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7,(41):18-18
意大利警方11月5日宣布,成功拘捕了西西里黑手党——“我们的事业”的最高领导人皮科洛。皮科洛与其子,以及另外两名黑手党领导人是在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城外一栋海边别墅里举行“高层会议”时被拘捕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11,(5):15-15
事由:8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警务网发布署名“市公安局”的新闻稿件称,一男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合肥警方行政拘留。经记者多方采访证实,“一男子”系安徽法制报记者王某、  相似文献   

3.
在报刊上刊登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中,有相当数量的照片“千人一面”、“似曾相识”,说它是真的,又透着假,说它是假的,却又有过这样的事实,真真假假,总感到它与现实生活有一段距离。我把这些既不算是照片“绝症”——假照片,却又能让读者提出疑问的各类真真假假照片中的毛病称之为新闻摄影的“常见病”,并把它的“病因”归类试析如下: 一日按图索骥。这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西方新闻学研究分两大派:一是理论派,一是实用派。他们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说法有很大差距。理论派大都是学者、教授,他们在著述中对新闻定义的表述一般比较严谨。如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与我国新闻界多数人公认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相近。理论派的其他说法主要有: “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美国威斯康辛新闻学院教授布莱尔(又译白来耶) “新闻是任何及时的事实、意念或意见,它使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来讲,新闻是靠事实说话,但不能绝对化。有些情况,新闻报道也该有议论。甚至必须议论。从事新闻工作者,不能笼统地反对新闻中的议论。有人说,新闻是“新变动事实的传播”。也有人说:“新闻是新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试想:宇宙之大,新变动(新发生)的事实,不计其数;任何一个传播新闻的人,不论他是官方机构的新闻发言人,还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记者,都是有一定的立场、观点的。因此,任何一件成为新闻的事实,在它被传播出去以后,绝对不会是原始形态的事实,它必定是经过新闻发布者加工了的“新闻型”的事实了。所谓“用事实说话”,其意义的核心,就是要求从事播发新闻的同志,一定要使所说(写)出来的话,能够确保真实、确凿,要经得住查证与核对。至于采用什么样式的传播体裁(包括议论)都是可  相似文献   

6.
魏霞 《记者摇篮》2005,(2):47-47
“美国总统布什日前在对加拿大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时曾‘被加拿大警方逮捕’,并被起诉犯有‘战争罪”’!谁也没想到这则被大量转载并广为流传后来又被证实是“假”的新闻在著名的新闻搜索引擎“GOOGLE新闻”的头条位置上保留了至少3个小时之久。在网络中,这种有悖事实的消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为示抗议,在日本的中国公民冯锦华于14日晚,用红漆在靖国神社侧门的一个石雕底座上喷写了“该死”字样,当场被日本警方以“损害物件罪”拘捕。由于一直在外地出差,我注意到此事已是8月底。从网上的消息来看,这件事在日本华人圈和国内引起极大反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据资料载,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有四十多种说法。有人同意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有说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王中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更准确些;还有人把这两种说法归纳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变动的重要事实报道”,这样说对吗?目前,新闻是否有权威定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文人李渔曾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这里说的是写好文章开头的重要性。新闻标题立于新闻事实之前,是新闻作品的“眉目”,它最赫然于读者面前,以“奇句”而“夺目”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搜寻既能贴切表达文意,又能吸引读者读下去的语句作为新闻标题呢?选用歌词做为标题不失为一  相似文献   

10.
擅长套明星“说真话”,却帮郎中上电视诈财法国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沙巴蒂耶(Patrick Sabatier),以及他的制作人太太,前不久均以“串通诈欺”的罪名,被法国警方拘捕。这也是最近数年以来,第三位法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因“串通诈欺”罪名被捕。沙巴蒂耶是法国国营电视一台  相似文献   

11.
新闻榜     
日前据媒体披露,前VCD巨头、爱多原总经理胡志标于6月19日被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标据诈骗罪等三罪并罚,判处入狱20年,罚款65万元。 立志做“中国松下幸之助”并缔造了爱多神话的胡志标,自2000年4月18日被警方以经济诈骗罪拘捕以来,拘押时间竟长达三年。这一方面足见查案过程之艰苦,另一方面又再次促使人们思考中国法制建设中的程序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美学名言,许多人都熟知:“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这句话形容我们的新闻工作,可以说是:新闻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怎样发现新闻呢? 经济日报记者许宝健写的通讯《从孟楼到孟楼》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点启示:在对比中可以发观新闻,可以鉴别新闻的价值,还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俗话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不都是火山爆发、飞机失事、火车相撞、油轮沉海那种地动山摇、振聋发聩的事实。有些事实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浅草才能没马蹄”;有些则属于“风起于青萍之末”,尚未形成狂飙之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照相主要是照脸面。没有脸面也就不成其为照相了。然而,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却以独特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摄影技巧,将“没脸”的新闻摄影作品也表现得异常生动、入情入理。1999年6月8日,《工人日报》一版刊登的《“没脸”见人》,就是这样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从图片说明得知,桂林市一家夜总会的一群“服务”小姐,以少量饮料和水果威逼一位客人支付3000元人民币.导致客人跳窗遮跑摔成重伤。警方闻讯,依法将其收审,记者当即拍下“服务”小姐被收审离开夜总会大厅时的情景。画面上,两位“服务”小姐  相似文献   

