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少田 《科教文汇》2011,(22):F0003-F0003
在中国画坛上,刘文西这个名字可谓人人皆知。他绘制的毛主席头像在第五套人民币上发行使用,是中国人看得最多的一张画,也是用得最多的画。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他的画作以表现领袖风彩、黄土地人文风貌为主,  相似文献   

2.
我看他的画感觉有一种横空出世之感。他这种画风给中国画坛带来一些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刘书良 《金秋科苑》2013,(15):121-121
占圃是个很有性格的画家,他在中国画坛苦苦追寻几十年,创立自己在书画领域独有的画技。他仿古却不复古,他摹写却不抄写,他融合了百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他人无法仿制的风格,带给画届一缕清新的风。他画树,树是一片广袤的森林,幽灵空响;他画溪,溪水叮咚,似正似远,又闻百舸争流;他画人,人在世外桃源,胸怀天下之忧。  相似文献   

4.
刘一良 《今日科苑》2009,(23):56-57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艺术水平之高早为世界画坛所公认。鱼在中国绘画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创作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就画有鱼的图形。在中国花鸟画中,鱼是常见的题材,历代花鸟画家大都擅长画鱼。  相似文献   

5.
刘一良 《金秋科苑》2009,(23):56-57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艺术水平之高早为世界画坛所公认。鱼在中国绘画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创作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就画有鱼的图形。在中国花鸟画中,鱼是常见的题材,历代花鸟画家大都擅长画鱼。  相似文献   

6.
闲暇时,朋友们聚到一块喝茶聊天,话题不由地总要扯到杨永家。因他爱画骆驼,朋友们由此送他一个“画坛骆驼”的雅号。我同永家认识,时间不自太长,但对他的名字我可是早有耳闻。他发表在《中国油画》、《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文学报》、《内蒙古日报》、《鸿雁》、《探索与求是》等报刊杂志上的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些画界前辈也多次同我谈到过  相似文献   

7.
怕松树骂人     
作为“三峡画派”创始人.岑学恭先生在中国画坛享有极高声誉。有一次.朋友请求他创作一幅松树图.老先生应承下来后.细心构思.几番设计,方肯动笔。谁知.松树图只画了主干,枝都没分出来.先生便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征.不得不停止创作休养身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绘画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世界画坛上一朵耀眼的奇葩,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线是中国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人们对自然形态最概括的表现形式。结合理论与实际对中国画中的线的特点进行阐述。线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方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民族绘画艺术之中,并将以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风貌继续傲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9.
霍弘彦 《今日科苑》2009,(23):187-187
当作为画家末事的"传移摹写",以"装洋"、"复制"与"模仿"的形式成为当今中国画坛"伪创新"的主要手段时,中国画在总体上出现了市场不景气,被边缘化等问题。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弊端极其成因,对症下药,鼓励中国画真正的创新,促进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赵孟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领袖人物.他倡导的"作画贵有古意",借古开今,以天地造化为师,追求写意,画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从艺术思想观念和创作方法上对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大发展与变革发生了深远影响.赵孟頫的山水画理论及其山水画艺术创作实践,在元初起着承先启后、全面探索创新的作用.他不仅正式提出"师古"的主张,还把它和"不求形似"的士大夫画主张相结合,融以"师法自然"的过硬技巧,奠定了元代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其理论及创作实践为元初画坛继承传统与创新并促成元代绘画艺术的新发展起了一定的疏导或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于珊珊 《科教文汇》2009,(16):245-245,252
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赵孟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领袖人物。他倡导的“作画贵有古意”,借古开今,以天地造化为师,追求写意,画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从艺术思想观念和创作方法上对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大发展与变革发生了深远影响。赵孟爝的山水画理论及其山水画艺术创作实践,在元初起着承先启后、全面探索创新的作用。他不仅正式提出“师古”的主张,还把它和“不求形似”的士大夫画主张相结合,融以“师法自然”的过硬技巧,莫定了元代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其理论及创作实践为元初画坛继承传统与创新并促成元代绘画艺术的新发展起了一定的疏导或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红云 《科教文汇》2010,(22):119-120
黄秋园先生虽以传统功力深厚而享誉中国画坛,但他对西洋画也有很深刻的见解。今天众多的关于中西绘画的比较研究,还没有超越他当年的认识见解,黄秋园先生不愧为一代国画大师。黄秋园先生的艺术思想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江西国画家黄秋园先生认为西洋画与中国画各有千秋、并驾齐驱:西洋画写生重在形似,中国画写生重在神似;西洋画因欧洲民族艺术融合、全球殖民扩张而广受欢迎,中国画因缺乏宣传而鲜为人知。其见解深刻,不愧为中国画大师。  相似文献   

