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色彩 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画在古代称为"丹青",由此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的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以色貌色",概括了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既重再现又重表现、以表现为主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意笔花鸟画的用色,不求物象的外在形似,不受客观自然的限制,而把用色的着眼点放在表现客观物象的内在神韵、表达主观意念的审美思想与意境的追求上.牡丹画作品的创作,用色规律亦如此.  相似文献   

2.
"装饰性"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可谓由来已久.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艺术中的装饰性特征表现更为突出,艺术界的画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为中国花鸟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速了中国花鸟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装饰性的物象造型和装饰性的色彩设计等诸多因素使装饰性意趣在中国花鸟画中有着比较明显的显现,并使中国花鸟画这一艺术形式具有了很多的装饰性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点景是中国传统绘画极其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绘画作品中合理地运用点景能使画家的情感与物象更加融合,对画面的构图及意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花鸟画点景为研究对象,通过举例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精心安排的点景,重点阐述了点景在传统花鸟画构成中的作用,着重论述其在构图、色彩、意境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花鸟画包罗万象,在中国画的范围内,除了人物和山水之外,涵盖了其它一切内容。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人们眼中所见的所有草木,以及想象中的很多物象都是花鸟画所表现的内容。在技法上,白描、工笔、写意全面而丰富;在思想上,老庄、儒家、佛教都是花鸟画所  相似文献   

5.
阴光艳 《考试周刊》2009,(6):194-194
没骨法是花鸟画在技法形式上的一大变革,不用墨线勾勒轮廓,只用着染色彩的水迹形戍花叶形象,整个画面色彩清柔,水分泅润,风格清秀、雅致、飘逸。本文主要从工细没骨画和点染没骨画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没骨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马筱星 《考试周刊》2008,(47):224-225
花鸟画讲究"师法自然",反映自然。但它所反映的自然,是融入了人的主观表现的自然。文章着重从题材、色彩、造型和构图上分析花鸟画中人化了的自然。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中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  相似文献   

8.
3.用色 写意花鸟画,除用墨外,还注重用色.写意花鸟画的用色与其它画种有些不同,有先墨后色、墨色互用、先色后墨等方法.如何发挥墨与色彩的双重魅力,使其相辅相成,是写意花鸟画用色的关键.其规律是: (1)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写意花鸟画以墨为主,在画面中的墨色占主要地位.墨色的浓淡干湿等轻重变化,几乎决定了画面的基调.色彩的运用,在此基础上与墨相辅相成,使之与墨色融为一体,相互生发.清唐岱所说:"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  相似文献   

9.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花鸟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地表现体系和形式,独特地表现内容和手法,千百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花鸟画在表现上的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花鸟画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向人们展示出艺术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情感。这种精神与情感表现,是依靠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为了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提高塑造艺术形象的水平,探索其形象的构成规律,现就花鸟画形象塑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形象构成的意义、原则及其形象构成的因素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10.
文人画以写意抒情性并以色彩之淡、水墨黑白之逸格虚灵性区别于青绿山水、重彩人物花鸟画的色彩样式而独具特色,并取代了青绿画在唐宋时期的重心地位成为中国封建后期绘画的主流。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同样遵循"谢赫六法"的基本绘画理论体系,但同时积极地的充实、拓展"六法"内涵,使中国画成为东方绘画中最炫耀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绘画作为一门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因而,中国花鸟画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璀璨的艺术成果。中国花鸟画体现了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绘画类型,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是一个独特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美术学生需要专门学习的内容,基于此,研究中国花鸟画基础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流派,工笔花鸟画以其细致的线条、生动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营造出工整、工细与工丽的画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动人的艺术境界.工笔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经过长时期的探索,终于在宋元年间达到高峰,以至一派洋洋大观.然而,正所谓"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时至明清,由于士大夫文人画的兴起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工笔花鸟画日渐式微,到咸、同年间终成绝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它作为中国画的三大画科(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之一,顾名思义,表现的是花卉和禽鸟.但从广义上讲,可以说凡是人物、山水之外的题材,都属于花鸟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时代背景巨变使得人们所接受的知识结构与传统文化相比产生了不少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在变化,思想在变化,审美观念也在变化,当代花鸟画当然也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给我们的花鸟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既然当代教育从形式到本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传统艺术学科,中国花鸟画的教学如果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其命运是可以想象的.我们当代中国花鸟画教学在尊重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必须注入新的思想与内容,才能适应当下的文化需求,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美学的产物毋庸置疑,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协调自身来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改变人们的审美情趣。比如当代花鸟画,绘画语言形式与前人相比较有了很大的转变和发展,画家在构图形式上增加了构成意识,更加多变,色彩方面也向装饰性发展,其自身表现力进一步加强。加上绘画材质和工具方面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论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色彩是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国哲学思想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南齐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工笔花鸟画中所体现的“固有色”、“墨分五色”、“一色之中求变化”等为后世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代画家为寻求全新绘画风格,促使了传统绘画设色观念的更新与发展。色彩在20世纪已被誉为时代的标志。对意象色彩的探究,正是在以世界文化交融为背景,传承古代优秀文化,将艺术的发展引向多元化的格局,并为今后工笔花鸟画意象色彩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代置身于花鸟画探索的人越来越多,全新的语言样式在中国画坛百花齐放,工笔花鸟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创作观念和语言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文章以花鸟画创作的意境为基点,从意境与意象造型、技法拓展、图式拓广等方面结合当今画坛较活跃的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对花鸟画艺术在当代的转型与重构作了一系列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扇面画的形制中,不规则扇面花鸟画具有审美情趣和独特的个性,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本文从扇面花鸟画的兴起,沿着不同形制的扇面花鸟画发现不规则扇面花鸟画的趣味性,并从作品构图和构思、创作风格和图式语言等方面对不规则扇面花鸟画创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通过对不规则扇面画形式的运用,使作品画面在形式感上有更好的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 ,构图和赋彩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因此 ,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 ,把握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要意在笔先 ,在对花、鸟的生长规律的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 ,酝酿意境 ,安排好主宾关系 ,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高度概括地表现花鸟的精神本质与境界。赋彩与作者的主观性紧密相关 ,创作时既要符合生活真实 ,又要顾及艺术性的夸张 ,力求色彩新颖 ,沉着而有韵律 ,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20.
张冉 《文教资料》2012,(6):97-98
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出现和发展,是花鸟画史上由"富丽堂皇"的院体工笔花鸟画向"以写胸中逸气"的明清大写意花鸟画的转折。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画的水墨审美发展进程,并结合花鸟画给观者视觉美感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在元代成为花鸟画表现的主流形式,到了当代,由于现实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纯粹精神,水墨笔工花鸟画因其特有的花鸟美感和水墨的本真特点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审美发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