14.
新闻本来就是用事实说话的,何来“真话”、“假话”?确实,新闻讲究真实,但“真实”,不等于是“真话”,你用的事实说明一种什么观点,这里就存在一个真话、假话的问题。比如,同样一场足球比赛,你可以说他踢得好、精彩,也可以说是糟糕、糟透了,不同记者报道所得结果常大相径庭。这里的结果与观点,有不同记者不同看法之别,也有敢不敢讲真话之分。例如,前不久中国足协掌门人阎世铎说了一通话,提到中国足球的症结是“气不如人”,按一般的惯例或按长官意志,上方怎么说就怎么去顺从,即可。但4月13与14日,《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先发了一则言论《说“气”》,又发了一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1999,(6)
在某种意义上说,照相主要是照脸面。没有脸面也就不成其为照相了。然而,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却以独特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摄影技巧,将“没脸”的新闻摄影作品表现得异常的生动、有趣。1999年6月8日《工人日报》一版刊登的《“没脸”见人》就是这样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从图片说明得知,桂林市海莱夜总会的一群“服务”小姐,以少量饮料和水果威逼一位客人支付3000元人民币,导致客人跳窗逃跑摔成重伤。警方闻讯后,迅速采取行动,依法将其拘留。记者当即拍下了“服务”小姐被拘留离开夜总会大厅时的情景。画面上,两位“服务”小姐…  相似文献   

16.
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媒介见之于社会,是以被某种新闻媒体采用为前提和条件的,但稿件“采用率”不能和新闻报道“命中率”混为一谈。有的新闻稿件虽然也被采用了,可它只是一种充斥版面的平庸之作,其社会效果是不能与优秀的作品比拟的。 笔者以为,依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要求,对于“命中”的含义应作这样的理解:这样的新闻稿件一  相似文献   

17.
俄国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要求作家:“自管喜爱您的人物,可就是千万不要说出声来。”对新闻记者来说,何尝不应如此。(一)新闻要报道事实,又不能就事论事;新闻要反映现象,又不能自然主义;新闻要记载今天,又要预测未来;新闻要以事实教育人,又要以道理说服人。新闻似乎不能不“说”。记者采访新闻事实,形成一定的观点,记者选择新闻事  相似文献   

18.
1993年2月14日,新疆日报一版头题位置发表《取消一纸签证,开启两扇大门》。这条消息先后获得一连串不同名目的新闻奖,其中包括全国省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条新闻被新闻界看好的理由何在呢? 取消办理出疆物资签证是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又一道篱笆墙被推倒拆除了。在新疆,这个新闻事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既能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振奋的感觉,又能勾起人们沉重和苦涩的回忆——地方保护主义曾多次使新疆自食苦果。报道这样一个时代脉搏跳动、历史意味深长的新闻事件,价值大,震动也大。这就要看记者怎样选择报道的切入口来充分袒露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传播媒介的新闻,有它自身的构成要素。过去有“五要素”(人、时、地、事件、原因)之说,流行了几十年;如今又有“六要秦”(前述五要素再加一个“如何”)之议,亦有道理。仔细想来,两者说的都是关于新闻构成中有关事实方面的要素,而对于构成新闻的另一重要方面——观点要素,则很少提及,尚未进行必要的探讨。新闻学最早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新闻是客观事实构成的”这一理论的成立。它经过几十年的检验,至今仍被中外新闻界所推崇。但是,当人们在深入探索新闻事实是怎样进入传播渠道的全过程时,就会发现这个理论的不全面性。因为,任何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现场形象纪录。正如郑景康老前辈说的那样,从“实事”(新闻事实及其现场)中“求是”(拍摄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由此可见,新闻摄影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是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具体事实的真实纪录。既然说到新闻摄影是真实的纪录,现在提出新闻摄影也要打“假”,不是节外生枝,而是新闻改革开放的需要,必须认真对待。 以我之见,众揽诸报新闻摄影报道,细细研究,“假、大、空”的报道确实不少,所以新闻摄影也要打“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文革”中提出的“事实为政治服务”、“不受真人真事限制”等所谓的“理论”的影响下,曾出现过不少的“假·大·空”照片,其流毒至今还在困挠着今日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