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工记     
我的父母都是建筑工人。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我。于是,我有了许多私人空间,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比如,总是向父母要零花钱,放学后不早早回家等。  相似文献   

2.
国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个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社会史讨论课上,教授向我们解  相似文献   

3.
校园幽默     
《华章》2004,(4)
尽孝老师教我们尽孝,说回家后要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笫二天老师要学生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学生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学生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小是今天发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开了个杂货店,生意较好。上个月,中学生李冉(15岁)为帮助同班的困难同学,背着他父母向我借300元钱。考虑到我与他父母的关系不错,就借给他了。当时,李冉写了借条,言明一个月内归还。到期后,我找李冉要钱,他说父母不给钱,无法偿还。我只好找他的父母要。可没想到,李冉的父母竟然以儿子借钱未征得他们同意为由而拒绝偿还。请问,李冉父母该不该替儿子还这笔借款?  相似文献   

5.
<正>琦琦姐姐:请不要刊登我的信;如果一定要刊登的话,请不要用我的名字,可以吗?前几天,我们班同学向我借钱,说是要买文具。我爽快地借给他了,他随口说回头就还给我。我想他也许得找机会向父母要零花钱,也就没催他。可是已经过了好几天,他仿佛把这件事忘记了,压根没还我钱。我犹豫了好久,不知该怎么开口。后来终于提醒了他一句,结果他说不就是几块钱吗,着什么急呀,你不会那么抠门吧,!他这么一说倒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可是,到现在他也没有还我钱。  相似文献   

6.
都说农家的孩子能了解父母的辛酸,可我最近始终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要向父母提出那么苟刻的要求呢?前几天,学校里有人卖复读机。我真的很想买一台,以提高英语成绩。可是八十块钱,对于普通农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当我鼓足了勇气向父母要钱买复读机时,我一直低着头,不敢看爸妈,我觉得自己好坏啊!当母亲把我的希望驳回时,在刹那间,我的心竟然像石头落了地,有一丝莫名的喜悦。因为我太了解父母血汗钱的来之不易了。而母亲呢,从那时起,却显出忧心忡忡的样子,令我很是不安。夜深了,我还没睡着,心里一直在埋怨自己,为什么又要问妈要钱买复读机…  相似文献   

7.
需要     
被噩梦惊醒的我呆坐在床头。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这样的噩梦更可怕的:我的父母成为他人的父母,而别人的父母才是我的真正父母。不知什么原因,我一出生便出现了这个错误。直到那天--我永远也不希望出现的那一天,这个错误被证实了。于是理所当然我要住在那家。那家人对我很好,可是他们和我"父母"的微小差别,我都会认为是自己不适应的理由。我不想呆在那里,那里不是我的家!可哪里又是我的家呢?我想要我的"父母",不管那是不是真的,不管那现不现实,我只想要那份感情,那份属于我的感情,我要他们……  相似文献   

8.
幽默     
《江西教育》2003,(6):31-31
一 思想品德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 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9.
润物细无声     
说起来你也许会觉得好笑,我小时候很羡慕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孩子,更羡慕他们有一对好父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我也曾向父母透露过这层意思,他们听后,随之回答的只是淡淡的一笑。因此,我常常耿耿于怀,心想:我长大了一定要挣好多好多的钱,满足自己的消费,养活父母。我还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到时我给你们钱时,看你们怎么接。那年冬天,同学们都穿上了新的滑雪衫、新的棉袄,可我还是穿着已穿了三年的旧棉袄,心里很不高兴,又不好向父母要,只好把这种愿望埋在心底。爸爸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没过几天,就给我买了件新的滑雪衫。当时我真想搂着爸爸大…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中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表现为不服从,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偏相信那个;甚至公开顶撞家长和父母。这些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适得其反     
周利波 《小读者》2011,(2):46-46
语文课时,老师教裁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工作一天顺利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舌勺反应。  相似文献   

12.
范琪奇 《班主任》2024,(1):15-16
<正>“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当一向沉默寡言的小蒙斩钉截铁地说出自己不写作业的原因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大为震惊。高一入学时,小蒙是班里英语单科第一名、绘画小能手、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同学眼中的“小学神”。但开学两个月以来,经常有任课老师向我反映,小蒙上课时总是低着头,不回应老师,笔记记得也不好。我找到小蒙,  相似文献   

13.
锁不住的爱     
锁的作用显而易见,是用来禁闭门户的。可是,我心中有一道门,却被一把锁打开了。步入中学,同学们纷纷向父母发表了“独立宣言”,我也不例外,有些想法不再愿意向朝夕相处的父母倾吐了。“我长大了,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坐在书桌前,我常常一边记日记一边这样呆呆地想。妈妈平时就爱唠叨,如果被她发现了我的秘密,还不知道要怎么啰嗦呢!忽然,我的视线停在了床头柜那个乳白色的抽屉上。对呀,我的日记、信件和其他不愿告诉父母的心事不都可以锁进这里面吗?说干就干。我噌地站起来,翻箱倒柜,找出一套锁扣。虽然已经有些生锈了,可还能凑合着用…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听父母说“等你们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颇为不解。一天,父母一早要他一块去地里刨地,年轻人嫌刨地累,撒谎说自己有点急事就出去了。在路上游荡了不久,他遇到一位高人,便向高人求教:“为什么父母老爱对我说‘等你们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而现在的我和父母到底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何时起,我与父母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更多的时候是向日记本倾诉我的心情。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对我越来越不真诚了,更多的是对我的怀疑与不信任。  相似文献   

16.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  相似文献   

17.
尽孝     
上语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亲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直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尽孝!江苏连云港市@李平  相似文献   

18.
题外话:体谅父母,才是最好的交流和沟通 我是一个初一学生,上初中以后就开始住校的生活。没有电话,和家里人联系很不方便,加上爸爸在外地打工,我也想常常和他联系,于是我打电话向爸爸提出要一个手机的要求。可是爸爸一听就一口回绝,还很恼怒。我要向他解释,他根本不听。我买手机就是为了和他沟通啊,可是我该怎么办才能说服他呢?  相似文献   

19.
妈妈我要钱爸爸我要钱奶奶我要钱爷爷我要钱……要钱做什么?在张震岳的歌里,要钱是因为我新交了个女朋友,要包装自己,还要吃水果看电影,然后还少不了要送她一套洋装。我们身边的中学生们想来绝大多数都不至如此,不过从未开口向父母要过钱的怕也不多见。要钱做什么?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63年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父母都是日出而作,日暮而归,房门上一把锁,让我独自去跟邻居家的孩子玩。夜幕降临时,邻居家的孩子都陆续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家了,自己的父母还不见踪影。有时,我也会向邻居的大人们打昕:自己的父母怎的还不回家?他们总会用“你爹妈被公安抓走了”或是“被老虎吃掉了”等话调侃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