以缓解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馆员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扬 《情报探索》2006,(9):91-92
馆员培训是图书馆的发展动力,馆员培训既要体现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馆员自身的个人发展,应将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促使馆员与图书馆共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文章分析了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馆员培训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馆员培训的4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学科馆员制度是一种新兴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制度。文章介绍了学科馆员及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就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及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高校馆员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明艳 《现代情报》2015,35(5):165-167
文章通过比较参考馆员、学科馆员、智慧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差异,明确智慧馆员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完成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对高校智慧馆员这一新角色的定位,解决传统参考馆员向智慧馆员转变需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元极学三元学说,剖析《管子》的基本概念如道、宙合、精、德、中、智等的内涵,揭示时间、空间、精等是天地万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注重时、空、精的层次性、无限性,以及人的生命本和本性展发。  相似文献   

12.
杨海燕  李磊  韩非 《科研管理》2019,40(4):256-263
针对陕西省现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阶段缺失、管理定位失误、管理效率低、电子政务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以革新传统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为目标,以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ESIA法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流程优化方案。在管理主体职责重新划分、管理阶段重新定义和大数据建设三大变革下,通过取消、简化、整合和自动化等手段,对流程角色、环节和内容等进行全面优化,使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管理主体职责更加明确,业务流程更加顺畅,流程自动化程度产生质的飞跃,协同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探索和识别多年来中国国土整治研究的学科知识基础,揭示研究现状,发掘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运用高频关键词得出研究热点文字云,明晰该领域由概念演变与阶段划分、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设计、潜力分析、绩效评价、意愿研究、工程类型与措施7个主题模块构成;其次,通过对高被引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①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工程措施、绩效评价等研究,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关注度不够,缺乏有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证性文章,且大部分研究结论都是针对所选典型项目区而言,得出的数学模型和评价体系适用范围较窄。②现有研究主要以项目尺度和行政尺度为主,关注点大多放在土地表层横向数据的对比分析上,时间点选取较少,研究尺度也较为单一。③现有成果过分强调实证类的研究,同时对国土整治中的人文社科领域关注不够;接着,从研究主题、研究尺度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作出展望:①重视生态保护修复与管护工作,积极探索地区统一的定量参照体系,开展理论创新研究,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②关注垂直方向的动态发展,发掘新的研究视角,开展长时间序列、多维空间尺度研究。③多注重工程技术与人文管理领域的相互结合,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化整治后效益研究。最后,关于未来国土整治的发展,提出强化信息工程技术应用、提升国土整治法律地位、拓宽多元融资渠道、集成关键技术和操作规范、开展景观生态专项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杨华  郭宁宁 《科研管理》2022,43(3):152-163
    组织双元是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也是国际学界探究新兴经济国家管理问题的重要视阈。以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469篇中国情境组织双元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揭示该领域国内外的主要学术群体、标志性文献和知识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国内研究者可归为双元创新、合作网络、双元领导等学术群体,国外研究者可归为复杂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资本等学术群体,国内研究侧重技术创新、知识管理和国际化、信息化、高层管理实践等,国外研究突出转型经济、新兴经济的特殊情境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焦豪、王凤彬、魏江、Cao Q、Wang CL、Lin HE、Atuahene-GimaK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标志性文献;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不尽相同,国外关注人力资源实践、社会资本、并购与整合等,国内关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知识网络、开放式创新等,当前国内外研究均进入新一轮的探索期,但国内研究表现出更强的发展潜力。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学者从世界管理理论创新的视角,深入思考中国双元问题的独特性,为服务中国企业的双元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是国际重要水鸟停歇地,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水鸟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通过引用淡水对栖息地进行恢复,能大大提高水鸟的生境质量,增加水鸟的多样性。然而该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大,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淡水、海水和废水资源,发挥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环境的功能成为水鸟栖息地恢复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的水鸟多样性及其生境需求,归纳了水资源的应用现状。