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隐学习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学习形式,是以独立个体和过程为载体而存在的;隐性课程的存在不仅依赖于物理环境,同时也与学生群体有密切联系,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内隐学习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隐性课程的获得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综合,内隐学习是隐性课程获得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内隐认知与外显学习在外语学习中的地位孰轻孰重,长久以来都是语言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点之一。此研究阐释了学习过程中显性与隐性学习在机制上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内隐与外显学习的研究动态,并结合我国语法教学实践的特点,提出内隐认知与外显学习交互作用下的语法互动式任务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陈璇  陈静 《海外英语》2011,(3):94-96
内隐学习理论是第二外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重要理论。《秘书专业英语》是高校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该文试图探讨如何将内隐学习理论应用到《秘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从而提高《秘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涉外秘书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同等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尤其是品质、习惯、态度等)。在隐性课程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将会有重大突破,少走外语教学"费时多、见效慢"的老路,为此,应鼓励外语教师大胆创新,积极开发英语教材中潜在的丰富的隐性课程内容。当然,其前提是教师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要全面,必须把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明确认识到学习外语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隐性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校企合作的"双情境"课程,具有"附学习"的育人功能。为此,应强调隐性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产业文化传导功能和学生社会化引领功能,通过打造更多优质校企融合的隐性课程平台,以间接或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学习复杂任务时应先具备内隐知识基础,然后再建立外显的任务模型。结合内隐学习理念,在非母语教学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外语语言规则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加强语言环境建设,必有利于外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隐性地理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地理学习信息的教育活动和学生自发的地理学习活动,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课程设计:实现隐性化的学习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无意识研究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热点之一。内隐学习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教学背景的设计都应该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隐含课程隐蔽于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载体的影响。隐性课程设计就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关于无意识知觉、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开发学校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环节中适应的隐性学习情境,形成隐性学习方案,如愉快教学、暗示教学,以及本研究所进行的眼保健操音乐配文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首先论述了内隐学习及其所具有的特征,然后从信息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媒体的学习材料、便于实现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的有机结合、能为学习者阅读和听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及能创设真实的外语学习情境四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外语内隐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程按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风气)中所学习到的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虽然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方式进行,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它与显性课程合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高校全校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展显性课程的同时,隐性课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隐性课程是在显性课程之外而包含于学校整体教育中的诸方面,如学校环境、组织制度、教学活动、文化心理等。本文在对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上,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提出建设策略,以期创造最优化的对外汉语教育环境,使留学生们尽可能缩短来华适应期,在学习、生活、心理及文化等方面顺利过渡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严雪红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110-114,1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竞相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对中小学外语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进行了收效颇丰的外语课程改革,其改革具有如下特点:外语教育观念的转变颇大,对课程的重视度提高;开设的外语语种较以前更加丰富,并且随着形势而变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生动活泼,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课程评价科学化;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比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启示:科学定位外语课程的价值;出台积极的外语教育政策;建立完整的外语课程指导框架;实施有效的外语教学和学习策略;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外语的渠道;重视外语教师教育,提升外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完善外语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隐性课程是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情景,它隐而不外显,旨在营造宽松的教育情境。隐性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及其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教学中隐蔽课程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隐蔽课程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作者试图利用隐蔽课程的正面效应,结合外语教育学和心理语言学原理,阐述说明加强隐蔽课程的教育对英语教学和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a long tradition in education of examination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those elements which are implicit or tacit to the formal goals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raws upon that tradition to open up for investigation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assumptions about students and knowledge that are embedded in the coding undertaken to facilitate learn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emerging ‘semantic technologies’ in particular. Drawing up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case-based pedagogy in higher education, we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code becomes an actor in both enabling and constraining knowledge, reasoning, representation and student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how this occurs, and to what effect, is largely left unexamined and becomes part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electronically mediated learning that can be more explicitly examined by positioning technologies in general, and code in particular, as actors rather than tools. This points to a significant research agenda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strong poli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ility literacy amongst the UK graduates, embeddi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met with widespread indifference, and in some cases, active resistance. However, opportunities exist beyond the formal curriculum for engaging students in learning about sustainability. Previous research has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for experiential, place-based learning about and for sustainability. This has been conceptualised as the ‘informal’ curriculum, consisting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student projects linking estates and operations to formal study. However, the impact of the so-called ‘hidden curriculum’ (the implicit messages a university sends about sustainability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values) has been overlooked as a potential influence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behaviour.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mall-scale research project which utilised a phenomenographic approach to explor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hidden sustainability curriculum’ at a leading sustainability universit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elping students deconstruct the hidden campus curriculum may enhance aspects of sustainability literacy; develop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out sustainability and creating solutions to sustainability issues, enabling evaluative dialogue around campus sustainability and also self-reflection, which could be transformative and translate into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change. This research is transferable to other contexts.  相似文献   

17.
隐性课程不同于显性课程,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采用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教育内容和特定文化序列。隐性课程的认知机制为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隐性课程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可利用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应从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效果测评等方面通过隐性课程来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8.
钱小龙  汪霞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102-108,124
课程国际化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多年的持续改革和完善,美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开始向纵深发展,相关的案例研究和数据调查表明,美国通过提高外语学习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的地位来强化外语学习与课程的整合、通过分校开设海外学位课程和合作开设联合学位课程,以及通过与教育教学领域的互动生成孵化出众多与网络技术相关的教育教学形式,大力推动网上开放课程的广泛开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国际化实施策略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语文和语文教育的传统与现代化、"暗中摸索"与"明里探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语感与语文素养,这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界的流行话语。从这些流行话语和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语文课程和教学中所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特质、理性之光与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第三次改革强调外语课程从传统的“2+1”模式变为“3+1”模式,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各高校响应改革的号召,在硬件设备做了大量工作,如购置电脑,配备多媒体教室及建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教材也由传统的纸质教材改为配有光盘的可以进行网上学习的网络教材,但是改革的重点只是从英语显性课程方面着手,强调了从改善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及语言学习的特点,英语的外部环境建设对学习者语言习得起关键作用,所以文章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从外部环境方面开发和利用大学英语隐性课程,进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大学生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