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动物世界》自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到现在,近二十年来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爱和推崇。著名播音员赵忠样的迷人解说更是让无数观众领略了大自然的广袤和壮美。可以说,《动物世界》的解说充分展示了赵忠祥他那诗化的抒情解说风格。下面我就从播音主体独特的审美感悟和情景再现方式以及音乐美三方面对这种诗化的抒情风格做个简单赏析。首先,播音主体独特的审美感悟是《动物世界》诗化抒情解说的内在表现和独特表达的可靠依据。电视解说是一种二度创作。它必须根植于解说词与之对应的画面,并以此为起点,经过播音主体的提炼和淘洗,特别是溶…  相似文献   

2.
赵忠祥小传     
赵忠祥1942年出生于北京。1960年2月至今担任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二十五年新闻播音与十多年专职主持,使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曾采访过国内外政界要人与知名人士。他解说的“动物世界”与“正大综艺”是脍炙人口的精品。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大都有“天赋”,即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普通话标准等。但从决定广播稿件的社会宣传效果来说,一看稿件质量,二看传输手段,三看播音水平。三者之间,我认为播音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秦腔戏《周仁回府》,剧本一样,但人们就是爱看李爱琴的。同样一场体育比赛,宋世雄的现场转播,明显技高一筹。赵忠祥在电视系列片《动物世界》中那声情并茂的解说,也堪称播音一绝。原因主要是他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克服了  相似文献   

4.
赵忠祥是18岁进中央电视台担任电视新闻播音员的。他当时的播音和解说风格明亮、硬朗、昂扬,但如今,他的电视解说已转变为细腻抒情的格调了──这个转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而他自己也并不是有意作预设性的渐变。虽然早年他对用气发声下过一番功夫,求教过声乐教师,后来学习美声、民族发声甚至学习戏曲,渐渐掌握了鼻弹音、气泡音、咽音等较高难度的发声方法,但是,这一切显然是为了完善或强化当时盛行的所谓“硬派”风格,并企望有所建树。然而这种企望被那一场“革命”化为泡影。处于“喉舌”岗位的播音员,当时无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5.
赵忠祥是18岁进中央电视台担任电视新闻播音员的。有些人也许记得,他当时的播音和解说风格明亮、硬朗、昂扬,但是随着电视的普及,如今我们发现,他的电视解说已转变为细腻抒情的格调了。这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而他自己也不是有意作预设性的渐变。虽然早年他对用气发声下过一番功夫,求教过王嘉祥、林俊卿等声乐教师,后来学习美声、民族发声甚至学习戏曲,渐渐掌握了鼻弹音、气泡音、咽音等较高难度的发声方法──但是,这一切显然是为了完善或强化当时盛行的所谓“硬派”风格,并企望有所建树。然而这种企望被那一场急风暴雨…  相似文献   

6.
(续上期 )(二 )“品格”提升的意义及评价如果说“效率”主要着眼于市场、经济、有形资本与资产 ,那么“品格”则主要着眼于人文、社会、无形资本与资产。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追求 ,既要足够关注“效率” ,也要足够重视“品格” ,应当使二者协调实现。有学者对中国电视传媒研究中 ,尤其是产业改革研究中的问题发表了这样的评价 :“……在方法上基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学模型的论证 ,在价值观上往往又将媒介经济学凌驾于媒介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之上 ,单纯强调媒介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媒介在产业化、市…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电视融合的不断提高,体育电视节目以及体育本身都与播音主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尤其是大众体育体育精神的全面提升,体育收视群体与播音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在体育节目的播音中,既有体育明星的个人专访,也有大型体育赛事的全程播放,还有各种赛事的现场解说,各种样式体育综合节目,都离不开播音艺术的整体运用,因此,从播音与体育的关系来进行深入分析,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体育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及播音艺术的表现出发,分析播音与体育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推动播音主持在体育节目以及体育运用中的整体效果,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当中,有一“快”一“慢”,“快”的是倪萍,“慢”的是赵忠祥。有时把他们两人作一比较,笔者就想,他们两人的语速如果能“中和”一下,那该有多好啊!倪萍“快”是因为她主持“综艺大观”,节奏本来就“快”。可是,看多了“人与自然”这个节目,总让人觉得赵忠祥的主持节奏太慢了,让观众们等得有些心急。赵忠祥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的解说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那亲切的语气和圆润的腔调,使观众们感到好像有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给自己讲故事迄今为止,有许多解说员竭力模仿他的腔调,仍然无人可及。赵忠祥…  相似文献   