13.
童年在楼下玩时,她每次上楼回家都捡几个小石子儿.到家以后就在小石子儿上画小人儿、小动物。一次,著名画家李琼久发现了她的这个举动,很惊喜,自谓遇上了知音。这位巴蜀名流、画坛大家对“小石子儿画”爱不释手,居然要以自己所作精品相交换。  相似文献   

14.
直线分圆在纸上画了一个圆,用直尺在圆上随意画一条直线,可将圆分为2块;如果画2条直线,最多可把圆分成4块……如果线条少,我们当然可以直接用笔试试;如果线条多了,比如画1000条,那就画不来也数不过来了,就得寻找它的规律了。现在如果在圆上画n条直线,请问最多能把圆分成多少块呢!(山水)  相似文献   

15.
<正>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与张书旗、柳子谷并称画坛的“金陵三杰”。他对中国美术、美术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悲鸿不仅作品惊艳世人,其伟大的人格和超群的毅力也给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曾说:“作为一名画家,画得再好,成就再大,也不过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如果把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起来,培养出一大批画家,那就是国家的成就。”秉承着这样的愿望,他不断地挖掘和团结了许多美术界的著名人士,共同投身到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在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究后,他全面总结了自己的创作思想、作品风格、技法理念和艺术道路,充分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运用“师法自然”“笔笔求诸己”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不幸辞世的若热·亚马多(1912~2001)是巴西当代最负盛名的小说家,是公认的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学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巴西读者的欢迎,总印数达五百余万册,故而有“百万书翁”之称。在世界文坛上,亚马多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49种文字,在近60个国家出版发行,印数高达两千余万册,是用葡萄牙语从事写作的作家中作品被译成其他文字为数最多的作家,叩开了  相似文献   

17.
梅雨季节未过,酷暑竟包裹了南京。在37摄氏度高温下,我们踏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教授的办公室,他正在绘图纸上裁红剪绿。建筑,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被誉为世界艺术之首。作为全国获个人奖最多的国家级建筑大师之一的齐康教授,他的作品遍布大江南  相似文献   

18.
朱国荣 《科教文汇》2011,(27):F0002-F0002
中国山水画自隋代展子虔发端,在唐代达到了初步繁荣,成为一门表现技法最多、画学理论最为丰富的画科。此后每一朝代的更迭,在山水画上也多有新的发展,宋代的董源、巨然、范宽、郭熙,之后的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都是山水画的大家。山水画就像一汪大海,深不可测,引多少人人其中,乐而不返。就沪上来说,研习山水画者众多,姚菊英即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9.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1,(7):64-64
吓飞鸟儿 明政最怕画图画,尤其是怕画鸟儿。 有一天,图画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鸟儿站在树枝上,给学生做标本。明政左画右画,老画不像,看见同学们都交卷了,他也稀里糊涂地送了上去。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中国画坛异常活跃。在各画种的争奇斗妍中,有一种绘画悄然兴起。它就是由以往农民面演进而成的现代民间绘画。现代民间绘画以其大胆奇妙的构图,夸张生动的造型,明亮悦目的色彩使美术家们耳目一新。它所表现的绚丽多姿饶有情趣的乡风民俗,使人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