在淡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使用淡水、海水和废水3种不同水源补给湿地时,水鸟及其栖息地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水鸟迁徙、黄河来水的时间特征、水鸟栖息地斑块尺度和区域尺度需求特征、不同水源的用水现状、恢复效果及空间分布特征等要素,提出了综合利用海水、淡水和废水对区域和斑块尺度的生境类型进行配置的生态补水恢复模式,建议斑块尺度重点考虑水深及水面植被比例,区域尺度重点考虑水资源分布及自然和人工不同类型湿地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后从多样性维持以及不同水资源综合有效利用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结果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水鸟生物多样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研究:演化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研究议题已经逐渐融入创新、创业等诸多领域,并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该领域缺乏系统性回顾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数字化转型领域经济和管理类文献的系统梳理,聚焦数字化转型研究发展和应用场景演变的整个过程,围绕数字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究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基于重要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三个阶段解析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演化过程,系统性归纳了数字化转型研究发展的过程及主要应用场景,探索性地提出了推动数字化转型研究不断演进的三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数字技术应用给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促使产业层面创新理论和实践的转型,推动学术界持续聚焦数字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情景方向上研究的不断深化;(2)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通过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重构产业的商业模式及战略,推动与数字化转型活动相关的价值获取及创造方式等研究议题的持续展开;(3)数字创新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创业成为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及数字创新价值创造的重要实践,推动学术界对以“数字”为基础研究的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对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解析。研究内容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发展和产业实践创新提供了知识增量。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发育现状与未来关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强烈、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敏感多变,是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冰湖溃决、山洪、雪灾、干旱和冻胀融沉等灾害的多发区。受区域地质构造、地形条件、水文气象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的分布呈现为沿断裂构造带密集分布、沿深切的高山峡谷区成带状分布、地带性分布、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区集中分布的特征。灾害活动呈现高强度与高频率、突发性、季节性、准周期性、群发性和链生性的特点。在气候变暖与地壳运动活跃的环境背景下,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的危险性逐渐加剧,灾害风险也会随着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不断增加。进而分析了当前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成灾机理、灾害防治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灾因素变化与灾害发育的区域规律、自然灾害动力学过程与灾变机理、气候变化与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巨灾演化规律、青藏高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适宜高寒区特点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关键技术等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需要开展的相应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佑印 《资源科学》2016,38(4):588-598
海洋旅游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业,对其潜在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为科学发展海洋旅游提供支撑。通过构建潜在市场规模测算模型,对中国潜在的海洋旅游市场规模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借助网络调研平台,对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托发生学理论,对制约游客海洋旅游市场出行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国际海洋旅游目的地,对造成高端海洋旅游市场流失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潜在海洋旅游市场规模约占国内市场20%左右,空间分布受经济与距离双重影响呈现出东-西梯度递减的格局;②中国潜在海洋旅游市场的期望偏好特征总体优于国内其他旅游市场,然而依然以初级的观光休闲型消费为主;③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的内在制约因素主要是旅游消费和闲暇时间,而造成高端市场流失的外在制约因素主要是景区秩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关学科知识图谱构建存在目标不明确、视角不明晰、方法较单一、流程不规范等问题,难以有效支持学科建设发展,因此,研究学科建设和学科知识图谱的内涵、价值和类型,提出学科知识图谱构建目标、原则、思路及机理。学科知识图谱按学科建设内涵可分为学科流派图谱、学科交流图谱和学科脉络图谱,在遵循数据时效性、可靠度、标准性和简洁性,知识单元支持度和简洁度,以及流程普适性、步骤规范性、类型多样性、图谱易懂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引文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空间维度识别学科核心知识单元及其交流、从时间维度确定学科同类单元结构关系及其演化等,从而辅助精准识别学科建设内涵及结构,科学定位学科发展阶段及特征,立体呈现学科主体间合作关系,动态揭示学科知识演化、研究方向以及前沿趋势,最终辅助学科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决策。  相似文献   

20.
尹君  谭清美 《科研管理》2020,41(1):90-97
本文基于军民融合程度内涵,从军民融合广度和深度层面研究其结构,然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视角对军民融合程度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军民融合程度优化对策。研究表明:军民融合程度是由军民融合广度和军民融合深度构成的“二位一体”的综合系统。广度上,覆盖产品军民一体化、规范军民一体化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军民一体化。深度上,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向研发、试验、生产和服务等若干环节全面渗透。微观、中观和宏观军民融合程度的值域均为[0,1]。通过构建自上而下的军民融合程度优化对策体系,可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