9.
配音解说是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音解说与画面结合得当,能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使音像浑然一体、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欣赏效果。因此,我们说解说是一门艺术,配音解说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每一部作品的整体质量。从专题片稿本到电视专题片的解说,决不仅仅是把僵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而是一种再创造。在这里,它集中体现了播音员的业务水平、播音素质、理解稿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播音作为语言艺术无疑是存在美的。那么我们怎样去发现和挖掘播音美呢 ?我认为应该从听众的角度去发现 ,去挖掘。下面就从美的谐振 (共鸣 ) ,美的表现 ,美的风采这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一、美的共鸣播音美首先产生于感觉域 ,具体讲就是听觉域、理性域。这是因为从听众角度欣赏播音既是语言艺术 ,也是听觉艺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 ,播音曾一度不再是听觉的感性对象 ,而成了哲学与思想政治运动的传声筒。它的功能似乎只作用于人的思想 ,而不是人的感受。但是当我们的听觉能够真正清晰地把握判断一切播音样式的时候 ,我们听众便用自己…  相似文献   

11.
化虚为实     
上篇文章着重谈了“避实击虚”,这篇文章讲讲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化虚为实。生活中存在着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它们没有形态和色彩,视觉和触觉是不能感知它们的,如思想、感情、声音、气味等就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为“虚”的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使它成为可以感知的,就必须把它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就是化虚为实。下面分別就思想、感情、声音、气味举例说明: 例一:先说思想,如果说一个人思想陈腐,这是抽象的说法。怎样使之具体化呢?鲁迅在《祝福》中要表现鲁四老爷的思想陈腐,他不是用概念,而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描写: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节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他节目所具有的播出样式,体育节目几乎都有。如体育新闻播报、体育节目主持、体育专题报道、专题片解说配音、体育赛事解说等。而且从播音形式上划分,体育解说是体育播音员与其他播音员工作方式最明显的区别。一个好的篮球解说员,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向观众提供他们需要的语言内容。这些语言既包括各种与比赛有联系的信息,也包括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各种认识与感情抒发。总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说新闻"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地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感情,努力把新闻原则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融为一体。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说"作为自然的语言传  相似文献   

14.
李学斌 《记者摇篮》2004,(7):49-49,57
无论是播音员的播音还是节目主持人的播音,都是一门语言表达艺术。那么,是艺术就要讲究感情。就谈话类节目来说,我感觉节目主持的质量,虽然是一个综合反映,但其核心问题,全在于主持人的一个“情”字。我所说的“情”字,是围绕节目始终,贯穿节目始终的。所说的围绕节目始终。就是说.从构造、组织节目开始。从形式  相似文献   

15.
体育比赛解说是听感上最具独特性的播音主持艺术形式,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播音行为、一种独特的传播活动,其语言表达的优劣势必关系到体育电视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南非世界杯西班牙VS巴拉圭(刘建宏)、西班牙VS荷兰(段暄)、德国VS英格兰(贺炜)三场共约5万字的解说文本作为研究的例证与语料来源,分析解说文本的构成规律,以期为体育解说提供现场组织语言的基本模式,从而为解说员更好地把握体育解说的语言表达内容与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播音主持这一行业是电视传媒的基本行业。现阶段,电视等广播媒体是给人们传播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播音主持艺术的魅力也在电视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播音主持艺术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同时,也将是广播电视媒体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1969年7月16日,美国首次向月球成功地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首席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连续几个小时向全世界妙语连珠地直播了当时的盛况。由此,克朗凯特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播音界的骄傲。10年后,1979年初,邓小平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37岁的播音员赵忠祥随电视报道小组登上美洲大陆。访问期间,赵忠祥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NBC、ABC、CBS)的节目主持人进行了成功的合作,10次通过卫星向国内直播,引起极大的反响。赵忠祥游刃有余的节目主持能力,使美国同行不得不刮目相看,称许他是“中国的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18.
冯德松 《新闻世界》2013,(4):239-240
本文以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为范本,分析如何在电视纪录片的解说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情感,最后总结出气息的控制、播音员的内外部技巧以及生活的感悟和积累是表达情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角色转换与创造空间——电视新闻主持人的理性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视新闻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角色转换 播音是电视工作的环节之一,是节目中的一个“点”。播音员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地阐述事实,在整体节目中处于被动状态,播音形式也是严肃认真的:而节目主持人则不然,他是整个节目的参与者,甚至是主持者。主持人贯穿节目的整体,是节目的“画”。  相似文献   

20.
岳斌 《现代传播》2001,(4):126-128
“播音腔、这一概念,即使是业内人士也很少使用。甚至提起来似乎还带有一些贬义的意味。但作为“播音”这一特定专业所使用的声腔,在学术的范围内却涵盖着播音这门有声语言艺术的语言特色、语言表达形式以及播音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这应该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一、“播音腔”应该是播音艺术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 任何有声语言艺术最终都要通过一种符合本类艺术特色的语言表现形式作为载体,将艺术工作者的感受、设计、创作表达出来。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语言一样,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播音腔”。 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