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满满 《考试周刊》2007,(22):110-111
信息技术与师范语文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整合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师生真正的双向互动,可以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可以革新作文教学模式,可以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并更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师范语文教学的整合必将带来语文教学的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今,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成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来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当以下教学工具:一、信息技术可作为语文教学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师生真正的双向互动,可以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可以革新作文教学模式,可以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并更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必将带来语文教学的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整合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师生真正的双向互动,可以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可以革新作文教学模式,可以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并更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必将带来语文教学的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优化中有着巨大优势和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和平台,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巧妙整合,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度改革,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大程度地应用。作为语文教师,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应用工具和应用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及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全面的感官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与所学课文、词语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展和普及的时代下,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的趋势,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语文教学更具生命力和活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实现阅读的人性化和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从整体上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优化整合,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就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已经成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强化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是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婷 《甘肃教育》2020,(6):61-6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手段与语文学科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能使语言文字兼备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渠道的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阅读教学内容,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呈现崭新的面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可能;开发网络资源,尝试网上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依托信息技术,促进读写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李晓燕 《新疆教育》2013,(9X):150-150
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实现教学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呢?根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实践,笔者的体会是:首先,教师要遵循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原则;其次,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1.
颉志华 《亚太教育》2019,(12):74-74
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让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做了简要阐述,然后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浓厚兴趣的主要策略,希望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使用也逐渐广泛,尤其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备受欢迎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阅读教学,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上对语文的学习,去感受语文阅读的无穷魅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与动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乐意学习语文,将语文阅读作为一种爱好,一种心灵的享受,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成绩。本文就采用情景式教学,重点式教学,快乐式教学以及拓展式教学等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融合提供了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是沟通其他学科的桥梁,而小学语文教育又是学生学习语文进阶的基础。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吴红云 《考试周刊》2012,(29):51-51
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不仅是在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更主要的是在语文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语文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在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多媒体化,二是网络化。下面我主要谈谈多媒体与语文教育的整合中,如何合理使用语文多媒体课件。一语文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其形象性,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思维与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产生碰撞,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最优化。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交互、整合,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作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应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勇于实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打造和谐的语文课堂,优化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姚建龙 《家长》2021,(1):137-138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教育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进程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进行学习;同时它能创造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架起一座沟通信息时代与语文教学的桥梁,有效地实现了这一要求,甚至是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语文开放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种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语境、再现情境,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也已经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目前在教育领域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任务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搭建知识框架,使得学习的思路更加清晰,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带动语文课堂氛围,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那么信息技术之于语文到底有哪些影响呢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直观形象传输便捷,视听合一,交互性强等特点漂亮的界面,自由链接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像,可以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当前,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电脑教学,即利用PPT或是FLASH、AUTHOUWARE、FRONTPAG制作课件进行教学;一是网络条件下的语文教学。信息技术之于语文教学的影响,笔者就看到两种有趣而不同的说法。同为语文特级教师,全国知名语文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